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电荷 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30 20: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电荷—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2.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桌面上,将带负电的小球P移近金属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M端带正电,N端带正电 B.导体M端带负电,N端带负电
C.导体M端带正电,N端带负电 D.导体M端带负电,N端带正电
3.工信部于2019年6月6日正式发布牌照,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商用时代。各家手机厂商陆续发布手机,华为官方于7月26日正式发布华为,该款手机采用大容量锂电池和无线快充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能量单位 B.锂电池容量越大,电动势越大
C.快充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快充技术提高了锂电池的原有容量
4.如图所示在绝缘支架上的导体和导体按图中方式接触放置,原先都不带电,先让开关,均断开,现在将一个带正电小球放置在左侧,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则左端不带电,右端带负电
B.只闭合,接着移走带电小球,最后将分开,带负电
C.均闭合时,两端均不带电
D.均闭合时,左端带负电,左端不带电
5.关于电量的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物体所带的电量可以是任意实数
B.物体的带电量不可能小于
C.某物体带的正电,是因为它失去了个电子
D.任何物体的带电量不可能少于
6.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
C.移去C,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7.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是导体P左、右两端内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端的感应电荷正电荷
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
C.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
D.用手摸一下导体P的左端可使导体P带正电
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对地绝缘,A带的正电荷,不带电。现每次将两个球相互接触后分开,使它们都带电,则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斥斥吸b,则( )
A.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两小球带同种电荷 D.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10.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荷,丙物体带电荷量的大小为。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
C.丙物体带正电荷 D.丙物体带负电荷
11.如图所示,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把C移近导体A时,下方的金属箔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分开,然后移去C,下方的金属箔仍张开
C.把C移近导体A,先把C移走,再把分开,下方的金属箔仍张开
D.把C移近导体A,先把分开,再把C移走,最后重新让接触,A下方的金属箔张开,而B下方的金属箔闭合
12.如图所示,金属球壳A带有正电,其上方有一小孔a,静电计B的金属球b用导线与金属球c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生的现象,正确的有( )

A.将c移近A,但不与A接触,B会张开一定角度
B.将c与A外表面接触后移开,B会张开一定角度
C.将c与A内表面接触时,B不会张开角度
D.将c置于A空腔内,但不与A接触,B不会张开角度
13.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 D.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
14.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为,这是因为失去了个电子
D.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
15.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失去了个电子 B.乙物体失去了个电子
C.乙物体带的负电荷 D.乙物体带的正电荷
1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同种电荷 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D.无法确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吸引靠近碎纸屑,是毛皮和塑料棒摩擦使塑料棒带了电,故A不符合题意;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属于摩擦起电,故B不符合题意;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带有电能吸引细微的脏物,属于摩擦起电,故C不符合题意;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属于磁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择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故选:D。
2.答案:C
解析:感应带电,这是使物体带电的一种方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可知,靠近的一端会带异种电荷。金属导体处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M带正电,N带负电,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是一种电荷量的单位,选项A错误;锂电池的电动势与容量无关,选项B错误;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C正确;快充技术提高了锂电池的充电速度,缩短了充电时间,选项D错误。
4.答案:D
解析:A.只闭合开关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右端不再带有电荷,左端带负电,故A错误
B.当闭合开关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左端带负电,接着移走带电小球,A端的负电会被中和而都不带电,最后将AB分开,则A端和B端均不带电带负电;故B错误
CD.均闭合时,导体AB的近端还是A端会感应异种电荷带负电,远端通过接地线变成了无穷远,故B端不带电;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误;
物体的带电量应等于或者是的整数倍,不可能小于,故B正确;
某物体带的正电,是因为它失去了1个电子,故C错误;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可以少于1C,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时,由于静电感应,使得A带负电,B带正电,选项A错误;
B.此时为等势体,电势相等,选项B错误;
C.移去C,的电荷将中和,之后都不带电,所以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选项C正确;
D.先把A和B分开,则A带负电荷,B带正电。然后移去C,电荷不能再进行中和。所以A下部的金属箔仍然张开,选项D错误。
7.答案:AC
解析:导体P处在带正电的小球Q产生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右端感应出正电荷,导体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故A正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场强为0,故B错误;C点和B点的场强等于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和带正电的小球Q产生的场强的叠加,并且为0,带正电的小球Q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所以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故C正确;用手摸导体P的左端时,相当于用导线将导体P与大地相连,因静电感应,电子流入导体P,最终导体P带负电,故D错误。
8.答案:BC
解析: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分开,两个球上的总电荷量先中和后均分,若依次使接触分开,再接触分开,然后接触分开,再接触分开……,各球所带的电荷量可分别为“,,”“,,”“,,”……各球的电荷量范围为,故A、D错误,B、C正确。
9.答案:BD
解析:由d吸吸b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由c斥斥b可知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故选项AC错误,BD正确。
10.答案:AD
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甲、乙相互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故选项AD正确,BC错误。
11.答案:AB
解析:A.开始都不带电,把C移近导体A时,由于静电感应,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聚集负电荷,B端聚集正电荷,所以下方的金属箔都张开,A正确;
B.把带正电的小球C移近导体A,就会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把分开,即使再移走C,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仍张开,B正确;
C.把C移近导体A,先移走C,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中和,再把分开,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都不会张开,C错误;
D.把C移近导体A,先把分开,再移走C,仍然带电,但重新让接触后,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金属箔都不会张开,D错误。
故选AB。
12.答案:AB
解析:不论c在A外还是A内,都能发生静电感应,使B的指针带正电从而使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不论将c与A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接触,因为接触带电,指针都带正电,从而张开一定角度,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13.答案:ACD
解析:A.先把两球分开,两球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再移走棒,能使两球都带电,A正确;
B.先移走棒,此时甲乙两球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球分开,同样不再带电,B错误;
C.先使甲球瞬时接地后断开,这样甲球带电被中和,乙球带电,当移走棒后,则两球会带电,C正确;
D.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这样两球都带同种电,当移走棒,两球仍带电,D正确.
故选ACD
14.答案:BCD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带正电是因为失去了电子,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只能是的整数倍;物体带电荷量为,这是因为失去了个电子;选项A错误,BCD正确;
故选BCD。
15.答案:AC
解析:摩擦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摩擦过程中甲带了电荷,说明甲失去了电子,乙则获得了电子,所以乙带上了负电荷,所以选项AC正确.
16.答案:BC
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不存在排斥力,A错误;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B正确,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小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C正确,两球均不带电,接触后也不会带电,故两球之间不会有排斥力,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