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1 芣苢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1 芣苢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0 12: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荡漾在诗歌中的劳动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
芣苢——车前草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 之。
采采芣苢,薄言 之。
采采芣苢,薄言 之。
采采芣苢,薄言 之。




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朗读时,四言诗一般二二断
xié
二、品味动词 还原情境
这六个字有哪些细微区别?可以改变顺序吗?展现了古人一种什么样的劳动生活场景?
【结合注释,与同桌交流,说说你的理解】

甲骨文 小篆
含义
纵观六个字,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






















这六个字有哪些细微区别变化?展现了古人一种什么样的劳动场景?[结合注释 同桌交流说说你的理解]
采摘芣苢
越采越快
越采越多
收获满满
(劳动过程)
(劳动欢乐)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
兜东西
本诗中的几个动词:
这六个动词用词连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从最开始的“有”“采”再到“掇”“捋”,最后“袺”“襭”,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展现了劳动人民从开始劳动到满载而归的场景,富有诗情和画意。
芣苢——劳动者的欢歌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móu
jiǎ
shì
zhāo
三、阅读群文,再感劳动之美。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动作—画面
比喻—气氛
语言—心理
细节—形象
《插秧歌》是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春种,秋收,这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责任,也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
紧张 繁忙
艰辛 劳心
吃苦 耐劳
小结:插秧歌——劳动者的颂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群文阅读,再感劳动之美。
群文阅读,再感劳动之美。
插田歌(节选)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群文阅读,再感劳动之美。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宋)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芣苢》——劳动者的欢歌
《插秧歌》——劳动者的颂歌
劳动使我们中华民族繁衍发展,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让我们在劳动中获取财富,
在劳动中历练人生,
在劳动中感受快乐!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