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礼记》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诵读能力。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齐读课文
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 等
边读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
jǔ
mù
guān
fèn
wù
shuān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施行
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因此
动词,以……为亲
动词,以……为子
抚养
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归宿
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
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职业、职分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
这
是
造反
害人
兴起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全文结构
第一层(第一句话)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
对“大同”社会的说明。
全文的总结语。
思考: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思考: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
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
2、在现在来说:
3、能否实现?
不满现实 向往美好
激励人们 仍有意义
世外桃源 美好空想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欣赏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①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
(司马光) 【注释】①晒(shen)微笑。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作业:
1、背诵全文。
2、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同时读者体会其中的不同 之处。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3.熟背全文。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同时领会文意。
(本单元教学中要求突出朗读,让学生养好诵读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升华思想的基础)
难点: 联系,引导学生思考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无相似之处。(两篇文章相较,使得学生可以在对比学习的基础上,加深课文含义的理解,更正确地掌握文意,并且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对比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
主要运用点拨法、读书指导、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点拨,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本文的一些开放性探讨题目,可运用这种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自主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掌握好文本。对发挥学生自己的个性有很大帮助
小组合作讨论:对我们学校具体情况所设计的。对古文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句段赏析——文章研读——拓展几个环节。
1.导入(约 分钟)
以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太平天国》,引说出中国在第2次鸦片战争后所出现过的所谓的“理想社会”,从而引出课文《大道之行也》。
2.朗读感知。
朗读:
(1)影音范读,提起学生兴趣,听取正确的读音和断句。
(2)齐读课文,掌握文意。
(文言文的朗读十分重要,读通全文,才能为理解文意作好铺垫。)
3.疏通文意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1)简单提点文言文中的字词读音。(迅速带过)
(2)抽学生结合书上注释分别讲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同时,老师进行点拨、引导,更正讲解,运用多媒体显示每部分的相应图片,加深印象。
(5)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读全文,进行巩固。
(6)让学生自主起来,背诵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熟练地背诵全文,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它创造条件)
4.句段赏析(约7分钟)
(1)首先,让学生选择文中的句子,并谈谈对该句的体会。老师只让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听取,让大家来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再小结文段的中心立意(这种方法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其他学生提出优、缺点及补充意见,带动了其他同学解析文章,具有普遍性。老师及时的小结可让学生对文章有着更准确、更及时地把握。)
(2)全班背诵全文。(达到学习巩固的目的)
5.文章研读
(1)讨论以下问题:
a、“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请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此题是据课文第二层内容设计的,这一层内容比较复杂。设题的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帮助理解和记忆。
b.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室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这道题较开阔,设计为小组讨论研究,可进行小组评比。
5.拓展
抽学生说一段话描绘你心中的理想社会。
6.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约2分钟)
(1)总结全文,提出作者立意,激励学生开辟未来蓝图。
(2)作业设计:背诵并默写全文。
五、说板书设计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 详述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需要
总括全文
(在讲课的同时展示出来;概况在讲文意中展示,根本特征在课文研读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