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1: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流程:
创景导入
师: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已经熟悉了非负数的乘法运算,例如:2×3=6,6×=4···等,现在,我们学习了负数,有理数范围内的乘法应该怎样运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自主学习
1、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3)渗透分类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观察、类比学习的能力。
2.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29页到31页,并做好相关笔记
(1)由小学数学知识
5+5+5
=(
)×(
)=(
),类似(-5)+
(-5)
+
(-5
)
=(
)×(
)=(
)
(2)有理数乘法法则有几条?它们各有何特点?
二、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两个有理数相乘时的乘法法则
(一)合作探究一
如图,有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上的一点O。
(1)如果这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那么向左爬行2cm应该记为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该记为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从O点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的

cm处?
可列等式表示为:
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从O点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点O的

cm处?
可列等式表示为:
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处,3分钟前它在点O的

cm处?
可列等式表示为:
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处,3分钟前它在点O


cm处?
可列等式表示为:
问题五: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0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列等式表示为:
问题六: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0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列等式表示为:
【思
考】观察上面六个等式,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3)当一个数与0相乘时,结果有什么特征?
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2.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完成探究卡上的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自的探究成果,分析和比较各成员结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做好记录.
4.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小组讨论结果.
5.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探究情况进行总结补充.
(1)向右爬行为正,则向左爬行应记为负;3分钟后记为正,则3分钟后应记为负。
(2)①2×3=6;②(-2)×(-3)=6;③2×(-3)=-6;④(-2)×3=-6;⑤2×0=0;⑥0×(-3)=0.
6.教师引导分析
师:根据我们所得到的式子,分别有哪些类别呢?(引导学生从等号左边式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分为同号两数相乘、异号两数相乘、一个数与0相乘。)根据它们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猜想?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7.归纳总结
师:我们发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呈现出这样的规律: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这就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任何有理数与0相乘都得0.
(二)合作探究二
【例】计算:
8×(-5)
解:原式=-(8×5)=40
师:结合法则,在运算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一般遵循这样的步骤: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
(三)合作探究三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交流,总结,我们知道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你能灵活运法则快速进行计算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计算
(1)(-6)×7
(2)(-3)×(-7)
(3)
(4)(-0.57)×0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乘法法则迅速在练习本上进行解答,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格式.
2.教师巡视,及时对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3.选取一名格式规范,解答正确的学生答案进行展示,规范全班同学的格式和答案.
【解答过程】
解:(1)原式=-(67)=-42
(2)原式=37=21
(3)原式==
(4)原式=0
四、巩固训练
计算下列各题:
(1)15×(-6);
(2)(-6)×(-4)
(3)(-0.8)×(-1);
(4)(-3)×(-)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步骤,你都学会了吗?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