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夺锦》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鉴赏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作品聆听,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发现音乐中蕴含的人性的真善美。本课将紧紧围绕《赛龙夺锦》这首乐曲所传达的情感内涵,以及音乐体裁、人文环境等审美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以审美为核心,立足作品独特的音乐语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广东音乐地域文化的美感,了解岭南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增强他们对龙舟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音乐作品情感体验中了解岭南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增强他们对岭南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
(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对东莞龙舟活动历史以及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对故乡东莞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并通过分析和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广东音乐的起源、主要乐器及演奏形式等音乐知识。
(2)通过作品欣赏,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色及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赛龙夺锦》这首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取材于广东五月端午龙舟赛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广东音乐,也是广东音乐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也已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对所欣赏的乐曲有较深的感受,进而进行思考和探索。老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并发挥通感的作用,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熟唱乐曲引子部分旋律,以及第一、第二主题音乐。
(2)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引领学生体现音乐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感受乐曲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和广东音乐的风格。
(2)通过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和描述所表达的紧张、激烈、欢腾热闹的赛龙舟场面,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钢琴 多媒体课件 长麻绳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环
节
新
课
教
授
新
课
教
授
新
课
教
授
实
践
活
动
深
入
感
受
新
内
容
总
结
拓
展
延
伸
课
堂
小
结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儿歌,大家仔细听听这首粤语儿歌表现了什么?歌曲情绪怎么样?再仔细瞧瞧视频里孩子们的动作、表情怎么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视频表现的是赛龙舟欢快热闹、引人入胜的比赛场景。同学们知道,龙舟比赛的由来吗?
师: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所以,每逢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都要在江河或是大湖里赛龙舟。
师:大家知道吗?赛龙舟的传统在我们广东也是非常盛行的,请看,一场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马上开始了:(播放以《赛龙夺锦》为背景音乐的龙舟比赛片段视频)
师:刚才视频中的乐曲叫《赛龙夺锦》,是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的代表作,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是一首带引子和尾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广东音乐,描写了赛龙舟前的紧张准备——赛龙舟时的你追我赶、团结进取——胜利后的欢腾喜悦,形象地描绘出了端午广东民间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师: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表示比赛开始
2 1 3 5 | 6- - -
| 2 6 4 3| 5- - -|
师讲解:《赛龙夺锦》的引子乐句采用了粤剧武将登台亮相时的音调,充满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龙舟比赛中鼓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我们不妨一边“打鼓”一边再来唱一唱引子部分吧。(出示打击方法)
师:同学们,既然《赛龙夺锦》的引子乐句采用了粤剧武将登台亮相时的音调,那让我们加入粤语歌词来唱一唱可好?请大家来思考一下引子这里加上什么粤语歌词去表现比较恰当?
师:分析总结同学们的填词,并范唱自己填的粤语歌词——
2 1 3 5 | 6- - -
快 嚟 认 个 位,
2 6 4 3 | 5- - -|
龙 舟 马 上 赛。
师:同学们,引子部分熟悉以后,让我们来欣赏第一音乐主题。请同学们再一次把课本卷起来,这一次书本摇身一变,变成了船桨。第一音乐主题要注意的是弱起节奏,让我们双手握“桨”,弱起的地方03 刚好就是我们握桨往前伸的时间,让我们一边“划船”一边唱第一主题音乐。
师:第二主题的音乐节奏与第一主题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节奏比较舒缓。
师:同学们再来听听这一段
1 2 3 5 3 5 1 2 |1 2 1 2 3 5 3 5……
思考:
这一段表现了什么?音乐节奏有什么特点?
7 6 4 3 |5— — — |这一句的变化又让大家想想出了怎样的画面?
师:完整欣赏《赛龙夺锦》(画面是龙舟竞渡场景)
请同学们边听边仔细观察龙船上除了有划桨的队员,还有些什么人员?
师: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龙舟上还有鼓手和指挥员。那他们在比赛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的位置是可有可无的吗?
同学们先不用着急回答,我们先来进行一场小型的拔河比赛,比赛完我们再来回答。
第一轮:老师喊口令后开始比赛,双方及其啦啦队都不能发出声音。
第二轮:之前落后的一方有规律喊“123,123,123…”,而胜出的一方则喊“12,123,1234,12345……”
老师分别采访两队同学,让他们谈谈没有口号、有短促有力的规律性强的口号,以及规律性不强的口号的感受,并进行分析这些情况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总结指出龙舟比赛也和拔河比赛、二人三足比赛等比
赛一样,获胜的关键除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外,还要统一运动节奏,动作一致劲儿在同一个点往一处使。
师:最后,请大家再一次欣赏《赛龙夺锦》(乐队演奏视频)
广东音乐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或琵琶),称为“三架头”,又称“软弓”;再加上洞箫和椰胡,称为“五架头”或“软弓五架头”。目前,“软弓五架头”五人组合是舞台演出广东音乐的最基本形式。乐曲由引子开始,接着是乐曲的主题,逐渐活跃,表现了龙舟竞发,生气勃勃的景象,情绪逐渐热烈,并加进了打击乐,刻画了龙舟在水上前进的形象;随后速度进一步加快,节奏多变,犹如龙舟你追我赶,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吹响唢呐象征比赛结束,结尾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表现了龙舟在碧波上自由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师:同学们知道吗?东莞是著名的龙舟之乡,在东莞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2011年“东莞赛龙舟”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5月至7月,东莞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或龙舟趁景活动。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国际龙舟比赛中都夺得金杯。“齐心协力、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也教会了东莞人质朴、团结、顽强,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东莞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
同学们,让我们时刻记住“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龙舟精神,并让它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动力,让我们成长的道路如龙舟般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1.表现了小朋友模仿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嬉戏玩耍。
2.情绪欢快活泼、喜气洋洋。
3.动作很整齐,表情很愉悦、很享受。
学生分组讨论,围绕关于“龙舟比赛”的话题各抒己见,然后聆听老师总结。
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观看老师播放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以《赛龙夺锦》为背景音乐的龙舟比赛视频,感受龙舟竞渡的情景。
第一次唱:学生把书本卷成圆筒状,双手轻轻握着书本,并斜向上把它放到嘴边,让书本发挥号角或者小扩音器的作用,然后跟着钢琴唱出引子部分的旋律。
同学们听老师口令,以桌子为鼓,以两手为鼓槌,参照示意图“击鼓”方法,一边“击鼓”一边演唱引子部分的歌谱。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为引子部分填上粤语歌词。
同学们一起演唱老师填词的引子部分,感受粤语歌词的独特韵味儿。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把音乐课本竖着卷起来作为船桨,变身比赛选手,双手“握桨”随着节奏强弱规律边“划船”边唱第一主题旋律。
学生随琴声哼唱第二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不同表现形式。
学生听后回答:
前面节奏明快、流畅,后面节奏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表现出每支队伍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精神。
有龙舟达终点,表示分出胜负,比赛告一段落
生聆听、观察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船上还有鼓手以及为队员喊节奏的指挥人员。
同学们排好队,暂时把课堂转移到走廊,按学号单双分成两队,再由各队各派出10选手参赛,其余同学则作为啦啦队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同学们回到教室后进行短暂讨论,然后聆听被老师采访的同学谈感受。明确节奏在龙舟比赛中的重要性,明白鼓手以及指挥员在比赛中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不可或缺的。
同学们观看乐队演出视频资料,了解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
学生起立并大声朗读:
“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
从学生熟悉的、具有亲切感的童谣开始引入,让学生潜意识里,寻找童年生活里龙舟比赛的相关记忆,拉近学生与新课主题“赛龙舟”的距离。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这个环节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对龙舟竞赛的传统,老师以绘声绘色的故事式描述,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初听全曲,通过视听结合,初步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并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确作品的特点、结构、创作意图等要素,帮助学生初步在脑海中建立起作品的音乐形象。
引子部分是《赛龙夺锦》采用了粤剧武将登台亮相时的音调,充满英雄气概,是乐曲的精彩处之一,具有鲜明的广东音乐风格,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通过聆听、模拟击鼓、创编粤语歌词等方式学习、体会,让学生抓住在引子部分便蕴含的浓郁的广东音乐风格特点,使其对乐曲接下来的部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听、唱、动、创,也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当了龙舟赛的主角,通过用肢体语言的表现增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让他们在听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受和能力的提高。
完整欣赏全曲,让作品的轮廓较完整、清晰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
把学生从座位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拔河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也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验作品所包含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内涵。
两轮拔河比赛因为不同规则的设定,得到的比赛结果以及比赛体验是一定有差别的,让学生在这两种差别中找出原因,进一步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欣赏由乐队现场演奏的视频,一来可以让作品的轮廓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的完整、清晰;二来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广东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及演奏形式,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增强了他们对广东音乐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再一次受到了美的熏陶。
这个环节老师通过对东莞龙舟活动的介绍,让学生更加热爱享有“龙舟之乡”美誉的故乡东莞,培强了学生对故乡东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总结提炼,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并把龙舟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教学反思
本欣赏课紧紧围绕了《赛龙夺锦》这首乐曲所传达的情感内涵,以及音乐体裁、人文环境等审美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具有亲切感的童谣开始引入,让学生寻找童年生活里龙舟比赛的记忆,拉近学生与新课主题“赛龙舟”的距离,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子部分的学习,采用了聆听、模拟击鼓、创编粤语歌词等方式进行,通过听、唱、动、创,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第一、第二主题的学习,则让同学们充当了龙舟赛的主角,通过用肢体语言的表现增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乐谱节奏部分内容则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拔河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也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验作品所包含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人文内涵。
拓展环节通过对东莞龙舟活动的介绍,让学生更加热爱享有“龙舟之乡”美誉的故乡东莞,培强了学生对故乡东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最后是总结提炼,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并把龙舟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不足的是,乐曲的部分要素分析得还不够透彻,个别情景创设不够合理,也不够流畅完整,今后会一定虚心改进,努力为创建优秀、高效、智慧的课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