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英语:拼音文字
汉语:笔画文字,方块字,是一种书法艺术
甲骨文:保
金文:保
我是一个“人”
我和妈妈上街去
走到半路我累了——休息会儿
妈妈不给我买吃的——我不理她
王羲之[兰亭集序]
请用没有声调的语音读一下下面的话:
各自做自己的填空。
刚才外面有人打架了,我来想你禀报。
(鸽子做自己的天空。)
(刚才外面优人大家了,我来香你,冰包。)
英语:很多音节组成一个词
汉语:基本上都是单音节词
英语:没有四声变化
汉语:有四声声调
英语:泛指,通用
汉语:专指,特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同样是“死”
皇帝死了叫——
皇后死了叫——
一般人死了叫——
我们尊敬的人死了叫——
我们讨厌的人死了叫——
在人们大喜的时候死了叫——
同样是谈论老人
如果他是个知识分子——
如果他是个工人——
如果他是你爸爸——
如果他是你同学的爸爸——
如果他是你讨厌的人——
我打败了。
我打败了XXX。
这个演员最近在国内很( )
A.黑 B.白 C.红 D.黄 (汉语托福考试)
林黛玉临终前说:“宝玉,你好。”这个“好”指的是什么?
A.宝玉人品很好
B.宝玉长得很帅
C.宝玉学习成绩很好
D.宝玉是我的好丈夫
E. ……
舅舅和外甥的对话
外甥:舅舅,我妈叫我给你送钟来了。
舅舅:什么?你给我送终?我活得好好的你给我送终?气死我了!气得我气都快没了。
外甥:舅舅,没气不要紧的,门口有修车的,你没气就去打一打好了。
外甥;哎呀,我的大肠不见了。
舅舅:大肠在你肚子里,怎么会不见呢?
外甥:大肠不在我肚子里;那是生的,我没偷吃。
舅舅:大肠当然是生的,难道还有长的?
英语:量词单一
汉语:量词丰富,不同事物用不同的量词
一个人
一个狗
我家里有一个狗
一个饭
他手里拿了个饭
一个人
昨天我家里来了一辆人
一条人
前天我家里来了三条人
英语:副词单一
汉语:副词丰富
我从来不学过英语
他的学习成绩一向来没好
闲人未入
油漆勿干
他昨天发烧,今天再发烧了
我没听清楚,你又说一遍
英语:有时态变化
汉语:用“着、了、过”表示时态
他们正吃饭了的时候外面下雨了。
我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以前我几乎每年都得着感冒了。
我正想去操场上跑步过,他在叫我了。
坎坷 坷坎
忌妒 妒忌
喜欢 欢喜
花菜 菜花
……
牛奶 奶牛
蜜蜂 蜂蜜
国王 王国
白雪 雪白
……
汉语的语序变化
昨天我是在公园里见到他的
昨天在公园里我是见到他的
昨天在公园里见到他的是我
我在公园里见到他是昨天
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把教室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教室
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把教室
归纳汉语具有什么特点?《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学案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进行“汉外比较”,使学生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重点是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虚词和语序很重要。
二、知识整合
【解引子】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汉语与外语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析活动】阅读“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完成下面的表格。
活动内容 活动意义
杯子?被子? 比尔买被子被误解
男狗?女狗? 比尔对狗的性别称谓不得体
我给了他一刀? 比尔不会用量词
【讲要点】
1.什么是普通话?
答:
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
答:
3.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什么?语序的变化对句意的表达有何作用?
答:
4.汉语句子中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虚词来表示的,试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答:
【测基础】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就是指普通话。
B.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因为北方话听起来最好听。
C.粤语没有轻声、儿化音之类的现象。
D.普通话也是一种普通的方言。
2.下列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大多数,只不过在日常口语中,单音节词(主要是动词)还较常用。
B.复合构词在其他语言中很少,在汉语中却最多,而且内部的构造类型也多种多样。
C.派生构词,即由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根加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缀构成词,如“老虎”,这种形式在汉语中是非常多见的。
D.现代汉语有着独特的量词。现代汉语在说明事物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词”的说法,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个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
三、考点对接
题型一 识记字音
例题 (2010 山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饯别(jià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数(xiè)
B.扒手(pá) 吱声(zī) 和稀泥(hé) 步履蹒跚(pán)
C.畜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lòu) 扪心自问(mèn)
D.顺遂(suí) 什锦(shí)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
答案:A【解析】B项“和”应读huò,C项“扪”应读mén,D项“遂”应读suì。注意B项中“吱声”为方言词,C项中的“露马脚”的“露”也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
【解题技巧】对于字音的识记,可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转。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义转”的原则,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如“栅”“解”;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畜”;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露”;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吱”在方言“吱声”中或形容小动物的叫声时读zī,记住这两种特殊情况即可。
题型二 语言表达连贯
例题1 按表达要求,改变下面句子的语序,使之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得增减词语)
8月15日,市长是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
(1)以时间为表达中心: 。
(2)以市长为表达中心: 。
答案 (1)市长是8月15日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
(2)8月15日是市长在电视讲话中号召全体市民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指物。
【解析】本题考查语序的重要作用。在题干中,“是”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确实”的意思。因此,改变语序,变动不同的词语,把它放在“是”的后面,则句子强调的重点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表达的意义也随之改变。
【解题技巧】一是要审清题意,把握好问题的要求。二是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如本题中的“是”,表示对后面内容的坚决肯定,重读。因此,“是”后面的内容也就是表达的中心。
例题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顺序:
答案:②⑤③④①
【解析】有的考生在没有准确把握句义,没有认真理清句间关系的情况下,就匆忙答题,导致排出来的顺序不合理,语义不连贯,失去宝贵的分数。其实在这5个句子中,第⑤句的转折是个关键,不难看出①③④应在其后,其中③应紧随其后,④①在③之后。
【解题技巧】平时训练的时候,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对语境的把握关键是注意分清前面的伏笔、接引、铺垫、过渡和后面的照应、总结、归纳。
四、巩固达标
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做现代汉语。
B.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C.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普通话,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D.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只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余都是相同的。
2.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现在大约有5 000多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17种。
C.汉语属于汉语语系。
D.语言因具有“亲属关系”而组成“语系”和“语族”。
3.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执著 结束 妊娠 言简意赅
A.zhuó shù shēn ɡāi
B.zhù shù chén hái
C.zhù sù shēn hái
D.zhuó sù chén ɡāi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恢弘 回书 悔悟 教诲 B.黜免 储藏 雏形 初期
C.芟除 删除 闪烁 善处 D.宿怨 夙愿 溯源 素愿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chàn 颤动 颤抖 颤栗 颤巍巍 B.qiánɡ 强制 倔强 强迫 强弩之末
C.lù 露宿 暴露 露马脚 露头角 D.jǐ 给付 给水 给予 家给户足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股肱(hónɡ) 摇曳(yè) 否极泰来(pǐ) 箪食壶浆(dān)
B.畸形(jī) 斡旋(wò) 虚晃一刀(huǎnɡ) 前倨后恭(jù)
C.标识(zhì) 栖息(qī) 湮没无闻(yān) 时乖运蹇(jiǎn)
D.修葺(qì) 酗酒(xù) 为虎作伥(chānɡ) 众口铄金(shuò)
7.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暮色渐渐地侵进林子里来,________,偶尔有一两点花瓣落在肩上,沁着一点微微的香气,松散着我一天的劳累。
(2)北平郊外,________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的地步。
①风依然轻抚着 ②轻抚着的依然是风 ③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④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填在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哥特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 ,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好像望见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④风景的秀美令人屏息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随之展开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9.将下列句子分别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一定会有收获。 。 , , ,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解引子】①汉语的文字表意是丰富的;②汉语的句子表述是含蓄的;③汉语的文义理解有多向性。
【析活动】①揭示了汉语声调变化的重要性。②揭示了汉语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称谓的问题。人与物的称谓不同,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的称谓也不尽相同,由此说明汉语讲究称谓。③揭示了汉语量词的重要性。
【讲要点】
1.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2.(1)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①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汤(tānɡ)、糖(tánɡ)、躺(tǎnɡ)、烫(tànɡ)”,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②章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①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②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③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例如现代汉语可说“五支笔、三辆汽车”而不能说成“五笔、三汽车”,英语中可说成“five pens、three cars”。汉语的句子表示语气,除了句调外,常常要在句子末尾加上一定的语气词。例如:“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了。”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①词没有形态变化。不像英语的单、复数,进行时和过去时,主格和宾格等要有变化。例如动词加“ inɡ”或“ ed”分别表示进行时、过去时。②虚词重要而丰富。例如“他正在写一封信”“他写了一封信”中的“正在”“了”都是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虚词。③语序的作用重要。例如“老鼠捉猫”和“猫捉老鼠”语序相反,意思也正好相反。
3.汉语语序固定,语序不同,句意不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语序变动,结构意义和关系也随之改变。一般来说,一句话中,某个地方的句子成分发生了变化,则是为了强调变化的部分。例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句中,“空的”的正常语序应在“破碗”前,把它放在后面则是为了强调祥林嫂在年三十都未要到饭,表明鲁镇人的冷漠和麻木。当然,语序变化必须得当,否则就成为病句。
4.汉语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独立的虚词来表示的,不同的虚词表示不同的意义或关系。例如助词“着”“了”“过”分别表示不同的动态,连词“或者”“还是”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
(1)“着”“了”“过”三个动态助词的使用。
①“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如:A.门开着,灯亮着。 B.他的心,鼓着风,张着帆,正向那绿荫蔽天的王国腾飞。
②“了”表示动作或性质已经成为事实。
如:A.上个星期他被表扬了两次。 B.老师想起了那个活泼的学生,不由得笑出了声。
③“过”表示曾经发生的动作或曾经具有的状态。
如:A.他提醒过你,但你一直没放在心上。B.这儿前几天冷过一阵。
(2)“或者”和“还是”都表选择,用在“不管”“无论”一类词后,二者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互换。但“还是”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或者”不能。
如: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学理科还是学文科?
【测基础】
1.C【解析】A项汉语还包括纷繁复杂的方言;B项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是因为北京近千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全国影响最大;D项普通话虽然也是一种方言,但它是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2.C【解析】派生构词在英语等语言中很多见,而在汉语中很少见。
巩固达标
1.D【解析】普通话和方言不只是在语音上有差异,在语法和词汇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2.C【解析】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语族”。
3.A【解析】本题考查对容易读错的读音的识记。“著”是多音字,在“执著”中读zhuó,也写作“执着”,对这类异形同音同义字学生也应该掌握;“束”容易习惯性误读为sù,考查的是对声母“sh”“s”的辨识;“娠”是形声字,容易读半边为chén;“赅”也是形声字,容易受“孩”的声旁影响,而误读成hái。
4.D【解析】都读sù,A项hui,分别是一、二、三、四声;B项chu,分别是四、三、二、一声;C项shɑn,分别为一、一、三、四声。
5.D【解析】A项颤栗zhàn;B项倔强jiànɡ,强迫qiǎnɡ;C项露马脚lòu。
6.A【解析】“股肱”中的“肱”应读“ɡōnɡ”。
7.A【解析】第(1)句从句式协调的角度考虑,前一句“暮色……”和后一句“花瓣……”都是主谓关系,“风依然轻抚着”也是主谓关系;第(2)句从句子的音节和谐的角度考虑,“和”后为较长的句子,有较多的定语,与之较和谐的是“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8.D【解析】①句观察顺序由下而上,更好地衔接下文;接下来“令人屏息”的是风景的美的程度,宜选④;再接下来是“视线”的拓展,⑤比⑥主语更明确。
9.D【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阐述人与书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是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
10.D【解析】“应邀”表示“答应了邀请”,前面加“被”表被动,前后矛盾,语意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