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自学?情景导入
欣赏歌曲《菩萨蛮》
(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位美丽的、慵懒的女子在梳妆镜前打扮。
学习目标:
1.诵读词作,感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学习如何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并规范答题思路。
3.准确把握词人的内心世界。
(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知人论世,走进词人的生命世界。
(打开平板)
菩 萨 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读”具匠心显个性
朗读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清断句。
菩 萨 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情 感?
“读”具匠心生精彩
要求:读中现人物,字字含情,句句融情。
自学?沉浸思考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可从表达技巧分析)
要求:专注、沉浸、高效。
自主探究(6分钟)
议·思维碰撞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可从表达技巧分析)
要求:认真、高效、专注。
展学?激情展示
自由展
要求
面向同学 声音洪亮
动作迅速 大胆质疑
规范用语:我提问 我回答 我质疑 我补充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多用四字短语)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评?思维引领
评?思维引领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形象: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娇美又孤寂的女子形象。
分析:(1)“鬓云欲度香腮雪”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鬓发比作云,香腮比作雪,写出了女子的娇美;(2)“双双金鹧鸪”运用反衬的手法,将鹧鸪双双与女子形单影只作对比,写出了女子的孤独寂寞。
拓展延伸
明确: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夫妻的伦理关系和君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是没有自由的,丈夫可以喜爱她,选择她,抛弃她。她的一切都操纵在男子手中。
君臣关系也是如此。那个在家中唯我独尊的男子汉大丈夫,一到君臣关系中,就变成“臣妾”了,他可能被选择,被抛弃,被贬谪,被赐死,还要谢恩。所以很多男子做起诗来,想到自己不得知遇,就把自己比作一个女子,没有找到一个托付终身的人。
思考讨论: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
这首《菩萨蛮》 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细节)、着装的描写、通过比喻与反衬手法,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孤寂)的闺中女子形象,含而不露地写尽了闺中人的恹恹情态和寂寞心怀。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