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
1. 春季培养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傍晚时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致冻坏,这是利用水的 ?
A. 吸收热量多 B. 放出热量多 C. 密度较大 D. 比热容大
2. 酒精的比热容是 2.4×103?J/(kg??C),初温和质量分别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末温 ?
A. 水的温度较高 B. 酒精的温度较高
C. 两者的温度相同 D. 无法确定
3.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 20??C,乙物体温度升高 15??C 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 2 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
A. 3:8 B. 8:3 C. 4:3 D. 3:2
4. 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 2 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 1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加 m水:m油 是 ?
A. 3:2 B. 2:3 C. 1:6 D. 6:1
5. 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正确地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同学们根据该图象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时有四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 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6.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 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 10??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
B. 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 5??C 和 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 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 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铜块温度都升高 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7.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 白天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 白天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 白天和夜晚的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 白天和夜晚的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8.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那么 ?
A. 铁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B. 铁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C. 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D. 由于初温度未知,所以不能判断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5分)
9. 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J/(kg??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 2?kg 的煤油,其比热容为 4.2×103?J/(kg??C)
B. 质量为 2?kg 的煤油吸收 4.2×103?J 的热量,温度升高 1?C
C. 质量为 1?kg 的煤油放出 2.1×103?J 的热量,温度降低 1?C
D. 质量为 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 1?C,吸收的热量为 2.1×103?J/(kg??C)
10.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高的比热容大
B. 两个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比热容大
C.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热多的比热容大
D.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出相等的热量,温度降低得少的比热容大
11. 给某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60??C
C.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2:1
D.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1:4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5分)
12. 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 质量相等的两杯水,吸收热量多的温度变化大
C. 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温多
D. 物质比热容的大小不由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大小和温度升高多少决定
四、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3. 用 4.2?J 的热量,可使 1?g 的水温度升高 ? ?C。
14.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 ? 升高的温度多。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 吸收的热量多。
15. 质量是 0.5?kg 的水,温度从 30??C 降低到 10??C, ? 的热量是 ? ?J。[ c水=4.2×103?J/(kg??C) ]
16. 将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已知 c铝>c铁>c铜)
17.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升高的多;由此可以推理,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
18. 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周围温度比市区低,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或“较小”)。在阳光下,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 2?C,若这些热量被相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或“=”)。
19.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一杯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
20. 如图所示的甲、乙液体,质量和温度都相同,为了比较它们的比热容大小。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1)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有: ?。
(2)写出实验步骤(可画图说明)和比较比热容大小的方法。
21.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了 25?C,油的温度升高了 30?C,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 ? [ 水的比热容为 。
答案
1. D
2. B
3. B
4. D
5. A
6. D
7. B
【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水和砂石(或干泥土)同样吸热,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水面附近空气的温度较低,陆地砂石或干泥土温度升高较多,地面附近空气温度较高,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海面的冷空气密度较大而流向陆地填补,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陆地和海洋同样散热,陆地上的砂石(或干泥土)温度降低较多,空气的温度较低,海洋的温度降低较少,附近空气的温度较高,这样海洋地区热空气上升,陆地的冷空气流向海洋填补,形成从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
8. C
9. B, C
10. C, D
11. B, D
12. B, C, D
13. 1
14. 铜块;铁块
15. 放出;4.2×104
16. 铝
17. 砂石;水
18. 较大;>
19. 特性;J/(kg??C);质量为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 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4200 焦;不变;变小
20. (1) 温度计、酒精灯
【解析】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需要用酒精灯对液体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2) ①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倒入质量和初温的甲、乙液体;
②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③分别记录停止加热时的温度;
④根据记录的末温判断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温度升高较少的,则比热容大。
21. (1) A
【解析】油比水的比热容小,说明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在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时,油比水吸热少,或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热时,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多。
??????(2) 质量;3.5×103
【解析】若要验证猜想,小华应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设水和油的质量都是 m,油的比热为 c,
根据题意得:Q吸水=Q吸油
c水?mΔt水=cmΔt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