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
课时:一课时
课型: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赏析管弦乐曲《剪彩比尔卡》和掌握波尔卡的曲式结构及特点。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情操。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剪彩波尔卡》的学习,了解波尔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分段分析《剪彩波尔卡》的特点,掌握作品每个主题的强弱、节奏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剪彩波尔卡》,掌握波尔卡的曲式结构和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剪彩波尔卡》的段落分析,分辨出每段主题的旋律及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对波尔卡进行简单的介绍,初次介绍二拍子和三段体的概念。
介绍《剪彩波尔卡》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爱德华·斯特劳斯,让学生对作品拥有画面感。
谈谈对波尔卡的了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到波尔卡的学习中
教 学 过 程
分引子、主题A、主题B、再现主题A四个部分听作品,分段提问,从音乐的节奏、强弱对比带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和波尔卡ABA三段体结构和二拍子的特点:
引子:从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想象到什么场景?
主题A: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由弱到强,表现了什么?
由慢到快的音乐造成了什么效果?听辨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主题B:情绪有什么变化?分析音乐的跳音对音乐情绪的表现有何作用?
再现主题A:与主题A相比有什么变化?
完整聆听《剪彩波尔卡》,再一次回顾作品的特点与结构。
在聆听《剪彩波尔卡》的过程中,分析和判断出作品使用的乐器和每乐段表达的情绪,能对主题A和主题B 有一定的分辨,对波尔卡ABA三段体结构和二拍子有初步了解。
对《剪彩波尔卡》进行作品的分析并学习波尔卡三段体的乐曲曲式和节拍特点。
拓 展
观看波尔卡双人舞视频,了解波尔卡的起源。
用双手代替脚,感受波尔卡基本舞步。
把学到的基本舞步套入《剪彩波尔卡》中。
听一下其它相似的波尔卡作品。
对波尔卡舞步有基本了解
以单双行为小组进行舞步的练习。
感受其他波尔卡作品的特点。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波尔卡的节拍特点。
本 课 结 语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的学习,你了解到波尔卡什么特点?
一般为ABA三段体结构,
多数为二拍子,
起源于捷克民间舞蹈。
学生总结,谈体会
结束本课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