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牛和鹅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牛和鹅》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了,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全文童趣十足,既有故事性,又蕴含着哲理。第5——12自然段是重点部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和作者的极度恐慌的心情。第13——15自然段则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问题可以换个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对比手法,表现在一是牛和鹅的对比,二是作者和鹅的对比,三是作者和金奎叔的对比。
关注作者:任大霖 男,(1929-1995),浙江萧山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47年考入浙江省杭州师范学校,开始业余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53年调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过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和《少年文艺》主编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证书,1994年获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童年时代的朋友》,短篇小说《蟋蟀》、《秀娟姑娘》等。《蟋蟀》、《莉莉和她的三个妈妈》、《老法师的绝招》被拍成了电视剧。
关注批注式阅读方法:课文呈现了五处批注,角度不同。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梳理出作批注的不同角度,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课文作批注,并结合批注深层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
关注字词:不常用:昏乱 平白
四字词语:一摇一摆 摇摇摆摆 无缘无故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如何进行批注的微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古诗,大家读读,分别是写的什么动物?
2.教师提问:这是诗人王安石眼中的牛和李郢眼中的鹅,在你眼中,它们是怎样的?
预设:牛无私奋献,勤劳能干;鹅是自由自在的。
3.教师揭示课题:这是两种完全没有共同点的动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任大霖却以此为题,文章会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教师板书课题:18 牛和鹅,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以古诗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训练了学生提取文本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2.与同桌交流学习不理解的字词。
3.全班学习,检查掌握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读生词
指名说一说怎么记住“瓶”和“凭”。
教师重点指导:辨别 “吁”在两个词语里的不同发音,指出“吁”是多音字;再读读课文中三个这样的拟声词。
教师提问:“膊”是几声?指名读一读。
再指名读读词语“胳膊”,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重点指导:读错的字,请其他同学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4)同桌一起读课文,轮流一人读一段,互相检查评价,读的准确给3颗星,读的流利给2颗星。
4.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指导:观察这些字的有什么规律吗?怎么能写好看?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除了“顽”字左右同宽,其他都是左窄右宽。
教师提问:顽字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预设:竖弯钩变竖提。
教师范写,同时学生书空跟写:
捶,强调右半部分的四个横之间的距离要均等。
掐,引导注意“臼”的笔顺
概,木字旁要比右边的既字写得略长一些,既字两部分要相互穿插避让,左半部分要适当缩小,右半部分的撇画舒展,穿插到左半部分之下。
(2)观察这几个字,又该怎么写才好看?
预设:上下结构,上面写的略长些,下面写的矮一些,惹的心字底、凭的几字底要宽一点,托住上半部分。
教师范写:
甚:其写的长一些,注意里面是两横。
(3)学生练习写字。
每个字写2-3遍:捶、掐、概、甚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一开始“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为什么?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不怕 怕 追 改变态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尝试用“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认识批注,初学方法
1.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呈现的形式有点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2.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把读者在读文章时写下的这些文字,叫做“批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批注呢?我们来看个小微课:
3.小组学习,浏览课文找找文中有几处批注,研究研究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
4.小组汇报,老师总结并板书:疑问 体会 启示 写法
(设计意图:微课的形式介绍批注的方法,简洁明了,学生容易掌握。通过小组学习交流,突破本节课重点,对批注式阅读的角度认识更全面清晰。)
五、课后作业
书写本课没有写的生字,写会、写好看
六、板书设计
18 牛 和 鹅
不
怕 怕 追
“我”
改变态度
疑问 体会 启示 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2.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方法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牛和鹅》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习了批注,谁能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教师随机板书:批注 疑问 体会 启示 写法
你们觉得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批注吗?
预设:解释、补充、联想、人物评价……
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仿照课文批注的示例,自己也尝试着给文章作批注吧。
二、尝试批注,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
2.汇报交流
预设:(1)从体会的角度批注的,“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通过动作体会出了作者见到鹅时恐惧的心情。
教师板书:恐惧
学生交流完第5自然段后,教师指导朗读:“我们”见到鹅的表现和鹅见到“我们”的表现形成的显明的对比,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2)从体会的角度批注的,“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通过写“我”的动作、神态的词语,感受到作者特别的紧张、害怕。
(3)从体会的角度批注的,“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通过神态、心理、语言等描写,体会到作者惊恐万分的心情。
学生交流完第6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吓得都记不清当时的情形了,可见作者真的是吓得昏乱了,谁来读读这一段,试着把当时作者惊慌失措的心情读出来。
(4)从启示的角度批注的:从金奎叔叔说的话受到启发:人不能像鹅那样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5)从启示的角度批注的:通过“我”对牛和鹅看法和态度的变化受到启发:看问题时可以换个角度,也许就会不一样。
(6)从写法的角度批注的,“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爬、一摇一摆、伸长、扑打” 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作者眼中的鹅很可怕。
(7)从疑问的角度批注的: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教师引导:学完课文,受到了这么多启示,在刚才的交流中,有哪些批注的角度或体会是你没有考虑到的,你现在觉得很赞同,或者又有了新的想法,都可以补充整理到自己的批注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充分的交流,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同时,结合学生的批注,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心情,赏析写作特点,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水到渠成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三、阅读链接,练习批注
1.学生练习批注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用刚学的批注方法,对这个片断进行批注,尽量从不同角度去批注。
2.全班交流,说说是从哪个角度进行了怎样批注。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继续进行批注,对批注的方法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批注的熟练运用能力,加强学生批注的意识和习惯。)
四、小结收获,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感受到了人鹅大战的精彩,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批注式阅读真是个好方法。
2.拓展名人的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多名人在阅读时也都喜欢用这种方法,这是鲁迅先生的批注、毛主席的批注、著名的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
以后我们读文章,读大部头的书籍,也可以随时写批注,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五、板书设计
18 牛和鹅
疑问
体会 恐惧
批注 启示 不以大欺小 换个角度看问题
写法 动作 神态 语言 对比
……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批注,了解批注在不同角度,在阅读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在教学设计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学习批注,所以设计了以微课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批注,讲解批注的窍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能紧扣语文要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不同角度作批注,老师结合学生的批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心情,明析文章蕴含的道理,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等,学习过程体现了合作学习,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理解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学生作的批注又很多,为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条理,在交流汇报的时候,采取了根据批注的角度归类交流,首先从学生觉得比较简单的体会的角度开始,以解决学生最初对文章的疑问结束,避免杂乱想说到哪就说到哪的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