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课件(18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课件(18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30 13:49:3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3节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时2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通过探究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的比值是不同的;
2.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生观察、思考:
1.
有两瓶水,一瓶是纯净水,一瓶是白糖水,你能判定哪一瓶是纯净水,哪一瓶是白糖水?
2.
请看:有两个金属块,一枚是铜的,一枚是铝的,你怎么区分它们?
食用油
海水
铜导线
这说明: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特性(颜色、状态、气味等),人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物质。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由密度公式可知,只要某一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已知,就可以计算出这个物体的密度。所以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出某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出该物体的体积V,则该物体的密度就是
,因此密度的测量是一种典型的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石块的质量m;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并测得水的体积为V1;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使其浸没在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5)计算石块的体积V=V2-V1;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数据记录】:
2.测量液体(以盐水为例)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玻璃杯中装入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
m1;
(3)把玻璃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V;
(4)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5)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数据记录】:
注意事项:
①在测量过程中,禁止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测量水的质量时,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顺序不能颠倒。
注意事项:
②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水的凹面底部相平。
③铜块和铝块的体积也可通过量筒间接测量。
④使用刻度尺测棱长时,要做到“一贴、二正、三对齐”。
1.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密度的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
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cm3;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__g;
(4)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ρ=
_____
g/cm3。
平衡螺母
40
42
1.05
解析:(1)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由甲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量筒中的示数为40
mL=40
cm3;(3)天平的示数m2=20
g+10
g+4.2
g=34.2
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
=m1-m2=76.2
g-34.2
g=42
g;(4)牛奶的密度ρ=1.05g/cm3。
①对于漂在水面上的蜡块体积的测量,先向量筒中注入适量清水,然后用细针向下压蜡块使其浸没在水中,即可测出蜡块的体积;对于溶于水的冰糖的体积的测量,可以先将量筒中的水换成这种糖的饱和溶液,或者使用冰糖不溶于其中的其他液体,然后将冰糖浸没在该液体中,即可测出冰糖的体积。
②测量具有吸水性的物体的密度。由于物体具有吸水性,因此量筒中水的体积的变化大于物体实际的体积,这样计算出的物体的密度会偏小。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可采用细沙代替水,或者用塑料薄膜将物体包紧,还可以在物体表面涂上一层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