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优化教案《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优化教案《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3 22:48:47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
结构关系图
句 子
(结构)
单句
复句
主谓句
非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非主谓句
动词非主谓句
形容词非主谓句
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
联合关系
并列、选择、递进连贯、解说
因果、目的、转折
条件、假设、让步
主从关系
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主谓句:主谓短语带上一定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主语+谓语)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
成。(包括无主句和独词句。)
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
相对独立的单句(分句)组成的复杂
句子。根据分句间不同的事理关系可
分为联合关系复句和主从关系复句。
资料链接
复句与单句的质的区别,就在于:分析复句的构成,直接得到的是甲分句与乙分句,而分析单句的构成,直接得到的是甲句子成分与乙句子成分。
比较:“山川明丽,景色迷人。”和“山川景色,明丽迷人。”前一句,第一次切分,得到的是:“山川明丽|景色迷人。”“山川明丽”也好,“景色迷人”也好,它们都是分句,相互之间不是“甲句子成分+乙句子成分”的关系。这是个复句。后一例,第一次切分,得到的是:“山川景色|明丽迷人。”“山川景色”是“明丽迷人”的陈述对象,是主语,反过来说,“明丽迷人”是对“山川景色”加以陈述,是谓语,它们相互之间是“主语+谓语”的关系,这是个单句。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凭着他的求生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
他们手拉着手,穿过了树林。
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我相信,灾难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意志,而且给了我们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战争有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你看,这些苹果都烂了。
至于这一回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
我们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公仆。
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没有语言的记忆,也就没有语言的积累。
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我要用眼睛去看秋天,用感受去写秋天。
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短句
长句
说“长”道“短”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采用复句形式,层层递进地描写了“我”见到祥林嫂时视线的运动变化,每一个视线的焦点上都有“我”心中的震惊。从而突出祥林嫂在封建礼教迫害下悲惨的生活境况,增强表达效果。
单复句的转换
长单句改复句。(课后练习一⑤)
复句改长单句。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
《星光大道》给业余歌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2007年度总决赛在中央三台播放,时间是2008年1月1日至7日。
他们都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给业余歌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的《星光大道》2007年度总决赛于2008年1月7日在中央三台播放。
将下面几个短句改成一个复句。改后的句子要强调反面意见的重要性。
①要了解反面意见。 ②要了解正面意见。
③能启发我们把问题想得更全面。
④避免片面性。
要了解正面意见,但更要了解反面意见,因为反面意见能启发我们把问题想得更全面,(从而)避免片面性。
复句的结构关系
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探测。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要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中起革命变化。
凉风,即使一点点,也给人们许多希望。
无论环境多么复杂,我们都应该站稳立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你再说谎,就没有人相信你了。
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他们穿过森林,翻过大山,找到了肥沃田地。
找出下列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如果去掉这些关联词,句子有什么变化?
①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③与其建这么个没有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
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⑤可惜师伯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
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能去关联词,且句意不变:② ⑥
去关联词句子成立,但原意改变的:① ④
不能去关联词:③ ⑤
关联词的作用
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移山》
尽管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是为了“红颜”这一事实还有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雄关被出卖而不攻自破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教训。
“虽然”表示让步,对所在从句的意思起冲淡、减弱作用,表示了愚公对高山的蔑视和移山的信心,因此这对关联词不能去。
①“尽管……但”这组关联词不能同时去掉。可以去掉任意一个而保留另一个,但去掉后其原来所在分句就会失去强调意味。
②“既……也”可以全部去掉,或单独去掉“既”,但“也”不能单独去掉。
改一改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但是我赞美白杨树。
贝壳很小,所以非常坚硬和精致。
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甚至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大海里,然后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如果把遥感仪器装在人造卫星里,所以人造卫星就成了遥感卫星。
尽管气温很高,我们于是在教室认真自习。
因为你有三头六臂,我们也不会被吓倒。
不管我们取得多大成绩,但是不能骄傲。
关联词语——小心使用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 桥要造得高, 路也要跟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也要迁就桥。

复杂句子的“装配图”——分析复句结构层次
步骤:
确定分句的数目和界限。(用①②……标好)
确定各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①重视关联词:关联词是复句中重要的语法标志,
有助于理清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和
语义关系。
②划好第一层:仔细分析各分句的意义和分句之间
的关系,确定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
次,用单竖线(“|”)将第一个
层次切分开;并确定结构关系。
划分其余层次,确定每一层关系。
多重复句划分1
有些大学生只有当月末囊空如洗时,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为,惟有家书才能“抵万金”。
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让它充满芬芳。  
①大学生只有当月末囊空如洗时,||(条件)②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果)③因为,惟有家书才能“抵万金”。
①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假设)②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果)③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连贯)④让它充满芬芳。
多重复句划分2
无论是在超市购物,还是到个体摊位买东西,货物清一色都是韩国商品,并且绝无假货,卖假货的一旦被查出来,当事者会被依法治得倾家荡产。
如果我放了他,就表示我不是英雄,但杀了他,纵然是英雄,也只是个度量狭小的英雄。  
①无论是在超市购物,|||(选择)②还是到个体摊位买东西,||(条件)③货物清一色都是韩国商品,|||(递进)④并且绝无假货,|(因果)⑤卖假货的一旦被查出来,||(条件)⑥当事者会被依法治得倾家荡产。
①如果我放了他,||(假设)②就表示我不是英雄,|(转折)③但杀了他,||(假设)④纵然是英雄,|||(让步)⑤也只是个度量狭小的英雄。
多重复句划分3
小孩子只有当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并受到不正确的对待,如训斥、责骂、体罚时,才有可能撒谎;然而这也仅仅是有撒谎的可能,是否真的撒谎,看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大人对他的态度等。
我非常尴尬地呆在一边,想说点什么,或者是反驳,或者是解释,可是到底英语不是母语,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卡了壳,最后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
①小孩子只有当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并受到不正确的对待,如训斥、责骂、体罚时,||(条件)②才有可能撒谎;|(转折)③然而这也仅仅是有撒谎的可能,||(因果)④是否真的撒谎,|||(条件)⑤看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列)⑥看大人对他的态度等。
①我非常尴尬地呆在一边,||(连贯)②想说点什么,|||(解说)③或者是反驳,||||(选择)④或者是解释,|(转折)⑤可是到底英语不是母语,|||(因果)⑥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卡了壳,||(因果)⑦最后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
完成课后练习二
多重复句划分4
①那女人虽然是山里人模样,|(转折)②然而应酬很从容,||(并列)③说话也能干,|||(连贯)④寒暄之后,就赔罪,||||(连贯)⑤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妇回家去,|||||(因果)⑥因为开春事务忙,|||||||(并列)⑦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因果)⑧人手不够了。
下列各句中,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兵刃、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B、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兵刃,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C、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他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兵刃,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D、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兵刃,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B《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能够判断复句内分句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四句话连接起来:(幻灯显示)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她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学生写道:虽然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可她还是瘫痪了。
有一个学生写得更过分: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后两位同学的答案非常好笑,但是这两句话的关联词运用都没有错误,它是错在分句的组合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对一个复句,从语言运用角度去思考,我们不仅要判断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正确、得当,而且要分析复杂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和组合关系是否合乎逻辑。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复句的知识。
二、判断单复句
(一) 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单复句练习。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单句 )
2、这副对联知道的人颇少,有介绍的 必要。 (复句)
3、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 (复句)
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 (单句)
(二)明确单复句概念
1、单句概念
单句就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只是一个主谓结构,但充当句子中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也是主谓结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还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
如:我听说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我听说”的宾语“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是一个主谓结构。
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不止一个主谓结构,其中任何一个主谓结构也不是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但这些主谓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书面上没有标点符号),也就是说这几个主谓结构说的差不多就是连续发生的同一件事。
如:老师鼓励我考大学。
句子=老师鼓励我+(我)考大学
我下了课去图书馆。
句子=我下课+(我)去图书馆
2、复句概念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的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
练习:判断单复句
(1)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单句)
(2)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复句)
(3)因为他今天有病所以没去上班。 (复句)
3、如何区分单复句
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如:我请假去看病。 (单句)
我请假,去看病。 (复句)
③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4、小试身手:辨别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复句)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单句)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单句)
(4)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单句)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复句)
(6)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 (单句)
(7)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对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句)
(8)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单句)
(9)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单句)
(10)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复句)
三、复句的类型
复句分联合关系和主从关系两种。(详见书本85页)
1、联合关系的复句:
并列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连贯复句、解说复句。
2、主从关系的复句:
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让步复句。
3、关联词是复句的黏合剂(复句关联词详见书本86页)
活动: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复句的结构关系。
(1)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假设关系)
(2)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
(3)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选择关系)
(4)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递进关系)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转折关系)
(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
这些复句都只有一个结构层次和一种结构关系。其中(1)、(5)、(6)三句只有一个单用的关联词;(2)、(3)、(4)三句则有两个成对配合使用的关联词。
活动:上面句子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
根据这种情况,上面这些句子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2)、(6)句可以去掉关联词,而且不改变句意。比较:
(2)迟大冰漫无目的地走着,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
(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也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
第二组,(1)、(4)句去掉关联词后句子仍然成立,但是原意改变了。比较:
(1)南朝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因果关系)
(4)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能解你体内之毒。 (并列关系)
第三组,(3)、(5)句不能去掉关联词:(5)句去掉关联词后只能读成假设关系的复句,但是却与原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3)句去掉关联词,表达不出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联系,句子变得完全不成立了。比较:
(3)建这么个没用的碑,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小结: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清楚地显示出来,因此,在组织复句时一定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4、指出下列复句类型
(1)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并列复句)
(2)学习既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
(并列复句)
(3)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转折复句)
(4)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须抛弃单就“外经贸论”的传统思路。
(目的复句)
(5)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选择复句)
(6)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山上的积雪就会融化。
(假设复句)
(7)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
(让步复句)
(8)说实在的,我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也不想去搞懂它。
(递进复句)
(9)既然他处处为集体着想,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因果复句)
(10)多一点翻译的技能还在其次,更主要的,还是受一点美英华文化的熏陶。
(递进复句)
(11)他宁可少睡些,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选择复句)
(12)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17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
(假设复句)
(13)他们今天是来开会,还是来参观呢?
(选择复句)
(14)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视察工作的。
(并列复句)
(15)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
(承接复句)
5、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
这两种复句中的大部分句子容易区分,但也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并列复句中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表述的类型(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有学生易混同于选择复句中的一种没有取舍的情况(常用的关联词为“不是……就是……”)。例如“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辨别这两种复句:
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两类复句的关联词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其关联词的后部分),分析其异同点。
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引人注意,意思是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2)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虽然这两种复句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因果复句中表推论因果关系的情况(常用“既然……就……”来表示),有些学生易混同于并列复句中的“既……又……”的情况。例如:“既然我们是学生,我们就要认真读好书。”这个复句本来是因果复句,但有些学生判断为并列复句。
辨清这两种情况的方法有二:
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表推论的因果复句中的“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意思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而并列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
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3)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
这两种复句由于在某种情况下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如(1)“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2)“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被固定下来。”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例(1)是假设复句,例(2)又是条件复句。
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
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的(如“假如”、“假若”、“若是”、“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只有”意思相近的(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复句。
第二,根据句子感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4)并列复句和递进复句。
并列复句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的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
常用的关联词有“也”“又”“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递进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尚且……何况……”等。例如:
①那雨却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
②对于叔叔回国这件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③老旦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5)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让步,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四、多重复句
(一)分析复句(多重)的方法步骤:
先读懂整个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是基础。
步骤:
1、确定分句的数目和界限。
综观整个多层复句,确定分句的数目,明确分句之间的界限。   
即使进了养老院,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尽情享受。
这个多层复句由以下5个分句组成:
   即使进了养老院,
   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
   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
   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
尽情享受。
2、找出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重要的语法标志。
  分析多层复句时,关联词语有助于理清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尤其是合用的关联词语一般都出现在同一个结构层次中。
  例如:即使进了养老院,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尽情享受。
  这个多层复句中出现的关联词语依次是“即使”、“也”、“而且”。
3、划分第一个层次
在确定分句和关联词语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各分句的意义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找到全句语义关系最松散的结合点,以此确定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用单竖线(“|”)将第一个层次切分开;并根据前后关联词语和前后分句的意义,确定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例如:即使进了养老院,|(让步假设)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尽情享受。
根据合用的关联词语“即使”和“也”,并参考分句之间的意义,可以判断该复句第一个层次是让步假设关系。
4、划分其余层次
划分好第一个层次后,再分析前后两个部分的结构关系,看它们是不是还可以分析出分句形式来。
  如果不是一个分句,还要重复以前的步骤,划分出第二层次。在第二层次的结合处用双竖线切分开,并注明结构关系。这样一直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组成部分都是最小单句形式的分句为止。
  即使进了养老院,|(让步假设)也可能有一个两老无猜的美好收获,|||(递进)而且没有青壮年时期的诸事缠身,||(因果)你可以如童年一般朝夕牵手,|||(并列)尽情享受。
  第二个层次是因果关系,第三个层次分别是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
(二)多层复句分析举例
1、二层复句
①孩子们常常听着一种美妙的声音入睡:|(解说)那不是马蹄碰撞石头的声音,||(并列)而是一种多情的、引人入胜的声音。
②大学生只有当月末囊空如洗时,||(条件)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果)因为,惟有家书才能“抵万金”。
③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假设)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果)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连贯)让它充满芬芳。
④如果你失去了太阳,||/(假设)你还有星光的照耀,|| (并列)失去了金钱,||/(假设)还会得到友情,|(并列)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吻。
2、三层复句
①由于叙述得很详细,||(递进)而且有许多细节的描写和形容,|(因果)以致专案组中有的善良人都为之感动,||(因果)觉得他确实是一个老实人,|||(递进)还是一位善于“形象思维”的艺术家。
②无论是在超市购物,|||(选择)还是到个体摊位买东西,||(条件)货物清一色都是韩国商品,|||(递进)并且绝无假货,|(因果)卖假货的一旦被查出来,||(条件)当事者会被依法治得倾家荡产。  
③如果我放了他,||(假设)就表示我不是英雄,|(转折)但杀了他,||(假设)纵然是英雄,|||(让步)也只是个度量狭小的英雄。
④他们到我这里来,||(因果)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实在是无聊,|||(并列)没地方可去,|(并列)我之所以容纳他们,||(因果)只不过是想赶走这屋子里的冰凉和寂寞罢了。
⑤我并不信教,|(转折) 但是苦于找不到意大利语的老师,|||(因果)也只能从当教徒入手,||(目的) 以便接近神父,|||(目的)获得学意大利语的机会。
⑥如果所有的房屋都设有暖气,||(假设)人们便不会对温暖心生感激,|(并列)而假如你从寒风凛冽的野外行乞归来,|||(连贯)能有一束点燃的取暖柴薪,||(假设)你一定会被这难得的温暖所感动。
3、四层复句
①小孩子只有当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并受到不正确的对待,如训斥、责骂、体罚时,||(条件)才有可能撒谎;|(转折)然而这也仅仅是有撒谎的可能,||(因果)是否真的撒谎,|||(条件)看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列)看大人对他的态度等。
②在公司早期几次最艰难的时候,老董事长总是召集全体员工开会,|(连贯)虽然不是声泪俱下,||(转折)也是认认真真:|(解说)要么咱们搞到钱,||||(假设)大家做下去;|||(选择)要么咱们就关门,||||(连贯)大家一起开路。
③我非常尴尬地呆在一边,||(连贯)想说点什么,|||(解说)或者是反驳,||||(选择)或者是解释,|(转折)可是到底英语不是母语,|||(因果)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卡了壳,||(因果)最后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
④我们无论认识什么事物,||(条件)都必须全面地看,|||(解说)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递进)而且要看到它的反面,|(条件)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
五、演练
1、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B、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
C、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就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D、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明确:选C。“只有”和“就”不搭配。“只有”和“才”搭配使用,“只要”和“就”搭配使用。
2、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二十年的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明确:“他”为陈述的主体(主语)改写成:
在这荒山野岭上,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
“森林”为陈述的主体(主语),改写成:
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靠自己的双手,在荒山野岭上奇迹般的创造出来的。
如丝细雨中,这一大片土地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荒山野岭上奇迹般创造出来的森林,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3、完成书本86页小试身手一、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