(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
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生产车间,必须严禁烟火
B.?向锅炉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充分
C.?纸皮着火可用沙土盖灭,原理是沙土吸收了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
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由图1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2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
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着火用水灭火
6.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7.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右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8.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④
9.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
C.?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D.?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10.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燃烧为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研究的条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和乙:可燃物????????????B.?丙和丁:氧气????????????C.?乙和丁:可燃物????????????D.?丙:温度达到着火点
11.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②③,可以得出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不同????B.?对比①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
C.?对比①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D.?即使给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会燃烧
1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煤粉先燃烧起来
B.?本实验使用铜片是利用其导热性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本实验能够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3.“如图”所示的实验用于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两处磷发生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为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中三处磷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C.?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
2
2P
5
O
2
D.?该实验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对比实验
14.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
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O2
O2
N2
N2
Y
20
℃水
60
℃水
80
℃水
20
℃水
A.?A???????????????????????????????????????????B.?B???????????????????????????????????????????C.?C???????????????????????????????????????????D.?D
1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
)
A.?增多了可燃物?????????????????????????????????????????????????????B.?增大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填空题(共5题)
16.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7.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18.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
(1)实验结论:________的温度最高。
(2)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___。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
20.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
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2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红磷、白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红磷、白磷均不燃烧
Ⅱ.打开K1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打开K2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Ⅱ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
2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1)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设计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作对比,其目的是________。
(3)得到“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23.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二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请描述实验三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
(3)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实验三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D蜡烛燃烧后,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
四、综合题(共3题)
2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________.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和灭火产生的新认识是________.
25.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26.能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
(2)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可发生燃烧的是________(填“a”、“b”、或“c”)处,发生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
管内氧气耗尽
C
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
第
1
页
共
3
页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
D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
【答案】
B
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生产车间,必须严禁烟火
B.?向锅炉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充分
C.?纸皮着火可用沙土盖灭,原理是沙土吸收了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
【答案】
C
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由图1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2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
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答案】
C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着火用水灭火
【答案】
C
6.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答案】
A
7.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右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答案】
D
8.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④
【答案】
D
9.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
C.?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D.?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答案】
C
10.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燃烧为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研究的条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和乙:可燃物????????????B.?丙和丁:氧气????????????C.?乙和丁:可燃物????????????D.?丙: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
C
11.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②③,可以得出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不同????B.?对比①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
C.?对比①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D.?即使给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会燃烧
【答案】
C
1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煤粉先燃烧起来
B.?本实验使用铜片是利用其导热性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本实验能够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
A
13.“如图”所示的实验用于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两处磷发生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为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中三处磷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C.?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
2
2P
5
O
2
D.?该实验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对比实验
【答案】
C
14.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
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O2
O2
N2
N2
Y
20
℃水
60
℃水
80
℃水
20
℃水
A.?A???????????????????????????????????????????B.?B???????????????????????????????????????????C.?C???????????????????????????????????????????D.?D
【答案】
A
1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
)
A.?增多了可燃物?????????????????????????????????????????????????????B.?增大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5题)
16.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答案】
物质是可燃物
17.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答案】
必须要可燃物;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18.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
(1)实验结论:________的温度最高。
(2)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外焰
(2)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_______。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1)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
(2)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0.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
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不能;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没有与氧气接触;能;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2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红磷、白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红磷、白磷均不燃烧
Ⅱ.打开K1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打开K2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Ⅱ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
(2)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步骤Ⅰ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Ⅲ中露出水面的白磷燃烧
2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1)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设计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作对比,其目的是________。
(3)得到“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
(2)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未燃烧(答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图2水中白磷燃烧或水中白磷未通氧气时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均给分。)
23.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二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请描述实验三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
(3)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实验三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D蜡烛燃烧后,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
【答案】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点燃蜡烛,放入广口瓶中,盖紧橡胶塞;火焰逐渐熄灭,说明氧气(或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3)C
四、综合题(共3题)
2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________.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和灭火产生的新认识是________.
【答案】
(1)a;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3)氧化镁、碳;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助燃
25.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答案】
(1)S+O2SO2
(2)2KClO3
2KCl+3O2↑;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3)B
26.能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
(2)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可发生燃烧的是________(填“a”、“b”、或“c”)处,发生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
管内氧气耗尽
C
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
(1)石油;CO
(2)a;;B
(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