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7 故事二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7 故事二则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0 15: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故事二则
【课前解析】
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关注原著:
《扁鹊治病》原文见《韩非子·喻老》。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在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傲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
关注主要人物:
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今雄县鄚州镇)人。扁鹊曾居住在中丘(内丘)蓬鹊山(蓬山、鹊山的通称)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于鹄诗《秦越人洞中咏》有记),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
蔡桓侯(?— 公元前695年),姓姬名封人,华夏族,他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蔡桓侯为蔡宣侯的儿子,承袭蔡宣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5年,共20年。
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为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出自《列子·汤问》。
飞卫,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邯郸的著名神射手,被尊称为“不射之射”。飞卫教授神箭技艺的故事记载于《列子·汤问》中,现是语文教材中的一课。相传飞卫是即后羿之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关注复述课文的方法:
故事主要情节部分记叙顺序基本相同。《扁鹊治病》中,扁鹊与蔡桓侯的前三次相见,都是按“指出病在何处—蔡桓侯的态度—扁鹊告退”的顺序来写的。《纪昌学射》中的两次练眼中的两次练眼力,都是先写“纪昌拜见飞卫”,再写“飞卫提要求”,接着写“纪昌如何练眼力”,最后写“练眼力的结果”。除此之外,故事很有条理,抓住表示事情先后发展循序的词句。主要信息不遗漏,任务对话要转述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
【教学目标】  
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纪”。
2.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拜、侯、肤、剂、髓”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
抓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课文。
回顾学法,整体感知
教师谈话导入:回顾《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简要复述课文。
预设1: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预设2:抓住主要内容
预设3:省略无关内容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仍然是学习复述课文,学生在上一课《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复述的方法,本环节就是回顾所学简要复述故事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复述做好准备。)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二则》中的第一则《扁鹊治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今天我们就尝试复述扁鹊的故事。
默读课文,提取关键语句。
教师引导:同学们,想要复述好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的障碍。
出示生词:拜见、蔡桓侯、皮肤、几济汤药、骨髓、目标
小组代表读词语,相互正音。
教师强调:侯与候的字形区分开。联系课文,理解“侯”在本文中指诸侯国国君。“髓”借助形旁表义来识记。
出示生词:多音字“扎”
2.教师引导: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如果你是扁鹊的助手,现在需要你整理扁鹊为蔡桓候诊断病情的病历,你能按照如下的要求完成梳理,填写病历表吗?请你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提取关键语句。
学生拿出学习单,先默读课文,再填表格。
3.小组合作学习,完善信息。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发现故事的规律。如:随着时间的流逝,蔡桓侯的病情逐渐加重。
(设计意图:在本篇课文中,学生通过默读,聚焦文本,独立思考,找出文中的重要信息,明白复述课文的必要因素,为后面有效地进行简单复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复述《扁鹊治病》。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己练习简要复述故事。
学生练习简要复述故事。
教师引导: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表示蔡桓侯病情逐渐加重的词句不要省略。
同桌练习互相复述故事。
交流展示。提醒学生注意听:是否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复述;故事的主要信息是否遗漏。
师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复述的评议指导。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创设情境:蔡桓侯最终病死了,他在临终时,回顾自己的这段生病历程,他会对身边的人说什么呢?请你口头拟一份“蔡桓侯临终遗言”,把他得到的教训告知世人。
2.全班交流
五、作业:
试着把《扁鹊治病》改编成剧本,在小组内演一演《扁鹊治病》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激发学生从潜意识里明白故事的道理。)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129095546355
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简要复述 主要信息不遗漏
人物对话要转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标”字,读准多音字“纪”。
2. 抓住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课文。
一、复习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历史名人故事《扁鹊治病》,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历史人物故事《纪昌学射》(板书课题)
教师提示:课题中的“纪”读三声,表示姓氏。齐读课题两遍。
二、默读课文,完成任务单
1.出示任务单。
教师引导:纪昌能成为射箭的顶级高手,让我们佩服又羡慕。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成功的秘诀吧。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纪昌的学习记录
时间
飞卫的要求
怎样练习
取得的成绩
开始练习
两年以后
练到后来
全班交流。
三、练习复述
1.小组内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练习复述《纪昌学射》,以“话说纪昌”这句话为开头,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也可以小组成员进行接龙讲述。
2.引导学生根据标准及时进行评价复述。
四、领悟道理
1.纪昌最终成为了射箭高手,他的求学经历,也给大伙儿带来了思考。说说纪昌成功的原因。
2.全班交流。
预设1:纪昌非常刻苦。
预设2:纪昌很有毅力,能坚持不懈。
预设3:老师教得好。
请说得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上纪昌品质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简单的复述课文,是本节课得教学重点,但通过复述故事来说明道理才是根本目的。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把自己悟到的人物品质写在黑板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标”这个字。用“标”组词。
复述课文前,首先默读课文,给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句做上( );然后找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开始复述;复述时要注意是不是符合( )。希望每位同学的复述都能( )。
五、作业: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勤奋 刻苦 坚持不懈…
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傲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故事的道理不难理解,但如何抓住关键信息,进行简要复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为了让学生厘清思路,按照时间顺序,不遗漏主要信息进行简要复述。我设计了情境教学,让学生化身为扁鹊助手,来整理看病记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梳理。填写记录表的过程,也是对重点信息的筛选过程。完成记录表后,再组织学生,根据所填内容进行简要复述。思路清晰,基本上能够达到按时间顺序,重要信息不遗漏这两项要求。借助看病记录单来学习如何简要复述,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减少了学生复述的障碍。也通过表格填写,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对信息进行筛选。
《纪昌学射》,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仍然借助表格来帮助学生梳理内容,为简要复述扫清障碍。有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复述还是很准确的。但在对于纪昌为何能够取得成功时,学生思考就比较片面。都只看到了纪昌的努力,而忽略了飞卫这名老师的功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牵的比较多,在一系列追问下,学生才明白,他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站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是学生本节课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