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桂教版(接力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草原就是我的家》 学时 1课时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本单元内容通过演唱、听赏、活动的过程,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掌握竖笛高音5、6、7和低音5、6、7的吹奏方法,并能正确演奏基础练习曲,让学生初步参与简单合奏,以较为丰富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竖笛器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高音和低音的吹奏方法。
2.掌握歌曲的指法练习,达到完成吹奏全曲的目的。
3.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艺术修养和技能。
本节(课) 教学内容
的分析 本课选自桂教版(接力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乐手——竖笛教学,学生在认识竖笛的基础上,通过复习竖笛指法,引导学生分辨并认识低音5、6、7和高音5、6、7三个音,在吹奏上的气息和指法的掌握,从而完成曲子《草原就是我的家》吹奏,进一步了解民风民俗,达到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感受艺术美的熏陶。
与本节 (课)相关
的学生特
征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音乐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音高稳定性,容易跑调,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经验的支持。基本掌握了一些六孔竖笛音阶的基础知识,对竖笛初步具备了唱、认、摸、吹的能力,但相对器乐需要的气息,较为抽象,特别是本课的高音5、6、7和低音5、6、7指法相同,气息需要不断感知和反复练习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认知 六孔竖笛的基本知识
运用 六孔竖笛音阶指法表
掌握 低音567和高音567的吹奏方法
理解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培养 通过表演打击乐和竖笛合奏《草原就是我的家》,达到对艺术美的熏陶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1. 认识歌曲中低音5、6、7和和高音5、6、7的吹奏方法。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表演的活动中。 1.通过掌握指法表,认识高音和低音的指法和吹奏方法,利用游戏和共学的方法解决。2.利用所学知识,创设“那达慕”音乐会情景,人人参与,带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难点 1.高音和低音气息的控制。
2.完成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吹奏。 1.通过讲解和示范,让生认识和感受竖笛所用气息2.通过单音摸孔练习、小结摸孔练习和吹奏练习,完成歌曲学习。
学生课前 需要做的
准备工作 1.准备一只六孔竖笛
2.了解六孔竖笛的基本知识
3.对所学竖笛中1、2、3、5、6、7音阶的复习(指法和吹奏)
教学环境 □普通教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专用教室 □实验室 □其他: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感知 视频 激情导入 A E 引出竖笛这个乐器 2分钟 自制
认识 课件 了解六孔竖笛 B G 认识它的历史、材质和类别,六孔竖笛的吹孔和手法 3分钟 网载
掌握 课件 竖笛指法 D C 掌握六孔竖笛中低音5、6、7和高音5、6、7的指法和气息 5分钟 自制
领悟 音频 初听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 B A 感知歌曲,在意识中有旋律和音高概念 1分钟 网载
掌握 课件 进行单音摸孔、节奏练习 E/F G 掌握方法和技巧,吹奏歌曲 10分钟 自制
领悟 课件 创设情境 I G 了解歌曲的背景 2分钟 网载
运用 课件 展示自我 J J 人人参与,齐奏全曲,达到检验成果目的 5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草原就是我的家
相同 不同
低音:指法 气息缓吹
高音:指法 气息急吹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策略。
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教学传递策略,完成歌曲吹奏的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使用 设计意图、理论依据
激趣
导入
师:上课前,赖老师带来了一段小视频,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观看,回答 播放学生演奏竖笛视频 引出今天所要教授的相关内容
师:你能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乐器吗? 生思考,回答 播放竖笛相关图片 了解生对六孔竖笛认知达到的程度。
师小结六孔竖笛的构造和姿势 生思考,学习
让生回忆六孔竖笛的基本知识,为下一环节教学做铺垫
学习
新知 师:让我们打开竖笛指法密码本,有请一位小老师上来,带领我们一起进行指法练习 生生互习,完成指法摸孔练习 PPT播放竖笛指法 复习音阶指法
师:请你带上气息,我们来吹一吹。通过指法练习和吹奏,你发现了什么?(哪里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 生吹奏音阶,感受气息的不同,完成低音和高音的吹奏。 ppt出示新课中的难点 掌握低音5、6、7和高音5、6、7气息吹奏
新课
教学
新课
教学
师播放音频:赖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描写大草原的竖笛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生初听 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音频 让生感受对全曲旋律的印象概念。
揭题——师:让我们打开课板33页,一起来学习竖笛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请你用小手指,指到课本上,跟着歌曲,轻声哼唱) 生跟着歌曲,轻声哼唱 再次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音频 哼唱歌曲,为指法教学打好基础
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和歌曲有关的小游戏! 生自主探究,参与游戏,逐个完成单音指法练习。 播放“竖笛接龙”游戏规则 掌握歌曲中的单音指法
师:我们的小火车,真是开得又快又好,掌声鼓励一下自己,现在,请你将小火车的音符,按节奏串起来,唱一唱、摸一摸。 生合作学习,边唱边摸出,全曲指法 出示《草原就是我的家》歌谱 生通过互学,按节奏,掌握全曲指法摸孔。
师范吹——掌声送给小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那么开心,赖老师也想试一试。 生观察,体会
通过范吹,生模仿师吹奏的气息。
师:你也能像我一样,将曲子完整的吹奏了吗?并纠正(强调)歌曲中高低的气息。 生齐吹全曲
步步深入,模仿师,带上气息,完成全曲。
师:注意低音和高音的气息,请你合着老师的琴声,我们再来吹一吹。(师琴带) 生完整吹奏全曲
完整吹奏全曲
情感
延伸 师:同学们,你么知道吗?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住着蒙古族的人民,每年6月,他们都会穿上盛装,参加“那达慕”活动,在绿油油的草原上,骑马放羊,唱歌跳舞,让我们带上竖起,一起到他们的家做客吧! 生看图,感受 蒙古族图片展示 通过情感延伸,为下一个教学环节铺垫。
拓展 组织拓展——师:在凳子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乐器,请你利用这些乐器,小组练习,一起演奏《草原就是我的家》,大家行动起来吧。 人人参与,小组学习 课件出示节奏和音乐 强化和巩固新课教学
成果展示——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有请主持人。(师琴) 生通过打击乐和竖笛展示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小结下课 同学们,开心吗?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讲体会
生自行小结,对所学知识的肯定。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恰当的运用“小老师”和小组展示的形式,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己技能的机会,。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在掌握全曲指法练习中,手指变化多而快,我利用开火车的小游戏,从完成单音摸孔到节奏摸孔,通过共学和互学的方法,同桌间互相帮助,达到人人对指法的熟悉和准确性。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结构: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运用 复习音阶指法和气息练习
掌握 高音5、6、7和低音5、6、7的气息练习
理解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单音指法练习
掌握 歌曲完整的吹奏
形成性评价 从检测成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映出这些问题:
1.学生对低音6和高音6的气息控制不好。在歌曲中,当6的高音和低音同时出现在一个小节时,学生对缓吹和急吹的方法掌握不当,容易吹成2个高音或者2个低音。
2.活动过程,从学生表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游戏,来完成单音的指法练习,非常受学生的喜爱。
教学反思 器乐教学,在音乐课中,是非常枯燥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特性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及为重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形成良好的课堂模式。一首歌曲的掌握,从摸孔到吹奏,要掌握极大的音乐知识:节奏、旋律、识谱、气息、指法等,但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通过掌握六孔竖笛的低音567和高音567的吹奏教学,我在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利用竖笛指法表,解决了难点,开展了聆听、模唱旋律、单音摸孔和乐句吹奏的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帮助学生感知器乐美,达到音乐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究欲。
备注 感谢潘兰香老师、韦雪金老师、何艺文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