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论语》六则 单元程序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加强朗读并识记重点词语意思。
【知识链接】
一、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庸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合称为“四书”。与它们并称的还有“五经”——《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二、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而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学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生字)
不亦说乎( ) 不亦乐乎( ) 不愠( ) 罔( ) 殆( )
敏而好学(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二、读课文,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1、常见文言虚词:(带※号字用法意义比较多,现阶段我们只需掌握几个最常见最简单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做好相应的笔记。)
※而——读音:( )用法意义:
※之——读音:( )用法意义:
※以——读音:( )何以谓之:
是以谓之:
2、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时—— 习——
人不知而不愠:愠——
不亦君子乎:君子——
可以为师矣:为——
敏而好学:敏—— 好——
诲人不倦:诲——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 从——
默而识之:默—— 识——
不亦说乎:说——
温故而知新:故—— 新——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不耻下问:耻—— 学而不厌:厌——
三、课堂检测:
点学生口头检测字词意思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本文,掌握一些正确有学习态度和方法。
3、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积累正确有学习态度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翻译课文,注意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法指导:先把每个词的意思翻译过来,然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联词成句。注意把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正确。)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从每一则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第四则:
第五则:
第六则:
三、本文选自《论语》中的六则都是谈学习,请摘选出其中的重要句子:
1、前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
2、后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
谈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三、本文言简意赅,很多已经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四、拓展延伸:
把你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学后反思:
六、课堂检测:
1、点同学口头翻译课文
2、说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3、实战演练:
(1 )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3)玲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说的“ ”体会更深了。
(4)文中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 ,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 ,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