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Unit
4
Lesson
10
Life
in
Space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英语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三
相关领域
信息技术
教材
书名:
英语九年级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及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邮编
电子邮箱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1.关于“语言技能”中“读”的五级目标要求:学生“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2.关于“语言技能”中“说”的五级目标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3.关于“情感态度”五级目标要求:“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二、中小学生学科素养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获得航空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学习航天英雄人物的品格。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话题是“太空”。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太空中的生活。第一课时是阅读课,侧重对课文的理解。本篇文章共五段。第一段为引入段,第二、三、四、五段分别对宇航员的生活通过不同方面做介绍。学生通过skimming的阅读策略获取文章所涉及的领域,再通过阅读,逐步搜索细节信息。根据中考听说改革的需求,我设计了一个听记录复述的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听说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总结及作业布置引领学生学习宇航员的优秀品质。学生情况:本班学生通过近半年的阅读训练,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但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挖掘能力欠缺。本班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弱,欠缺总结、反思的精神。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较差,基于中考听说的改革,在本节阅读课中,我设计了听记录并转述的环节,尽可能在课上多些练习听说的机会。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手段:ppt技术准备:信息技术,视频材料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1、通过略读,选出文章所涉及的内容。2、运用细读、查找等阅读策略,找出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吃喝、睡觉、锻炼、放松相关细节信息并解释其原因。3、通过听,记录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详细信息及原因。能根据所给表格进行复述。4、了解航天员的生活与我们正常生活是不同的。谈论宇航员所需具备的身体条件及个人品格,培养文化品格和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略读,选出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运用细读、查找等阅读策略,找出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吃喝、睡觉、锻炼、放松相关细节信息并解释其原因。教学难点:
通过听,记录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详细信息及原因。能根据所给表格进行复述。谈论宇航员所需具备的身体条件及个人品格,培养文化品格和责任担当。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Step
1
Pre-reading
1
.Play
a
video
about
astronauts’
life
in
space.Ask:
Is
it
interesting?Who
are
they
?Can
they
eat/drink/sleep/exercise?Can
they
stand
in
space?2.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astronauts’
life?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words:
space,
astronaut,
float,
gravity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
1运用视频,调动已知,激发兴趣。引出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话题。2运用视频材料及图片,认读相关单词,为阅读做话题准备。
6’
Step
2
While-reading
1st
readingAsk
them
to
skim
the
passage
and
tick
the
areas.□eating
and
drinking
in
space□exercising
in
space□relaxing
in
space□how
to
do
science
experiments
in
space2nd
reading
Ask
them
to
read
and
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见学案)
1.Read
and
tick.2.Read
and
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1.通过速读了解文中谈到的太空生活的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画出key
words的阅读习惯。2.通过细读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从吃、喝、睡、运动及娱乐几方面进行更深入了解并知道原因。
15’
Step
3
Post-reading
1.
Ask
them
to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Then
try
to
retell
the
talk.2.Ask
:
What
qualities
should
the
astronauts
have?We
should
respect
them
and
learn
from
them.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
?3.
Play
the
record.
1.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Then
try
to
retell
the
talk.2.
Talk
about
the
qualities
the
astronauts
should
have.Read
after
in
low
voice.
听、记录信息,学生结合表格及所给提示句,复述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谈论作为宇航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及身体素质。引导孩子要尊敬这些航天英雄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通过跟读正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2’
Homework
Homework:
1.Read
the
text
at
least
3
times.2.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urite
astronaut.1)Who
is
your
favourite
astronaut?2)
What
is
his/her
achievement
?3)
What
do
you
want
to
learn
from
him/her?
1.Read
the
text
at
least
3
times.2.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urite
astronaut.1)
Who
is
your
favourite
astronaut?2)
What
is
his/her
achievement
?3)
What
do
you
want
to
learn
from
him/her?
巩固提升所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宇航员身上的优秀品格
2’
教学反思
1.主线清晰,设计巧妙。以阅读策略培养为明线,以塑造学生文化品格为暗线,双线并进。在语言知识构建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其中,较好地实现了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
深挖教材,由理性到感性的深层挖掘。打破理性的文章表层的space
talk的信息的获取,跳出理性的阅读
,最后引发学生思考:一个宇航员需要具备哪些品格?最后落到We
should
respect
them
and
learn
from
them。学生在学习,思考中锻炼思维品质。3.
关注改革,面向全体。关注英语听说改革方案,抓住课上机会进行听说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困生,小组互助模式给学困生提供帮助,课上预设难点,及时给予点拨,化解难点。在阅读任务完成后设计听、记录信息并复述的环节,夯实所学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练习听说的机会。4.认真研读教材,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活动引领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获取深层信息,多方位,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
5.以教材为载体,以视频材料做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后引导学生尊敬宇航英雄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最后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宇航员,自己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培养学生责任担当。
PAGE
1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Unit4
Space
Lesson10
Life
in
Space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Unit4
Lesson10
学时
学校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阅读课我通过创设情景(融入神州十一号太空飞行员的真实生活和工作),适当提问、适时追问、策略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在具体语境里观察、理解、归纳、运用目标语言。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审视语篇的价值取向、结构特征和连贯性;通过学习过程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意义,发展语言。此外,结合宇航员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太空科学探索的探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加深其对航天工作者的敬意。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英语(全一册)第四单元,单元话题为Space,属于课标话题22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
[What]Life
in
Space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讲述的是Dr
Maria
Sherman
在太空博物馆向学生介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的一天。
[Why]文章从描述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的不同——失重,引出对太空宇航员生活的介绍。而后从eating
and
drinking
,exercising,
sleeping,
relaxing介绍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的不同。
[How]本文结构清晰明朗,在文章首段简单介绍了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上掉东西和喝水的情况,而后从饮食、运动、睡觉以及娱乐等方面说明了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的差异。在进行不同方面介绍时,运用了also,
as
well,
however等连词;在进一步解释时,运用了“so…
that”,
so
that句型。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三(3)班学生,共计41人。他们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英语学习兴趣较浓,乐于参加课堂活动。经过初中两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在阅读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观点。课前的调查显示:地心引力这一知识点已经在物理学科学过,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也是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话题,这都为本课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部分同学在获取阅读信息和表达输出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师将会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学生习惯了在给定的题型里答题,对于快速通过文章、概括信息的能力还不够熟练。同时对于基于文本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五、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通过阅读,获取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信息;
2.梳理并绘制太空生活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讲述太空生活的状况;
3.了解宇航员工作的不易,从而对航天工作者表示敬意。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获取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信息。
突破途径: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图片(太空实物飘动)、静态图片(装水的袋子、睡觉的画面、种植生菜、饲养蚕等)的多种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感知太空生活的真实场景。有关宇航员们运动的视频和神州十一号太空宇航员运动的真实再现,使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立体化、最优化。通过声像交互控制同步进行,始终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上,在激发、诱导学生思维的同时,使教学紧凑有序,重点突出。对于文本的理解,借助白板及时圈注,及时生成,及时反馈,使课堂的生成处理及时有效。
教学难点:
梳理并绘制太空生活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讲述太空生活的状况。
突破方法:借助同伴、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就各自的思维导图提建议,修缮、改进绘制和表述。教师借助希沃软件的快速投屏功能,及时上传学生作品,进行班级分享。学生们在讲述中,随时拖拽、放大和聚焦自己的讲解内容,使导图的呈现效果突出,更好地辅助讲解,使成果的展现更加清晰有序。赏析、点评、交流三位一体,在突破难点的同时,使课堂的交流氛围更加浓厚。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
及分析
活动
层次
Step1
Lead
in
通过神州十一号宇航员景海鹏、陈冬的照片,引出话题,为后续宇航员太空生活学习创设情境。
Picture
talking:
Talking
about
the
astronauts
Jing
Haipeng
and
Chen
Dong.
Share
and
talk.
直观醒目的宇航员图片呈现,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快速切入主题。不同颜色凸显的英文,让学生关注重点信息的分享。
感知
Step2
Pre-reading
快速阅读,关注标题,获取主旨。
通过头脑风暴激活学生对宇航员生活的已知信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激起阅读兴趣。
Ask
Ss
to
share
the
thing
Dr
Maria
Sherman
did
and
find
out
the
topic
of
her
space
talk.
Ask
Ss
to
share
the
things
they
know
and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
astronaut’s
life
in
space.
Read
and
answer.
Ss
share
the
information
they
know
about
an
astronaut’s
life
in
space.
Ss
talk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
astronaut’s
day.
引出话题,
深入讨论。
感知与主
Step3
While-reading
通过阅读,核查预测。
引导学生阅读他们未提及的方面并自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
获取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细节信息。
通过完成表格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找出相关信息内容的能力,强化整句输出,为文本介绍做准备。
梳理结构,整体理解文章。
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强化语言和内化文本信息。
First
Reading
Ask
Ss
to
look
for
what
they
want
to
know
in
the
text.
Ask
Ss
to
read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rest
paragraphs.
Second
Reading
Ask
Ss
to
finish
Ex.4
on
P43.
Third
Reading
T
asks
Ss
to
finish
Ex.5
on
P43.
Fourth
Reading
Ask
Ss
to
read
and
think.
Help
Ss
to
make
structure
clear.
Can
we
change
the
order
of
the
passage?
Ask
Ss
to
listen
and
read
the
text
with
the
recording.
Read
and
check.
Read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Read
and
complete
the
table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sten
and
read.
借助白板的圈注功能,及时将学生的反馈进行呈现。为段落主旨大意的梳理,做好批注释义,使知识的呈现有理有据。
通过动态、静态图片的多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感知真实的太空生活。再加上宇航员们运动的视频资源播放,让文本的理解立体化、最优化。
通过关键词汇标红的呈现,使重点突出,篇章脉络清晰有序。
播放录音,模仿训练。
获取与
梳理
获取与
梳理
Step4
Post-reading
自主梳理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思维导图。
自己基于思维导图讲述太空生活情形。
同伴间互相分享,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班内交流,共同分享,内化文本,互相借鉴。
引导学生体会宇航员太空生活的艰辛,并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员致以敬意。
Draw
and
share
the
mind
map.
Ask
Ss
to
draw
the
mind
map
about
the
passage
with
the
key
words.
Ask
Ss
to
introduce
the
mind
map
about
the
passage
to
themselves.
Ask
Ss
to
introduce
the
mind
map
about
the
passages
in
pairs
and
help
each
other
to
improve
it.
Ask
Ss
to
share
the
mind
map
with
the
whole
class.
Further
discuss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an
astronaut’s
day?
Is
it
hard
for
an
astronaut
to
work
in
space?
Why
do
they
still
do
this?
Draw
the
mind
map
about
the
passage.
Introduce
the
mind
map
to
himself
or
herself.
Introduce
the
mind
map
about
the
passages
in
pairs
and
give
each
other
some
advice
to
improve
it.
.Share
the
mind
map
with
the
whole
class.
Think
and
share.
运用希沃软件的投屏功能,分享学生作品。拖拽、放大、聚焦的功能运用,使思维导图的呈现效果凸显,更好地辅助讲解分享,使成果的展现更加清晰有序。
引发问题,激起思考。
内化与迁移
内化与迁移
Step5
Homework
通过分层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和巩固所学。落实目标语言,为下节课的内容学习做好铺垫。
1.Make
a
short
video
to
introduce
your
mind
map.
2.Write
a
letter
to
your
favorite
astronaut.
Choose
one
task
as
homework.
呈现作业,明晰内容。
内化与迁移
板书设计
Unit4
Space
Lesson10
Life
in
Space(different)--no
gravity
Eating
and
drinking
Sleeping
An
Astronaut’s
Day
Relaxing
Work
Exercising
八、学习效果评价
Self-check(自评)
OKGoodExcellent我能说出文本中没提到的太空生活信息
1-2点3-4点5点以上我用思维导图绘制太空生活信息1-2点3-4点5点以上我能够讲述太空生活1-2点3-4点5点以上
Peer-review
checklist(互评)
班级姓名OKGoodExcellent思维导图绘制太空生活信息1-2点3-4点5点以上能够讲述太空生活1-2点3-4点5点以上能够运用连接词进行介绍1个2-3个4个以上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维培养,给他们自主学习和在真实的情景中直接交流的自我发展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运用所学语言;关注学生情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一)亮点分析
1、教学活动设计主线明确。
读前激活已知、预测阅读;读中关注大意,加强细节信息的获取,更进行深入思考有关文章结构的构建;读后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内化,班级交流分享锻炼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通过对宇航员的生活进行交流讨论培养思维品质的发展。
2、阅读策略的引导及时到位。
注重了基于文本分析的读前预测的培养,此外通过适时地追问,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呈现文本。通过梳理绘制,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更加清晰,核心信息的查找更加明确,同时也为学生介绍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内容和语言的支撑。
3、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意识浓。
“光听讲,记得只剩5%;阅读,效果只有10%;听加看,效果示范展示,也只有30%;小组讨论,提升至50%;再透过习作演练,效果更可达到75%;立即应用或转教别人则可高达90%。”学与教无法剥离,本节授课,我多次邀请学生发言,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所思与所想。尤其是借助思维导的介绍分享,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平台。
4、教学媒体注重了视觉冲击和多样呈现,较好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读前的的图片展示,读中重、难点突出的PPT文本、动、静结合的图片以及有针对性的运动视频和课文音频的运用,使课堂的容量高效融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获得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此次课堂中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功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借助希沃软件进行的投屏使用,放大、拖拽、聚焦思维导图的具体文本,为学生进行内容的分享进行了最优化的表现。
5、教学情感注重了渗透。
不论是从读前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的宇航员们在太空33天的科学探索的背景知识介绍,再到读中景海鹏、陈冬进行太空实验:第一次进行太空生菜培植、养蚕的实践体验,再到有关宇航员们迎难而上的太空科研探索等,都让学生们对于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员们致以敬意。相信这样的分享引领,会浸润他们的心灵。
(二)不足之处:
教然后知不足,本堂课,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在活动过程中,英语优秀者、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掌握了发表观点的主动权,因为思维活跃,英语基础好,他们会抢先将自己的想法、建议说出来,而英语薄弱者、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英语表达机会。他们要么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要么始终保持沉默。所以要加强不同层次学生的研读,调整策略。遗憾!
当然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还需要加细与强化。信息技术的媒体运用与开发也有待开发和思考,还需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精心组织安排好上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教学节奏,有张有弛的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迎接英语教学的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