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单元程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木兰诗》单元程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4 12: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木兰诗》单元程序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知识键接】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原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做乐府。《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机杼( ) 军帖( ) 鞍鞯( )( ) 辔头( )
呜溅溅( ) 燕山( ) 胡骑( ) 呜啾啾( )
戎机( ) 朔气传金柝( )( ) 十二转( ) 红妆( )
阿姊( ) 著我旧时裳( )( ) 云鬓( ) 帖花黄( )
二、读课文,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鞍鞯: 辔头:
溅溅: 啾啾:
胡骑: 戎机:
关山: 朔气:
寒光: 铁衣:
策勋: 十二转:
百千强: 不用尚书郎:
出郭: 相扶将:
红妆: 霍霍:
旧时裳: 云鬓:
扑朔: 迷离:
傍地: 安能:
但闻:
三、通假字与一词多义:
著我旧时裳: 通 意思是:
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 通 意思是:
市:市鞍马 东市买
课堂检测:
点学生口头检测字词的翻译。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翻译课文,把握木兰形象,体会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教学重点】
互文的翻译;木兰的形象
【教学难点】
文章详略的安排。
【学习过程】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1、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诵读课文,结合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眼中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木兰是一个可敬可爱的人,通过她的故事,你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美好感情?
五、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
本文中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请列举整理: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
一、原文填空: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木兰诗》中的“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二、如果木兰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