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巩固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30mA.内电阻=95?,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应在电流表上
A.串联一个5.00?的电阻
B.串联个4.75?的电阻
C.并联一个5.00?的电阻
D.并联一个4.75?的电阻
2.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关系是R甲=3R乙,将它们并联接到电源上,则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之比是
A.1:1
B.1:3
C.3:1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0
Ω,R2=40
Ω,R3=60
Ω,R4=40
Ω,R5=4
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UAB=140
V,C、D端开路,UCD=84
V
B.若UAB=140
V,
C、D端开路,UCD=140
V
C.若UCD=104
V,A、B端开路,UAB=84
V
D.若UCD=104
V,A、B端开路,UAB=60
V
4.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的原理是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
B.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5.有三个阻值都是6kΩ的电阻,把它们连成如图所示的混联电路,则连好的总电阻是(
)
A.6
kΩ
B.9kΩ
C.12
kΩ
D.18
kΩ
6.图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电路图,各个电阻的阻值都是1
Ω,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若将该部分与收音机的其他电路剥离出来,并在A、B两点间加6
V的恒定电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
)
A.3
A
B.2
A
C.1
A
D.0
7.滑动变阻器Rˊ和固定电阻R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两端电压恰好等于Rˊ两端总电压U的一半,那么变阻器滑动端P的正确位置是在变阻器Rˊ的(
)
A.中点位置
B.中点偏下
C.中点偏上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迅速减小,如图所示,将一热敏电阻接入电路中,接通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会观察到( )
A.电流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减小
9.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R1>R2
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
C.R1=R2
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Ⅱ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可变电阻的值增大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B两点间电压U增大
②A、B两点间电压U减小
③通过R的电流I增大
④通过R的电流I减小
⑤通过R的电流I不变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2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A.0
B.1
A
C.1.5
A
D.2
A
1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如图所示,分别按照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测量方法连接电路。按照甲图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4.00mA,电压表示数为2.40V。按照乙图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5.00mA,电压表示数为2.30V。比较这两次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且大于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且小于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且大于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且小于
13.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
B.导体的电阻是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4.某人安装完照明电路后,接通电源之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保险丝的位置,同时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正确的电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在检验灯泡后段的火线和零线间出现了短路现象;
②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接到了火线和零线上;
③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④若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亮,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滑动变阻器R接在电压为的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那么当滑片P在正中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如果整个滑动变阻器由100匝均匀的电阻丝绕制而成,那么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流的最小变化量为______A。
16.如图所示,电阻和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电压为U,则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
17.某同学设计出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为不变,,,通过控制电键、可以在输出端a、b获得不同的电压
(1)若、都断开,则输出端a、b获得______V电压
(2)若要输出端获得电压,则、如何应如何配合?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得超过,则电阻的阻值至少为______
1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V;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15V.已知电流计的内电阻Rg=500Ω,满偏电流Ig=100
μA.则电阻
R=____Ω,
R=
____Ω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用理想电压表测得电压为20V。求电阻R1与R2之比。
20.如图所示,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开关S闭合前流过R2的电流为I,求S闭合后流过R2的电流大小.
2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负载为R,电路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并保持不变。
(1)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2)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22.如图所示电路,,,,求:
(1)电流表和的示数(不计电流表的内阻);
(2)与两端的电压之比.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把电流表改装成0.6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并联电阻阻值为:,故C正确,ABD错误.
2.B
【详解】
甲、乙两个导体并联接到电源上,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之比,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若UAB=140V,C、D端开路,电路中R1、R3、R4串联,cd端的电压等于R3两端的电压,则,故AB错误;若UCD=104V,A、B端开路,电路中R2、R3、R5串联,AB端的电压等于R3两端的电压,则,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4.D
【详解】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应给表头串联一个较大分压电阻,选项A错误;改装后表头G本身的参量如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等均不会发生变化,选项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并联电阻再与R串联,则最后的总电阻
故B正确。
6.B
【详解】
电路等效为一个电阻与两个电阻并联后的电阻相串联,故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Ω+0.5Ω=1.5Ω,故电路中的总电流为4A,而电流表测量的是并联电路一个支路的电流,两个电阻的大小还相等,故电流表的示数为2A。
故选B。
7.C
【详解】
已知R两端电压恰好等于R′两端总电压的一半,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有
即有
(、分别是变阻器上、下两部分的电阻),则,变阻器滑动端P应在变阻器的中点偏上位置。
故选C。
8.D
【详解】
A、B、接通开关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I总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B错误.
C、D、U不变,R2支路的电流I2增大,UR2增大,又U=UR2+U热,则U热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9.B
【详解】
根据可知I-U图像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
AC.由图可知,R1<R2;故AC错误;
B.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故其图象应在区域Ⅲ中,故B正确;
D.若两电阻并联,则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故其图象应在区域I;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当可变电阻的阻值增大时,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知,干路电流I干减小,内电压和R2的电压均减小,则A、B间电压U增大,通过R的电流增大,则通过的电流I减小。
A.①④。故A错误。
B.①③。故B正确。
C.②④。故C错误。
D.①⑤。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电流表内阻不计,则A、C两点相当于用导线连在一起,当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R2与R3并联,然后与R1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3
Ω
干路中的电流为
I总=
由于R2与R3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故选B.
12.B
【详解】
比较甲、乙两图的电压表读数,可知,则
电流变化,则
可见
即电流变化明显一些,可见电压表内阻带来的影响比电流表内阻带来的影响大,故应采取电流表内接法,电阻为:
此法测量值偏大,故选B。
13.B
【详解】
AB.由欧姆定律得
故A正确,B错误;
C.当电压为10V时
故C正确;
D.当电流为时
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14.A
【详解】
①.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在检验灯泡之间与火线与零线连接了,说明后段的火线和零线间出现了短路现象;故①正确。
②.若检验灯泡不亮,而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发生了短路,即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连到火线和零线上,故②正确;
③.若检验灯泡不亮,又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电灯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说明两灯泡串联,由于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因此两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即电路为正常;故③错误。
④.无论开关闭合与否,检验灯都不能发光,说明火线和零线无法相连,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故④错误。
故选A。
15.2
0.01
【详解】
[1]当P在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时,整个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都连在电路中,由此可以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
当滑片P在正中央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2]由于滑动变阻器由100匝线圈绕成,每匝的电阻为
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至少移动一匝线圈所对应的电阻r;设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则
当移动一匝时
电流的改变量为
可以看出,当时,有最小值,故电流的最小变化量为
16.
【详解】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为:
串联电路通过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的电流为:
故两端的电压为:
。
17.12
断开、闭合
1000
【详解】
(1)[1]若S1、S2都断开,外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输出端ab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则输出端ab获得12
V电压。
(2)[2]若要输出端获得4
V电压,即电动势的,而R1=R3,。则S1断开、S2闭合。
(3)[3]若通过电阻R3的电流不得超过9
mA,即总电阻大于等于。当
R1和R2并联时,总阻值最小,最小值为,则电阻
R3的阻值至少为1000
Ω。
18.
;
;
【详解】
串联分压电路的特点就是电流相同,在改装的电压表中,各量程达到满偏电压时,经过“表头”的电流均为满偏电流.根据串并联规律,接O、A时有:
解得:;
接O、B时有:
解得:R2=1.2×105Ω
19.2︰1
【详解】
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即R2两端电压为20V,R1两端电压为40V,则
R1︰R2=2︰1
20.0.67I
【详解】
设电池两端的电压恒为U,电阻阻值为R,开关S闭合前电阻R1、R2两电阻串联,R2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
U=I(R1+R2)=2IR
S闭合后R2、R3并联再和R1串联,由欧姆定律得:U=I′?R,
联立解得:I′=I,
R2中的电流是干路中的一半:I2′=I′=I≈0.67I.
21.(1);(2)。
【详解】
(1)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电阻R与整个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分压规律,电阻R两端电压为: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电阻R两端电压为,所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
;
(2)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电阻R被短路,其两端电压为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阻R与变阻器并联,其两端电压为,所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
。
22.(1)1.5A
1.0A
(2)1∶2
【详解】
A端电势高,B端电势低,电流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画出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电表和均为理想电流表,故C、D两点电势相等,E、F两点电势相等,则、、三个电阻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点和点,所以电阻、、是并联关系,最后跟串联,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的总电流,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和的总电流.
(1)、、三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设为,则有
解得
电路的总电流为
并联部分的电压为
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由图可知,电流表的示数是通过与的电流之和,则有
电流表的示数是通过与的电流之和,则有
.
(2)设两端电压为,因为,所以两端的电压为
又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