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物质的分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清澈的海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2.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
C.矿泉水
D.铁粉和铜粉
3.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4.粗盐提纯实验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烧杯、漏斗、试管、玻璃棒
C.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
D.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
5.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要领,其中错误的是(
)
A.溶解、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玻璃棒
B.引流的玻璃棒应该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漏斗中的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D.蒸发结晶食盐时,一直要加热到水分完全蒸干
6.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
)
A.
B.
C.
D.
7.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解度不变
C.溶剂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变小
8.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注: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9.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0.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1.表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12.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氯化铵>氯化钠>碳酸氢钠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以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3.根据图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_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①加热溶解,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洗涤晾干。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根据如表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25.7
36.0
36.6
37.3
38.4
39.8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60℃时,2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硝酸钾____________g。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5.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5)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
__(填序号)。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
__(填序号)。
(3)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
(4)步骤④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6.4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__
__。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
_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17.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及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
__,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
__。(均填字母)
②当x=__
__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__
__的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__
__(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__
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__
__、装瓶贴标签。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D
2.B
3.D
【解析】海水淡化就是除去盐的过程。
A、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A错误;
B、吸附是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故B错误;
C、沉降是使大颗粒不溶物快速沉淀下来,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C错误;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的蒸馏水,可将水淡化,故D正确;
故选D。
4.C
5.D
【解析】根据过滤、蒸发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操作错误;
故答案为:D。
6.D
7.D
【解析】A、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因温度降低而析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有晶体析出,溶质因析出而质量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8.C
9.D
10.D
11.C
12.B
二、填空题
13.(1)易溶(2)冷却热饱和溶液(3)②降温
③过滤(4)漏斗酒精灯
14.(1)31.6(2)68.4(3)蒸发结晶
15.锥形瓶;冷凝效果不好;B;不是;肥皂水;加热煮沸.
【解析】解:(1)A是锥形瓶;
(2)水应从冷凝管的最下方接口进入,而且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否则冷凝效果不好,故填:
(3)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来固定,
(4)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而不是催化剂
(5)硬水中含有较多不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煮沸时分解产生水垢多,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加热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③;④①③②;使溶液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80%;AD;
17.B;A;5.8;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B、G;加速固体溶解;溶解;1.6物质的分离
一、选择题
1.对结晶之后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一定是浓溶液
D.一定是稀溶液
2.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3.“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待溶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4.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
5.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6.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硝酸钾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7.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食盐和细沙
B.食盐和蔗糖
C.石灰石和大理石
D.水和酒精
8.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
9.在溶解固体物质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
①搅拌溶液,加速其溶解②搅拌溶液,增大其溶解度③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④用玻璃棒起固定作用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
10.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称量
B.粗盐溶解
C.浊液过滤
D.蒸发结晶
1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列关于该净水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纱布无任何作用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2.t℃时某物质的溶液500克在温度不变时,第一次蒸发掉5克水,析出1克晶体,第二次又蒸发掉5克水,析出2克晶体,若第三次再蒸发掉5克水,则析出晶体(
)
A.1克
B.2克
C.3克
D.6克
二、填空题
13.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有:A.沉淀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结晶法。请指出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分别采用的方法(填编号)。
(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
__。
(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__
__。
(3)从甘蔗汁中得到蔗糖__
__。
14.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晶体,如海水晒盐;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如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15.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1)要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A,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要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B,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现有一包由A和B混合而成的固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提纯A。
16.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__
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
__(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氯化钠的质量是__
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7.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及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
__,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
__。(均填字母)
②当x=__
__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__
__的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__
__(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__
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__
__、装瓶贴标签。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A
2.D
3.C
4.D。
【解析】解: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5.B
6.B
7.A
8.C
9.D
10.B
【解析】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蒸发结晶时应用玻璃捧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11.D
12.B
二、填空题
13.B;C;D;
14.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15.(1)冷却热饱和溶液(2)蒸发结晶(3)冷却热饱和溶液
16.不变;引流;BACD;11.9;
17.B;A;5.8;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B、G;加速固体溶解;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