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7.2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7.2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31 07: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及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
2、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3、认识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4、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参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重点】
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
【教学难点】
1、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简介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
食盐兽——扭角羚
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不足 1 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x藏、陕西等地。雌雄均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所以也叫它“食盐兽”。
思考:
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参考答案: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已经使世界上300多种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和近200种兽类灭绝。濒临灭绝的鸟类有6000多种,兽类有4000多种,两栖、爬行类有3000多种,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2000倍。
整体学习
(一)动物多样性
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究竟怎样理解动物多样性?
参考答案:1、物种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3、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问题: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参考答案:保护动物多样性,既要考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更要注重对珍稀和濒危动物的保护。保护这些动物实际就是保护了它们的遗传物质。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异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例如: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有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保护朱鹮有陕西的洋县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的有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异地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为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使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把它们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如麋鹿。
法制教育和管理也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动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交流:(小组活动并展示)
1、阅读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的有关内容,说出二者的异同点。
2、为什么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参考答案:1、共同点:都是保护野生珍稀动物资源。
区别:就地保护在保护动物的同时,对其栖息环境加以保护;异地保护要把动物从栖息环境中迁出。
2、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巩固检测
1、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保护、
保护、 和 。
2、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3、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
4、①我国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 、 等自然保护区;②为保护朱鹮,在陕西省建立了
保护区;③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栖息环境,在青海省建立了 自然保护区。
5、动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