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4 13: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0张P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民族工作的重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学会归纳,学会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会思考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政策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民族总体特点:
① 构成:中国是由_______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以______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实行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的情况:设立五个省级自治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大杂居、小聚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祖国统一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56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原因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
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
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意义和优越性
2、针对这种居住特点我国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我国民族居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我国根据民族居住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体现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怎样的基本观点?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哪些事件与这一观点相悖?试举一例!
依据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山族 满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苗族 壮族
瑶族 侗族
彝族 维吾尔族
回族 藏族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不平衡。
2、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果: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于20世纪______年代初期 胜利完成民主改革,今天西藏成为我国重要牧区。
②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___________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③云南的西双版纳_______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少数民族发展的新机遇:中央1999年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经济、文化
60
达斡尔
傣族
西部大开发战略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
内陆开放城市。
发展农牧经济加大
改革力度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
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首站轮南站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乌江梯级水电站之一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是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
是他,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 ,
是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他,背负着高原人的幸福之路,
他是照亮雪域高原的光芒。
有一种精神叫做感动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一、1959年到1974年:企图使用武力重返西藏
二、1974年到1987年:多次派代表回国参观接触商谈
三、1987年到1993年:抛出“中间道路”,寻求“西藏独立”
四、1993年到目前:“非暴力”与暴力两手并用
2008年3月14日,在拉萨市,一名手持铁链的不法分子在焚烧中国国旗。
2011年藏独僧人自焚
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活动
通过对孔繁森与达赖集团的了解,我们应该 如何做?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共同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国家
_____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各民族之间_______、________、互利共同发展
各民族居住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的一部分
维护各民族之间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要尊重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民族习惯与传统。
维护 团结
民族
多民族
56
平等
团结
不可分割
平等团结互利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下列史实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是:( )
①昭君出塞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达赖和班禅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①②③④
2、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为西藏取得巨大进步提供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西部大开发
3、我国实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下列人物中,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而牺牲的杰出代表是(   )
A.邓稼先 B.孔繁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B
C
B
4、阅读学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开始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新探 索,这条正确道路是什么?
(3)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提出的伟大战略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要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团结
西部大开发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特色文化等知识进行交流,进一步认识,维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