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优化教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优化教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3 21:08:46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教者:三十二中学王娜
说教材
本册书是按照高中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选修课教材。实际上这也是60多年来第一本专门讲授语言文字应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语文,……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本册书就是将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中相关知识衔接,以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灵活地解决日常语言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课对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辅以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学生成为真正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文明修养的接班人打下基础。
本课为本册书的第六课第二节。它在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上,将语言应用的要求提升到了艺术层面。本课从修辞的角度,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将语言在准确、明白、通畅的基础上,说得更加鲜明、生动、有趣,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让学生意识到修辞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意识的使用修辞。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比喻、借代、比拟、对偶、排比等集中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
2、能准确地辨析修辞,能恰当地使用修辞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重点:
1、能举例说出修辞特点,并说明作用。
2、懂得修辞与文章全局的关系。
难点:
1、运用修辞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准确合理地使用修辞。
2、提高思维能力。
说教法
本课教学目的就是指导语言的日常应用,所以采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小组讨论,共同参与的活动法,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渐学会使用修辞。
欣赏
相亲.wmv
完成下表:
修辞方法 定义及分类 作用 例句
比喻 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深入浅出,化难为简
借代 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比拟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排比 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读下列句子,说出你的感受
1、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3、人间仙境,山东蓬莱。
4、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没有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没有了。
5、我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6、E人E本
比较两段文字: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有人的可爱的动作,美好事物的比喻,不同角度的感受排比 创造出了静谧,幽美环境
(2)那是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花淀》
比喻城防御工事坚固的铜墙铁壁,时刻准备着的哨兵。色彩饱满,环境壮美,但是又时刻充满这战争的气息。暗示一场战争的开始
总结:
如何来使用修辞,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全局来确定.
即“词不离句,句不离章”。
仿写: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语言环境,就是指文字营造的氛围;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用的修辞方法,句式指语法结构。从几方面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
如果你是大树,就要洒下一片绿荫; , ; ,
; , 。
(2)(2011重庆高考)请从下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并且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②黑钻石③黑夜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 般的黑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成平滑的褐色,眼睛像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 ,理由: ,
(2) , 理由: ,
生活中使用的修辞
高尔夫的基。
-飞白(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的一种修辞方法。将刻意讹读讹写以达到滑稽生趣等特殊表现效果 )
要多少是多啊,要啥自行车啊。
-粘连(粘连指利用上下文联系,把运用到甲物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到乙物中 .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舛互(先否定全部,再肯定一部分,或者先肯定全部,再否定一部分,以达到突出、强调后一部分的作用。 )
有个客人到别人家去,久住不走,主人厌烦了。有一天,主人带客人到门前闲望,忽然看见树上一只有鸡那么大的鸟,主人说:“等我去拿斧头把这棵树砍倒,捉这只鸟来给老兄下饭。客人说:“只怕树倒时鸟已经飞走了。”主人说:“你不知道,这只鸟往往树倒了还不晓得飞。”
-双关(语意丰厚,余味深长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可以隐讳的表达其他意思。 )
总结
修辞是一座大花园,如果我们能够采撷几朵装点我们的文章,那么你就会像马良一样有一支生花妙笔,点石成金,你会成为语言的强者。《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以猜谜语导入修辞手法的运用。
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猜一动物)
[提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集体回答]:拟人、比喻
2.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猜一日常用具)
[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一植物)
[学生集体回答]: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教师过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添我们生活的趣味,在文章的写作中,也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就像上则谜语,写出了荷花的娇羞、美丽。那么请大家想想看,还有谁把荷花写得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呢?
[学生思考、集体回答]: 朱自清《荷塘月色》
大家能不能记得一些呢?(请同学试着背背看。)
[出示幻灯片,全班朗读。]
请同学们思考找出这一段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
二、 【具体探讨】比喻。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另外还有顶针 、互文、双关、通感、反复……
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比喻和比拟。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05-106页的“比喻”“比拟”,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大理解的地方做一下标记,并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一) 比喻 分为
[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
明喻: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
暗喻: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
【教师强调】: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就是比喻句。
(二)[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详见幻灯片)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借喻)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博喻)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相比)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推测)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表示列举)
[学生活动]: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详见幻灯片)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三)品味比喻的妙处。
1.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品味:用了借喻、暗喻。红玫瑰是火,白玫瑰是冰,蚊子血,颜色艳丽,却让人隐约厌恶。明月光,清淡幽远,可望而不可及。白饭粒,不觉珍贵,却不能缺少。朱砂痣,是心头隐痛,当时惘然。换而言之,人多半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对已拥有的毫不珍惜,念念不忘的是那得不到的。
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品味:饭里的沙粒带来的感受应该每个人都是很清楚地,这种不在意料中的伤痛更让人不舒服。用这样的比喻写出了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对信赖他的人的情感上的伤害。
3.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围城》钱钟书)
品味:用那晶莹剔透、一碰即落的早晨花瓣的露水作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太太那溢满双眼的泪水将落未落,一触即落的情态,好像这样的人就在你我的面前。
(1.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3由学生来独立完成。)
(四)展开想象,小试身手,恰当运用比喻。
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妙比喻人我们叹为观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如果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那么你的文章一定更具文采,更有吸引力。
请大家展开想象,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会像什么呢?
(要求:在你手边的草稿纸上写下你认为最恰当的比喻,再请你加上一定的修饰语。
三、[具体探讨]比拟
(一)[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完成]
定义:把一种事物当作另一种事物。包括拟人和拟物。
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学生思考、教师讲解](拟人,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学生思考、教师讲解](拟物,像鸟儿一样飞,写出了侄儿听到我到来无比开心雀跃的心情。)
(二)《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详见幻灯片)
[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通篇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以花来证明”来绽放了她充满灵性的美”,当然也给了我们人生的启示:不管他人的嘲笑或鄙视,做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人生之花定会绽放它的美丽。
(三)小试身手:请以“黑板”或“粉笔”为中心写一句带有拟人手法的句子。
四、辨析比喻、比拟之间的异同。
[教师讲解]
(一)比喻与比拟
1.区别:
①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②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学生活动]:结合例子来辨别。(详见幻灯片)
2.例: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整个句子是比拟,“大块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拟和比喻套用。】
(二)请你续写:
[详见幻灯片] 露珠。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理解、明确了几个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的异同,在鉴赏练习中明白了,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气势贯通,音韵和谐,从而妙语连珠,文采飞扬。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够有意识地恰当运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