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语文苏教版九上教学素材: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 语文苏教版九上教学素材: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3 22:45:28

文档简介

《创造学思想录》感悟生活式导学案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含义深刻的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意义,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道理,总结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了解语录体的特点,学习运用写语录的方法反映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揭示本课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1分钟)
  1、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从小开始训练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想得和常人不一样。
  2、本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
  (内容见上)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生活。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2分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生活,注意节奏和停顿。
  2、出示小黑板或多媒体展示生字生词,自学自读2分钟,对应生活再现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对照解释换一种方式表达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词。
  3、阅读课文,感悟生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个语录反映的思维情景和特点,准备交流。
  4、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了解语录体的特点,学习运用写语录的方法反映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10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老师指导答疑,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材料附后)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不要不放心学生。
  四、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检查朗读,学习朗读。先品听朗读录音,后指名学生朗读指定段落,并点评指导。
  2、交流学习生字生词,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
  1)、多媒体显示下列生字,指名学生读准生字,并纠正错误读音。
  俨然yǎn 痒yǎng 记载zǎi
  焙烧bèi 卓著zhuó
  2)、多媒体显示生词和解释,让学生对照解释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配合动作表情说说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检查学生理解词语情况。
  俨然:形容很像。
  离奇:不平常。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灵性: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3、共同感悟生活,解决“课文反映什么生活道理”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的思维情景,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老师追问,促进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学生发言和老师追问略。师生对话,思想交锋后,根据预设要点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思想交锋后,多媒体显示内容要点)
  课文反映了8个创造性思维的情景和方法。一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应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不放松就像猴子挠痒一样不自然,不自然不是严肃。二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打破常规,造就自己的规则,就像亚历山大斩断死结一样。三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多问几个假如,像“男人如果生孩子会怎么样”的问题一样。四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像孩子那样富有想象。五是反映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像看到锯末就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一样。六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从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如在飞机场可以看时装一样。七是反映创造性思维必须进一步思考,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东西,要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如门前的铁路,不要只看到它是铁路,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机遇和市场等。八是创造性思维要顺其自然,按其规律办事。如修路,走的人多就修宽一点,走的人少就修窄一点,没有人走就不修路,不要非要按照某种规划修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追问:为什么在飞机场能看时装?你看到蛆虫,你想到能吃吗?大家发言,共同探究,共同品味。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
  4、共同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发动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生活经验的方法进行交流,了解语录体的特点,学习运用语录体反映生活经验。学生发言,老师追问,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本文采用思想录的形式,借助实例和名人名言反映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特点。语录偏重片言只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文中每一则都是作者思想的碎片,智慧的火花。种种惊人之语,奇思妙想,把读者引向深广高远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引燃了读者创造性思维的激情。追问:文中所引的实例有什么作用?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
  五、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3、就环保问题提出自己新颖有效的小“点子”,实在难以想出好点子的也可收集几条别人的好点子。
  附(让学生看看,不必讲解):
  1、作者介绍。
  罗吉尔 冯 奥赫,美国当代著名的思维科学学者、作家。2001年2月出版的《创造性思想录》轰动了气球。全书共64条。所选的8条,是《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部分,对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补充实例。
  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共22张PPT)
情境: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
是向和尚推销梳子。
如果你去参加这个招聘,你将怎样向和尚推销梳子呢?
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
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
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谁具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
打破常规 “独到” “最佳”
领域
思路
观念
办法
创造学思想录
罗吉尔·冯·奥赫
整合集体智慧,解读这些思想录中蕴含着怎样的创造性思维?
发言要求:言简意赅;
能补充合适的事例更佳。
(一)放松
(二)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三)多问几个假若
(四)使用你的想像力
(五)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
(六)从你的箱子走出来
(七)看到画面之外
(八)顺其自然
——精神状态
想像力
——
——
——
摆脱习惯思维
转换思维角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
——按自然规律办事
随录式
活泼自由
短小精悍
含蓄隽永
态度严肃不代表创造力。
因循守旧和创造是对立的。
产生创造力的方法。
牛顿从“为什么苹果会落地”,发现了……
瓦特从……
……
想像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
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第一个就是
勇敢的创造者。
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一种美味食品的发现者
转化视角
看问题。
创造者要有远见,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潜在的机遇,要从眼前的事物中看到发展的趋向。
◆ 从“自然”中获得
更合理
更高效
更实用的方法。
美国学者托兰斯就总结出高创造性学生的
21种表现或特征:
1、专注地听人讲话、观察事物或采取行动;
2、文字表达时能用类比的方法;
3、写作时全神贯注;
4、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
5、敢于向权威挑战;
6、善于寻找事物的原因;
7、细心观察事物;
8、同别人谈论自己发现的问题;
9、从事创造性工作时能不受干扰;
10、发现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
11、在日常生活中探求知识;
12、富有好奇心;
13、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
14、有所发现时会有兴奋的表现;
15、能预测事物的发展结果并正确地加以验证;
16、从不气馁;
17、经常探求事物重新组合的关系;
18、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9、在学习上有自己确立的研究课题;
20、能从多方面探索某个问题的可能性;
21、即便闲暇时也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
要求:1、四人小组交流创作的创造性思
想录,选择最佳的一则进行修改。
2、推荐优秀的作品准备全班进行
交流。
任务:同桌合作,运用你的创造性思维,有选
择地修改小标题,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方法:从我们所学过的诗歌,成语、俗语、广
告语等方面入手。
示例: 放 松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第一则:放松
1、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第二则: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我的地盘我作主” “我行我素”
第三则:多问几个假若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天问”
第五则: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前人没有想到的,做到的,我们要想到、做到。
前人想不周全的,我们却可以从另一角度想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