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吗?
师:老师也喜欢,老师这里有了几张我们班同学的照片,大家观察一下,老师是在那位同学的哪一面拍的,好不好?
(ppt出示几位同学的照片)
(板书:前面、后面、侧面<左、右>)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怎么从前面、后面、侧面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
活动一:将学生分组成十字形入座,在中间摆上玩偶,让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位朋友来陪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猜猜,它藏在哪呀?
师:同学们真聪明,它藏在中间的箱子里面。你们想见见它吗?
师:但是它胆子很小,大家不要喊不要叫,不要吓到它好不好。
师:我们先让一个方向的同学看看它,观察观察它,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好不好?
然后分别找几个不同位置的同学描述一下或者模仿他们看到的样子。
师:你说一下,你站在它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 ?
师:说的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再请位同学说说看。
师:你也很棒,观察的也很仔细,请坐下。
师:我们让这边的同学看看它。
师:我们也请位同学说说,他看到了什么?
师:说的真好,请坐下。我们再请同学说说。
师:……(依次看完四个方向)
接着找两位同学围着玩偶转一圈观察观察。
师:同学们,四个方向我们都看完了,那好,我们现在请两位同学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围着它观察一圈。
随后在屏幕上依次播放出,玩偶的四个面照片,并请两位同学站到那个方向,以及看到的同学站起来。
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看屏幕。
师:同学们,如果你觉得屏幕中的照片跟你看到的一样,就请起立。
师:好,请你们两位同学(刚才转一圈的),找一下,跟图中一样的一面,找到就站在那边。
师:……(有可能出现的学生找不对情况,适当引导)
师:……(依次看完四张图)
最后旋转玩偶,并提问:你们在每个面观察到的样子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都想看看它的每一面呀?
师:那好,大家认真看好,老师把它转一转圈。(手动转动玩偶)
师:好,大家都看到了它的每一面,那你们在每个面看到的样子一
样吗?
师:为什么不一样呢?
(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活动二:请各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玩偶,放在正中间摆正, 让本组同学自己观察并小组交流。
然后找几组同学上台交流汇报。
师:好,同学们,我们看完了小鹿。现在请每位组长拿出你们自己
组准备的玩具,小组内观察观察。
师:一会,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怎样观察的,又观察到什么呢?
师 :请你说说,你怎么观察的,又观察到什么呢?(随机几位同学)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看过一张很多小朋友在游乐园里,游玩的情境图,还记得吗?
师: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一张情境图,大家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情景模拟
在屏幕上出示平面情境图,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并让学生找到看到不同图象相对应的人。
师:同学们,图中的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师:你们找到熊猫的这面,是谁站在哪,看到吗?(依次四个面)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情境图。
师:同学们再找找看,这四位同学,分别看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方法,提高认识。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师 :既然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那我们就来看这几个图,回答其中的问题。
运用知识
让学生看平面情境图,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 :大家看一下,这是天安门,有①②③三个位置,你们说说,第一/二/三张图,老师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师:同学们,这么厉害,老师这还有最后一张情境图,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师:同学们 ,认真点哟!(依次找同学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2、3三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后面 侧面
观察的(位置)不同 , 看到的(形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