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章末小结与提升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t、kg、g等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质的状态、 和位置无关测量工具:天平、台秤等天平的使用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移动游码,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称量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密度定义: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其体积的比单位:kg/m3、g/cm3等公式:ρ=mV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应用:鉴别物质、选择材料、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等
类型1 质量与密度
1.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水结成冰时,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就可以准确地鉴别物质的种类
D.将一粒种子从地球运到月球,质量和密度均变小
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9 t B.9 kg C.9 g D.9 mg
3.一个木匠用同一块木料做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5 kg和5 kg,则桌子和椅子的密度之比是( C )
A.3∶1 B.1∶3 C.1∶1 D.无法计算
4.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成正比
D.体积为40 cm3的甲物质质量为40 g
类型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6.某同学要称取50 g水,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一个量程为100 mL的烧杯的质量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加水至天平恢复平衡 ④再在右盘中加入50 g砝码 ⑤取下烧杯和砝码,整理天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④③①⑤
7.一只量筒内有40 mL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木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时,此时量筒的读数是44 mL,则这个木块的体积是( )
A.0.4 dm3 B.4 cm3
C.16 dm3 D.16 cm3
8.一次需要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
A.量程100 mL,分度值2 mL
B.量程500 mL,分度值50 mL
C.量程250 mL,分度值2 mL
D.量程400 mL,分度值10 mL
9.有8个外形、大小和颜色均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7个是质量相同的正品,另外1个是次品,其质量比正品小一些。现给你一台调好的天平,想要准确无误地将次品分辨出来,最少要测( )
A.1次 B.2次
C.3次 D.7次
10.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左侧就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右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调节天平前,游码没有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
类型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1.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 (选填“大”或“小”)而
(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使整个房间变得温暖。?
12.牛奶是补钙的佳品。已知某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 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m3,则一盒纯牛奶的质量为 g。把一盒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给你提供一张密度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用天平,只用量筒,能量出100 g酒精
B.不用量筒,只用天平,能测出实心铝块的体积
C.用量筒和水不能测量出实心铝块的质量
D.用天平、玻璃杯和水能测出酒精的体积
14.模型设计师为了减小模型的物重,将一钢制模型改为铝制模型,使其质量减少了52 kg。已知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A.27 kg B.54 kg
C.79 kg D.158 kg
15.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ρ铜=8.9×103 kg/m3)( )
A.4 m B.40 m
C.400 m D.4000 m
16.在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下表中记录的是张杨同学所在的一组与其他三个小组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小石块的密度/(g·cm-3)
2.45
2.52
2.56
2.60
A.四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B.只有二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四组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17.一块石碑的体积为5 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出石碑样品的质量是138 g,用量筒装100 mL的水,再把它完全放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 mL处。求:
(1)样品的密度;
(2)整块石碑的质量。
章末小结与提升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t、kg、g等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质的状态、 形状 和位置无关测量工具:天平、台秤等天平的使用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移动游码,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称量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密度定义: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 与其体积的比单位:kg/m3、g/cm3等公式:ρ=mV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应用:鉴别物质、选择材料、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等
类型1 质量与密度
1.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水结成冰时,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就可以准确地鉴别物质的种类
D.将一粒种子从地球运到月球,质量和密度均变小
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B )
A.9 t B.9 kg C.9 g D.9 mg
3.一个木匠用同一块木料做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5 kg和5 kg,则桌子和椅子的密度之比是( C )
A.3∶1 B.1∶3 C.1∶1 D.无法计算
4.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成正比
D.体积为40 cm3的甲物质质量为40 g
类型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6.某同学要称取50 g水,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一个量程为100 mL的烧杯的质量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加水至天平恢复平衡 ④再在右盘中加入50 g砝码 ⑤取下烧杯和砝码,整理天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A.②③④①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④③①⑤
7.一只量筒内有40 mL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木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时,此时量筒的读数是44 mL,则这个木块的体积是( D )
A.0.4 dm3 B.4 cm3
C.16 dm3 D.16 cm3
8.一次需要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C )
A.量程100 mL,分度值2 mL
B.量程500 mL,分度值50 mL
C.量程250 mL,分度值2 mL
D.量程400 mL,分度值10 mL
9.有8个外形、大小和颜色均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7个是质量相同的正品,另外1个是次品,其质量比正品小一些。现给你一台调好的天平,想要准确无误地将次品分辨出来,最少要测( B )
A.1次 B.2次
C.3次 D.7次
10.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B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左侧就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右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调节天平前,游码没有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
类型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1.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 小 (选填“大”或“小”)而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使整个房间变得温暖。?
12.牛奶是补钙的佳品。已知某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 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m3,则一盒纯牛奶的质量为 300 g。把一盒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会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给你提供一张密度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不用天平,只用量筒,能量出100 g酒精
B.不用量筒,只用天平,能测出实心铝块的体积
C.用量筒和水不能测量出实心铝块的质量
D.用天平、玻璃杯和水能测出酒精的体积
14.模型设计师为了减小模型的物重,将一钢制模型改为铝制模型,使其质量减少了52 kg。已知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A )
A.27 kg B.54 kg
C.79 kg D.158 kg
15.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ρ铜=8.9×103 kg/m3)( B )
A.4 m B.40 m
C.400 m D.4000 m
16.在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下表中记录的是张杨同学所在的一组与其他三个小组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小石块的密度/(g·cm-3)
2.45
2.52
2.56
2.60
A.四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B.只有二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四组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17.一块石碑的体积为5 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出石碑样品的质量是138 g,用量筒装100 mL的水,再把它完全放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 mL处。求:
(1)样品的密度;
(2)整块石碑的质量。
解:(1)石碑样品的体积
V0=150 mL-100 mL=50 mL=50 cm3
石碑的密度
ρ=m0V0=138 g50 cm3=2.76 g/cm3=2.76×103 kg/m3
(2)由ρ=mV可得,整块石碑的质量
m=ρV=2.76×103 kg/m3×5 m3=1.38×104 kg=13.8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