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30 21: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上
(1)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2)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 铸造五铢钱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政治上
思想上
上节回顾
选官制度
察举制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刘邦
汉高祖
有人说,他是历史上最亲民的一位皇帝……
他,是个皇子龙孙,家道中落,寒微无名……
然而,他雄心壮志,有胆有识,开创基业,光武中兴,永彪青史……请问他是?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2、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导致东汉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
东汉(25年-220年)与西汉合称两汉。东汉亦是汉朝的一部分,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乃建都洛阳,而西汉则建都西边的长安。不过,跟西汉相同,东汉同样是当时世界上一个强大的国家。
新知讲解
都 城:
刘秀(汉光武帝)
洛 阳
背景:
建立者:
时间:
1、东汉
的建立
1.西汉后期朝政
2. 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3. 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一、光武中兴
公元25年
腐败
王莽
农民
王莽篡汉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西汉后期外戚专权,政权混乱。外戚王莽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的工作,家里又过着十分检朴的生活,深得人心,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公元9年,汉平帝驾崩,王莽野心昭然若揭,废除太子孺子婴,自立为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的灭亡
西汉灭亡
西汉灭亡的时间:
人物:
公元9年
外戚王莽建立___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
“新”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结果改制彻底失败了,王莽的施政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光武帝)
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影响: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年
1000多万
光武帝时
2100多万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文化昌盛的东汉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陶院落
望楼:瞭望巡视,军事防御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发达,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地方豪强大族势力猖獗。
图片分析
小组探究: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原因:
启示:
合作探究
然而,东汉后期又是一种什么社会状况呢?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19岁
33岁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满月
2岁
安帝
13岁
32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废帝
17岁
6月废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依靠宦官
夺回君权
把持朝政
东汉后期外戚出身的权臣。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141年梁冀成为大将军,顺帝死后,立2岁的冲帝即位(后不久去世)。梁冀又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次年即被他毒杀,再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159年,梁皇太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梁冀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外戚代表——“跋扈将军”梁冀(?-159年)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

合作探究
张角(?-184年),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甲子
公元 184年
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背景(原因):
时 间:
领 导 人:
特点:
结果:
历时9月被镇压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184年
张角
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
2、自然灾害频繁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意味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呢?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做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走向瓦解。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西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公元前
221年
秦始皇
汉高祖




西



公元前
202年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公元9年
王莽
公元25年




光武帝
光武中兴
公元184年
黄巾起义
公元220年
东汉灭亡
三国
重走东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
黄巾起义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衰亡?
统治者顺应民心,
励精图治,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生产,
整顿吏治......
统治者不得民心,
加重剥削人民,
政治统治腐朽,
人民团结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B
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B
4.下列皇帝按在位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汉高祖 ②汉光武帝 
③汉武帝 ④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B
汉武帝
汉高祖
建立汉朝
休养生息
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国大一统
柔术治国
光武中兴
汉景帝
汉文帝
连连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