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名著专题复习《艾青诗选》课件(共11张PPT)+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知识点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名著专题复习《艾青诗选》课件(共11张PPT)+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知识点梳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1 08:50: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名著专题复习九上
《艾青诗选》阅读与训练
(一)
1.你参与研讨艾青诗歌《冬日的林子》前四行诗句的朗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2分)
我喜欢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你:我觉得第一行诗可以通过重读“

”一词来突出情感,后三行诗都是

短语,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朗读节奏,读起来音韵和谐。
2.小伙伴们从《艾青诗选》中挑选了一些诗句,邀请你参加“名著超链接”挑战活动,你了解规则后接受了挑战。(4分)
规则:请根据加点字提示的“链接线索”找出与之匹配的一本名著,并简要说明理由。除示例外,完成两组“超链接”就算通过挑战。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1)拭去你的眼泪吧——/打开窗/让你伏在/金黄色的大鹏鸟的翅膀下……
(《晨歌》)
(2)你们阴郁如土地/不说话也像土地/你们的愚蠢,固执与不驯服/更像土地啊……
(《农夫》)
(3)我是被压迫的民族,我歌唱解放/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为受欺
压的人们歌唱/我歌唱抗争,歌唱革命……
(《光的赞歌》)
(4)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示例:
你的答案:
(二)
本学期学习了诗歌单元以后,同学对诗歌的阅读和写作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跟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
下面两首短诗都出自《艾青诗选》,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就你喜欢之处写几句赏析。(4分)

2.请你选取你喜欢的意象写一首题为《秋》的小诗,表达你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要求:①诗中意象不少于一个,②诗作不少于四行。(5分)

(三)
阅读下面诗选,回答下列问题。(15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
——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间
?
1.
在“艾青诗歌研读”兴趣活动中,大家讨论热烈,请根据情境补全下面的对话。
(
4分
)
小新提出疑问:“胡风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而艾青为什么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小昌说:“读诗我们要‘知人论世’,把握意象,体会情感。以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它是艾青的早期作品,这首诗写于________的悲哀时代,诗中的‘雪’、‘________’、‘________’等悲哀的意象,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所以作者自称是‘悲哀的诗人’。”
小新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
2.“土地”是艾青诗歌的重要意象,请你分析上文“土地”这一意象的表达作用。
(3分)
答:
3.小桐将代表小组参加班级“艾青诗歌朗诵会”,在挑选作品时,他发现诗人将日常化的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他不太理解。请你仿照示例,从A、B两项中任选一项为小桐释疑。
(4分)
[示例]
摘录: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
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选自《飞鸟集》
???
微点评:这首短诗运用修辞手法陌生化,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
A.摘录: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
微点评:???
????▲?
??????
B.摘录:它的脸上和身上
???????
像刀砍过一样
???????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礁石》
???
微点评:?????
??
???????
(四)
学校要成立“钟山诗社”,小玄、小武和你共同参与前期的准备活动。(10分)
小玄提议出一期“艾青专栏”,他挑选了左边几首诗,并根据它们抒发情感的共通处,给诗集专栏命名为“家国情怀”,因为
(1)

小武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但具体形象也不可少。我觉得诗集专栏还可以命名为“
(2)
”(填一四字短语),因为
(3)

你说:“诗社不应该只有读诗、品诗,还可以写诗呀。我带来了一首小诗《年龄》,大家可以仿照示例,续写两句:“
(4)
”。
年龄
爷爷的年龄,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马儿的年龄,
写在嘴巴的牙齿里;


(五)
1.小亮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艾青诗选》中他最喜欢的诗句,你读后深受感染,再仿写了四句用在自己的演讲稿中。(4分)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2.下面是小杰同学分享的一段《艾青诗选》阅读感悟,请你帮他把话说完。(3分)
我最喜欢《艾青诗选》中的一首短诗《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绘画是要考虑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和意境氛围营造的,而这首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大家看:
3.阅读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按要求答题。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你将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诗中第三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说说理由。(3分)
(2)活动掀起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潮,请你仿照第二小节,续写一个诗节。(3分)
“金黄色的大鹏鸟”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金翅大鹏雕
《晨歌》
《西游记》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冬日的林子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没有色泽的冬日是可爱的
没有鸟的聒噪的冬日是可爱的
冬日的林子里一个人走着是幸福的
我将如猎者般轻悄地走过
而我决不想猎获什么……
1939年2月15日
《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名著专题复习九上
《艾青诗选》阅读与训练
(一)
1.你参与研讨艾青诗歌《冬日的林子》前四行诗句的朗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2分)
我喜欢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你:我觉得第一行诗可以通过重读“

”一词来突出情感,后三行诗都是

短语,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朗读节奏,读起来音韵和谐。
2.小伙伴们从《艾青诗选》中挑选了一些诗句,邀请你参加“名著超链接”挑战活动,你了解规则后接受了挑战。(4分)
规则:请根据加点字提示的“链接线索”找出与之匹配的一本名著,并简要说明理由。除示例外,完成两组“超链接”就算通过挑战。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1)拭去你的眼泪吧——/打开窗/让你伏在/金黄色的大鹏鸟的翅膀下……
(《晨歌》)
(2)你们阴郁如土地/不说话也像土地/你们的愚蠢,固执与不驯服/更像土地啊……
(《农夫》)
(3)我是被压迫的民族,我歌唱解放/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为受欺
压的人们歌唱/我歌唱抗争,歌唱革命……
(《光的赞歌》)
(4)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示例:
你的答案:
参考答案:
1.(2分)喜欢
偏正
2.(4分)示例:《农夫》与《骆驼祥子》匹配,因为“不说话”“固执”符合祥子的性格特征。/《光的赞歌》与《海底两万里》匹配,因为尼摩船长一直坚持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而“抗争”。/《大堰河,我的保姆》与《朝花夕拾》匹配,因为《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大堰河都是
“保姆”。(填对匹配项1分,写对匹配理由1分,意近即可)
(二)
本学期学习了诗歌单元以后,同学对诗歌的阅读和写作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跟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
下面两首短诗都出自《艾青诗选》,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就你喜欢之处写几句赏析。(4分)

2.请你选取你喜欢的意象写一首题为《秋》的小诗,表达你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要求:①诗中意象不少于一个,②诗作不少于四行。(5分)

参考答案:
1.(4分)
答案示例:“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这几句诗中,艾青用了象征手法,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我们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评分标准:选择表现形式、语言、意象、情感、结构任一意角度赏析1分
,结合诗歌具体内容1分,赏析2分)
2.
(5分)
答案略。(评分标准:内容1分、情感1分、语言1分、诗意2分)
(三)
阅读下面诗选,回答下列问题。(15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
——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间
?
1.
在“艾青诗歌研读”兴趣活动中,大家讨论热烈,请根据情境补全下面的对话。
(
4分
)
小新提出疑问:“胡风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而艾青为什么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小昌说:“读诗我们要‘知人论世’,把握意象,体会情感。以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它是艾青的早期作品,这首诗写于________的悲哀时代,诗中的‘雪’、‘________’、‘________’等悲哀的意象,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所以作者自称是‘悲哀的诗人’。”
小新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
2.“土地”是艾青诗歌的重要意象,请你分析上文“土地”这一意象的表达作用。
(3分)
答:
3.小桐将代表小组参加班级“艾青诗歌朗诵会”,在挑选作品时,他发现诗人将日常化的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他不太理解。请你仿照示例,从A、B两项中任选一项为小桐释疑。
(4分)
[示例]
摘录: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
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选自《飞鸟集》
???
微点评:这首短诗运用修辞手法陌生化,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
A.摘录: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
微点评:???
????▲?
??????
B.摘录:它的脸上和身上
???????
像刀砍过一样
???????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礁石》
???
微点评:?????
??
???????
参考答案:
1.
抗日战争;风、老妇;指爪、古老的话;对祖国、人民命运的急切忧虑(的情感)。(每空1分)
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1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土地感到万分悲哀,(1分)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分)
3.示例1:我选A,紫色是我们常见的颜色,但“紫色的灵魂”就超脱于我们的日常方式。(1分)紫色是一种能给以人痛苦感觉的色彩,因为被人鞭笞后呈现出来的伤痕往往是紫色的。(1分)诗歌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另一方面,在古代,“紫气”指帝王之气,是高贵的象征。(1分)诗人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是用来突出她高尚的精神和美丽的内心世界。(1分)
示例2:我选B,礁石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中指的是江河海洋中距水面很近的岩石,它阻塞航道,使船只受到破坏。(1分)而诗人则从一个完全陌生的角度去描写它,诗中的礁石是坚强的正义的化身(1分),诗人通过礁石表达了对坚韧顽强、乐观自信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2分)
(四)
学校要成立“钟山诗社”,小玄、小武和你共同参与前期的准备活动。(10分)
小玄提议出一期“艾青专栏”,他挑选了左边几首诗,并根据它们抒发情感的共通处,给诗集专栏命名为“家国情怀”,因为
(1)

小武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但具体形象也不可少。我觉得诗集专栏还可以命名为“
(2)
”(填一四字短语),因为
(3)

你说:“诗社不应该只有读诗、品诗,还可以写诗呀。我带来了一首小诗《年龄》,大家可以仿照示例,续写两句:“
(4)
”。
年龄
爷爷的年龄,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马儿的年龄,
写在嘴巴的牙齿里;


参考答案:
(1)这些诗书写人民苦难、担忧国家命运、传达深厚的爱国之情。(2分)(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2)土地之子(大地歌者)(2分)
(3)这几首诗都充满“土地的忧郁”,主要意象都是“土地”。(2分)
(4)例:树木的年龄,/藏在肚子的年轮里。池塘的年龄,/画在一圈圈的涟漪里(形象具体合理2分,与前文句式保持一致,2分。写对句式,中心语前必须有定语修饰,定语不限制字数。上下句之间合逻辑)
(五)
1.小亮同学与大家分享了《艾青诗选》中他最喜欢的诗句,你读后深受感染,再仿写了四句用在自己的演讲稿中。(4分)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2.下面是小杰同学分享的一段《艾青诗选》阅读感悟,请你帮他把话说完。(3分)
我最喜欢《艾青诗选》中的一首短诗《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绘画是要考虑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和意境氛围营造的,而这首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大家看:
3.阅读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按要求答题。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你将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诗中第三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说说理由。(3分)
(2)活动掀起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潮,请你仿照第二小节,续写一个诗节。(3分)
参考答案:
1.(4分)示例一:即使我们是一朵云彩/也要为人间奉献甘霖/即使我们只是一汪浅水/也可以让风尘仆仆的旅人消渴解乏
示例二:即使我们平凡如一只流萤/也可以为夜行人照亮咫尺旅途/即使我们普通似一粒石子/也应该为建起高楼大厦努力奠基(每组诗句形式1分,内容表达1分)
2.(3分)通红的夕阳、绿色的草地、闪着金光的镰刀,色彩鲜明;(1分)孩子(竹篓、镰刀)是点,割草的路线是线,草原是面,构图和谐丰富;(1分)整首诗将孩子的渺小与阔大、凄美的气氛相衬,情思动人。(1分)
3.(1)(3分)前两句应该用舒缓、低沉、哀叹的语气来读,(1分)因为这里表现了作者流入大海的无奈和哀伤;后两句则需要用高亢的、激愤的语气来读,(1分)因为这里表现了作者看到心中所爱被摧残、击垮的悲愤。(有理由阐释1分)
(2)(3分)语句流畅,结构相似,内容相关。酌情给分。
“金黄色的大鹏鸟”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金翅大鹏雕
《晨歌》
《西游记》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冬日的林子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没有色泽的冬日是可爱的
没有鸟的聒噪的冬日是可爱的
冬日的林子里一个人走着是幸福的
我将如猎者般轻悄地走过
而我决不想猎获什么……
1939年2月15日
《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
艾青诗选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方法指导
关注形式?形式看诗?
?
从古体诗到现代诗,诗歌外在形式的变化代表着诗人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和创新。分行构建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的意味、韵致、节奏。?
?
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太阳》这首小诗,艾青运用“从”、“使”等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来气韵通畅。
方法指导
2.品味语言?
以文入诗?
?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诗人常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知识卡片: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哪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
艾青诗歌的语言的主要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大量设问、胡告、对话、引语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如《盼望》一诗,写海员们的两种“盼望”,通过引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迈的精神。一“出发”,一“到达”,看似截然相反,最终落脚点在对“到达“的憧憬。
方法指导
3.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在古典诗词中,精心构筑意象是其一大特色,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杜鹃啼血猿哀鸣”中的“杜鹃”等是悲苦、凄凉、哀怨的象征。现代诗歌中也有许多独特的意象,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等意象,赋予了它们相思的内涵。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诗人独有的气质。教材名著导读“专题探究一”就围绕“意象”让学生展开专题探究。
“土地”“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20世纪30年代,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是中国光明前途,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
作者介绍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戴望舒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那么艾青则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艾青的创作中,现实主义诗歌得到了最高体现。”艾青的诗一面是对现实世界的诅咒,一面是对理想世界的徜徉和依恋,诗中所展示的视野的开阔与辽远、蕴涵的丰富与凝重及意象的圆融与透彻,无不显示出对此前现实主义诗学探索的深化和超越。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上对于中国的汉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规范意义。
艾青同时又是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始终关注着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突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宏大的艺术视野。
内容概括
1932年,艾青从法国马赛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没有躲在自己内心的港湾中顾影自怜、自吟自唱,而是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以一颗真诚而敏感的心,用朴素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的语言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发表于1934年5月《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伤感和怨愤的调子歌颂了用乳汁养育自己的贫穷农妇,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强烈的咒语。这首诗震动了诗坛,成为诗人的成名作,从此“艾青”的名字进入了我国现代诗歌史。翌年,艾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收人《大堰河—我的保姆》《巴黎》《芦笛》等诗作九首,这些诗歌深深地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又走出了平铺直叙的狭小圈子,自觉地吸收浪漫主义的营养,并与现代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相结合,以沉郁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象另辟蹊径,不仅提升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品质,使现实主义诗潮得以深化,又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内容概括
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一段流浪,使他一方面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他在此期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了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另一组是以诗人激昂的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如《他死在第二次》《给太阳》《吹号者》等。贫穷与饥饿、愚昧与闭塞、战争与死亡像阴影一样缠绕着这个古老的种族……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得到了饱满、这些一再激荡着读者心灵的作品,挟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强烈的和木刻般深挚的表现。
诗歌主题
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那“伟大而独特时代”的产物。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声音,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艾青的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
艾青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价值远不限于此,其艺术触角继续延伸,已经深探到人类灵魂的最遥远处:宇宙和生命本体。如果说他早期诗歌中的民族忧患感表现为生命的现实存在,那么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悟而获得的生命悲凉感则表现为生命的意识存在。这种生命的悲凉感在艾青早期的诗作中体现为挥之不去的忧郁的基调。“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同样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在艾青的忧郁里,生命的悲凉感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底色。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
艺术特色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名著专题复习九上
《艾青诗选》知识点梳理
【方法指导】
1.
关注形式?形式看诗?
?
从古体诗到现代诗,诗歌外在形式的变化代表着诗人在表情达意上的突破和创新。分行构建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的意味、韵致、节奏。?
?
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太阳》这首小诗,艾青运用“从”、“使”等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来气韵通畅。
2.
品味语言?
以文入诗?
?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诗人常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知识卡片: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哪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
艾青诗歌的语言的主要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大量设问、胡告、对话、引语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如《盼望》一诗,写海员们的两种“盼望”,通过引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迈的精神。一“出发”,一“到达”,看似截然相反,最终落脚点在对“到达“的憧憬。
3.
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在古典诗词中,精心构筑意象是其一大特色,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杜鹃啼血猿哀鸣”中的“杜鹃”等是悲苦、凄凉、哀怨的象征。现代诗歌中也有许多独特的意象,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等意象,赋予了它们相思的内涵。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诗人独有的气质。教材名著导读“专题探究一”就围绕“意象”让学生展开专题探究。
“土地”“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20世纪30年代,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是中国光明前途,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
【作者介绍】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戴望舒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那么艾青则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艾青的创作中,现实主义诗歌得到了最高体现。”艾青的诗一面是对现实世界的诅咒,一面是对理想世界的徜徉和依恋,诗中所展示的视野的开阔与辽远、蕴涵的丰富与凝重及意象的圆融与透彻,无不显示出对此前现实主义诗学探索的深化和超越。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上对于中国的汉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规范意义。
艾青同时又是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始终关注着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突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宏大的艺术视野。
【内容概括】
1932年,艾青从法国马赛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没有躲在自己内心的港湾中顾影自怜、自吟自唱,而是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以一颗真诚而敏感的心,用朴素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的语言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发表于1934年5月《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伤感和怨愤的调子歌颂了用乳汁养育自己的贫穷农妇,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强烈的咒语。这首诗震动了诗坛,成为诗人的成名作,从此“艾青”的名字进入了我国现代诗歌史。翌年,艾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收人《大堰河—我的保姆》《巴黎》《芦笛》等诗作九首,这些诗歌深深地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又走出了平铺直叙的狭小圈子,自觉地吸收浪漫主义的营养,并与现代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相结合,以沉郁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象另辟蹊径,不仅提升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品质,使现实主义诗潮得以深化,又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一段流浪,使他一方面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他在此期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了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另一组是以诗人激昂的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如《他死在第二次》《给太阳》《吹号者》等。贫穷与饥饿、愚昧与闭塞、战争与死亡像阴影一样缠绕着这个古老的种族……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得到了饱满、这些一再激荡着读者心灵的作品,挟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强烈的和木刻般深挚的表现。
【诗歌主题】
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那“伟大而独特时代”的产物。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声音,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艾青的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
艾青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价值远不限于此,其艺术触角继续延伸,已经深探到人类灵魂的最遥远处:宇宙和生命本体。如果说他早期诗歌中的民族忧患感表现为生命的现实存在,那么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悟而获得的生命悲凉感则表现为生命的意识存在。这种生命的悲凉感在艾青早期的诗作中体现为挥之不去的忧郁的基调。“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同样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在艾青的忧郁里,生命的悲凉感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底色。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
【重要情节】
诗歌
赏析
《阳光在远处》
这首诗写于异国他乡。22岁的海外游子在辛劳中奔波。远离故乡,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一次又一次经受了异国他乡的世态炎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表达了心中的愁苦与向往。
《大堰河我的保姆》
本诗运用真实的事例,诗人通过自己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借此抒发了对贫苦农夫大堰河的怀念感激赞美之情,激发了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本诗也奠定了艾青以后创作的总的取向。“真、善、美”,成为这总的取向中的重要基石。
《铁窗里》
本诗是诗人在狱中所创作的,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给予诗人跨过困苦的铁窗外绮丽景象与美好回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太阳》
本诗中,诗人以太阳为象征,来讴歌将诞生的伟大时代,表现出诗人对光明新时代将来临的追不及待,本诗深沉的内涵和博大的气势撼动了读者,成为诗人创作中的光辉篇章。
《煤的对话一A-Y.R.》
:这首诗采用了对话的方式,这构成了这首诗的外部形态特色,诗人之所以采用这种朴实的对话方式,因为所描写的对象—煤,是朴实的。写于1937年那个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春天。“煤”的答话正是彼时彼刻中华民族的心声。
《笑》
这首诗是献给革命者们的颂歌,是诗人实践自己抱负和志向的一个脚印这首诗写于1937年5月8日。当时漫长艰苦的抗日战争即将开始。诗人艾青敏锐地感受到了时局动荡的不安氛围。血与火的斗争就要到来了!而即将战斗的中华儿女,正是人要讴歌的对象,艾青在动荡时期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首诗中磅礴的气势和伟大的情怀。
《黎明》
诗人1937年5月23日早晨所写的《黎明》,就这样在平静之中开始了随后,写“我”对黎明的怀念,“我”对黎明的期待,“我”扑向黎明的激动。诗人通过“我”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娓娓动听,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对于光明的一种渴望。
《复活的土地》
诗人在沪杭路车厢里写下了这首《复活的土地》。诗人预言抗日战争即将来临。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天在古老的卢沟桥响起了划破历史长空的枪声诗人以浑朴如椽的大笔,纯净而庄重的语言,将一个受尽凌辱的伟大民族正在觉醒奋起的姿态和精神,以及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与苏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战争的欢欣和誓言如铭刻碑文似的简洁而深刻地勾勒了出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诗人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而赤诚的血泪,让诗、诗人与读者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紧紧联在一起,感受其中的忧患意味。
《北方》
当战火迅雷般逼近了黄河的时候,诗人在古老的潼关写下了《北方》这首诗。这篇诗歌通过使用大量的景物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和对战争即将来临的恐慌,在抒发情感和开创艺术境界等方面,都体现了朴素、自然的特点。这首诗也对万恶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吹号者》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真正体现出种生命感和生命形态。整首诗从开始到结尾都充溢着强大的回荡不绝的激情:这正是吹号者和号声所具备的生命特征。
《黎明的通知》
整首诗看来写得很具体,一个又一个画面不断呈现。整首诗,可以说就是一种象征。“黎明”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即象征革命的胜利,全国的解放。诗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大多象征革命胜利、全国解放的时候,人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人们热烈欢迎这一新天地,并为之欢欣雀跃。
《下雪的早晨》
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要的情景,第三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和对童年的向往。
《鱼化石》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出来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常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这是诗人艾青1979年6月访问意大利首都罗马之后写下的一首政治抒情长诗。这首诗通过再现人类历史上丑恶、凶残、卑污的一页,描绘古罗马时代奴隶与奴隶之间被迫血淋淋的厮杀,展示一场残酷的悲剧,满腔愤怒地谴责了那些嗜血的猛兽、残暴的君王”,与此同时,还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一次又一次的“浩浩荡荡”的取隶起义。
《希望》
这首诗揭示的人生真谛是心中要始终怀有希望。如诗中所云,希望等于人一生的追求,“既狡猾而美丽”当你怀有希望的时候,你的生活就有了动力,因为希望是那么的美丽,她“老走在你前面”,让你追寻,因追寻希望而人生变得有活力。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和借代,将无形的希望写得有声有色,突出了希望的美丽和难以把握。
【艺术特色】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