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2.1运动的水分子 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2.1运动的水分子 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1:16: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分子概念,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3、初步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课堂研习】
一、水的三态变化
【知识回忆】水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用化学符号
表示。
【问题与假设】封闭在针管里的水煮沸时,水由
变为
,体积会
。在这个过程中,①水分子的数目
(有或没有)改变;
②水分子本身大小
(有或没有)改变;
③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增大或减小);
④水分子的能量
(增大或减小)。
⑤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增大或减小)
⑥水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A紧密有序
B一定程度自由移动
C完全自由移动)
【结论与解释】(1)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水分子排列
,只能

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可在

在气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可以

(2)一定量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以及其它状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本身的



等。这些变化属于

【应用与实践】(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宏观上,这是
的缘故;微观上,这是水分子
(获得或失去)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
(加快或减慢),克服了
,离开
,变成水蒸气,逸散到了空气中。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有许多小水滴滴下。宏观上,这是水先蒸发,后水蒸气遇冷
的结果;微观上,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后,水分子
(获得或失去)部分能量,运动
(加快或减慢),由于
而彼此靠近,聚在一起,凝成水滴。
【活动天地2-1】描述水结冰、冰融化时,水分子的运动
(1)水结冰时,水分子
(获得或失去)能量,运动
(加快或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增强或减弱),排列
(整齐有序或无序)。
(2)冰融化时,水分子
(获得或失去)能量,运动
(加快或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增强或减弱),排列
(整齐有序或无序)
结论:①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



的改变造成的。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
二、分子
1、分子:分子是
粒子。





等物质,都是由它们的分子构成,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
。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20滴水为1ml),说明

(2)分子总是在
。温度升高,分子
能量,运动
。例如,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晾干及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都是
的结果。
【实验探究2-1】取两只相同容量的小烧杯,一只中加入半杯热水,另一只中加入半杯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3)分子之间有
。温度升高,
;压强增大,

现象
解释
【实验探究2-1】取两只25ml的量筒,一只加入10ml的水,另一只加入10ml酒精,然后将这两种液体在其中一只量筒中混合,静置后,观察现象。
【化学与生活】
(1)家庭用液化气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在
情况下,分子间的
的缘故;
(2)物体的热胀冷缩,原因是物质分子间的
受热时
,遇冷时
的缘故。
(3)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的缘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分子概念,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3、初步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课堂研习】
一、水的三态变化
【知识回忆】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
构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
氢原子和
氧原子
构成的。用化学符号
H2O
表示。
【问题与假设】封闭在针管里的水煮沸时,水由
液体
变为
气体
,体积会
变大
。在这个过程中,①水分子的数目
没有
(有或没有)改变;
②水分子本身大小
没有
(有或没有)改变;
③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增大
(增大或减小);
④水分子的能量
增大
(增大或减小)。
⑤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增大
(增大或减小)
⑥水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完全自由移动
(A紧密有序
B一定程度自由移动
C完全自由移动)
【结论与解释】(1)在固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水分子排列
紧密有序
,只能
在固定位置上移动

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较小
,可在
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在气态水中,水分子间隔

,可以
完全自由运动

(2)一定量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以及其它状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数目

大小
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本身的
能量

运动速率

分子间间隔

分子间作用力
等。这些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应用与实践】(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宏观上,这是
蒸发
的缘故;微观上,这是水分子
获得
(获得或失去)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


(加快或减慢),克服了
分子间作用力
,离开
液体表面
,变成水蒸气,逸散到了空气中。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有许多小水滴滴下。宏观上,这是水先蒸发,后水蒸气遇冷
冷凝
的结果;微观上,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后,水分子
失去
(获得或失去)部分能量,运动
减缓
(加快或减慢),由于
分子间间隔变小
而彼此靠近,聚在一起,凝成水滴。
【活动天地2-1】描述水结冰、冰融化时,水分子的运动
(1)水结冰时,水分子
失去
(获得或失去)能量,运动
减缓
(加快或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增强
(增强或减弱),排列
整齐有序(整齐有序或无序)。
(2)冰融化时,水分子
获得(获得或失去)能量,运动
加快
(加快或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减弱(增强或减弱),排列
无序
(整齐有序或无序)
结论:①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
能量

相互间作用力

运动速率

分子间距离的改变造成的。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
数目

大小
没有发生变化。
二、分子
1、分子:分子是
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
粒子。
氧气

氢气



蔗糖

二氧化碳

氨气
等物质,都是由它们的分子构成,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是由
原子
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20滴水为1ml),说明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的
。温度升高,分子
获得
能量,运动
速率加快
。例如,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晾干及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都是
分子不断运动
的结果。
【实验探究2-1】取两只相同容量的小烧杯,一只中加入半杯热水,另一只中加入半杯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现象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率比在冷水中扩散的速率快
解释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
有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力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压强增大,
分子间间隔越小
【实验探究2-1】取两只25ml的量筒,一只加入10ml的水,另一只加入10ml酒精,然后将这两种液体在其中一只量筒中混合,静置后,观察现象。
现象
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ml
解释
分子间存在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到对方间隔中
【化学与生活】
(1)家庭用液化气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在
高压强的情况下,分子间的
间隔变小
的缘故;
(2)物体的热胀冷缩,原因是物质分子间的
间隔
受热时
变大
,遇冷时
变小
的缘故。
(3)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不同
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