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C
C
D
目标一
C
D
D
B
不变;变大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9
目标二
答案呈现
D
B
不变;0.06
D
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目标一 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
用手拿砝码
请将铝块1的质量填写在表格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10
2
54
20
3
81
30
27
(2)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图丙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帮他们完成图象。
解:如图所示。
(3)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比值相同
2.【2019?咸宁】5月20日是世界国际计量日,2019年的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本质的提升”。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单位的国际符号是( )
A.N/m2
B.m/s
C.kg/m3
D.g/cm3
C
3.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平时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________比棉花大。
体积是1
m3的冰的质量是0.9×103
kg
密度
4.【2020?湘西州】小妍同学将手中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密度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C
【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质量和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保持不变。
5.下列情况中密度会变大的是( )
A.水结成冰
B.大米变成爆米花
C.一张纸被撕成两半
D.水中加些食盐
D
C
【点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速度与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密度是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大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大,单位质量的体积小,故C正确,D错误。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故A、B错误。
7.【2021?苏州模拟】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D
8.【2020?扬州】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D
9.【2020?常德】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6
kg/m3
B.4
kg/m3
C.3
kg/m3
D.2
kg/m3
B
10.乒乓球比赛时,小明大力扣球把乒乓球打瘪了,但没有破裂,则乒乓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变大
1.一个金属块的质量是27.6
g,体积是10
cm3,则它的密度大小是( )
A.2.76
kg/m3
B.2.76×10-3
g/cm3
C.2.76×10-3
kg/m3
D.2.76×103
kg/m3
目标二 密度的简单计算
D
2.【2019?泰州】用刻度尺测出实心合金块的棱长为2.00
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若将此
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
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62.4
7.8
不变
3.【2020?恩施州】“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
m×437
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
cm,混凝土的密度约2.5×103
kg/m3,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 )
A.6×105
t
B.6×104
t
C.6×103
t
D.6×107
t
B
【点拨】这块楼板的体积V=565
m×437
m×10×
10-2
m=24
690.5
m3,这块楼板的质量m=ρV=2.5×103
kg/m3×24
690.5
m3≈6.2×107
kg=6.2×104
t。
4.如图所示,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其密度是8×103
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多少?(成年人的体积约为60
dm3)
解:V=60
dm3=60×10-3
m3=0.06
m3。每一尊雕像的质量m=ρV=8.0×103
kg/m3×0.06
m3=480
kg。
5.【2019?内江】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不变
0.06
6.小明去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销售土特产——米酒,如图所示。已知米酒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盛250
g米酒的容器的容积为多大?
7.【2021?常州模拟】常见的体积单位符号有
m3、dm3(1
dm3=1
L)、
cm3(1
cm3=1
mL),下列关于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正确的是( )
A.2×105
m3=2×105×10-3
dm3=2×102
dm3
B.150
dm3=150×10-3
cm3=0.15
cm3
C.3×105
cm3=3×105×10-3
m3=3×102
m3
D.50
cm3=50×10-6
m3=5×10-5
m3
D
【点拨】单位换算方法:(1)数字不变;(2)乘进率或进率的倒数;(3)单位变换。2×105
m3=2×105×
103
dm3=2×108
dm3;150
dm3=150×103
cm3=1.5×105
cm3;3×105
cm3=3×105×10-6
m3=
0.3
m3;50
cm3=50×10-6
m3=5×10-5
m3。
8.【教材P116T5变式】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
mm2的细铜丝,测出其质量为8.9
kg,已知ρ铜=8.9×103
kg/m3,试计算:
(1)这捆铜丝的体积。
(2)这捆铜丝的长度。
9.一个质量为200
g的瓶子,装满水后测得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
000
g,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
g/cm3)(共37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B
C
B
156.4
目标一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9
目标二
答案呈现
B
D
D
D
A
A
1.【2020?长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5
g
B.50
g
C.500
g
D.5
000
g
目标一 质量及其测量
B
2.【2020?鄂州】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C
3.【2020?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B
4.【2020?青海】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
横梁平衡。
水平
右
【点拨】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75.6
【点拨】由图乙可知,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游码示数是0.6
g,物块的质量m=50
g+20
g+5
g+0.6
g=75.6
g。
5.【2019?伊春】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所示,则苹果质量为
________g。
156.4
【点拨】游码“归零”时,是其左侧对准零刻度线,故应沿着游码的左侧读数。苹果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m苹果=100
g+50
g+5
g+1.4
g=156.4
g。注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4
g而不是1.8
g。
6.【2020?安徽】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
g、50
g、20
g、10
g、5
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
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
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
端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取下5
g的砝码,移动游码
7.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探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橡皮泥容易发生
形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
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3)在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C
1.【教材P112T2变式】下列关于测量一枚邮票质量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直接利用天平测量
B.用天平测出100枚相同的邮票的质量,求出一枚邮票的质量
C.先用天平测出邮票和铁块的质量,再测出铁块的质量,两次质量差即一枚邮票的质量
D.先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再测出邮票和铁块的质量,两次质量差即一枚邮票的质量
目标二 质量的测量技巧
B
【方法规律】轻小物体的质量可以利用累积法测量。利用题中C、D所述的方法进行测量,天平两次的示数几乎没有差异,无法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
2.有两项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相同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两个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待测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
以多测少
【方法规律】细铜丝直径和一个大头针的质量都比较小,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累积法以多测少。
3.在配制盐水的实验中,天平已经调节平衡,为了测量食盐的质量,则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B.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右盘进行测量
C.在天平两盘中垫上两块不同的纸片,再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D.在天平两盘中垫上两块相同的纸片,再将食盐直接倒在天平左盘进行测量
D
【点拨】测量粉末状物体的质量时,可以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大小适中的相同纸片,再进行称量。测量一定量的物体质量时,应先放砝码(或移动游码)后放被测物体。
4.【2021?泉州第五中学月考】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A.将水倒入空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如图甲。
B.调节天平平衡。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如图乙。
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空烧杯的质量是________,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_______,水的质量是________。
B、C、A
4.4
g
161.4
g
157
g
5.物理实验中,小明想测量10
g食盐,请帮助他完成操作:先在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盘各垫一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再在________盘放入______________,最后在天平________盘放入________,当天平横梁平衡时,就得到了10
g食盐。
右
10
g的砝码
左
食盐
【点拨】用天平量取一定质量的物体,应先放砝码(或调节游码)后放物体。
【点拨】选项A、B中,“将1
000个垫圈叠起来”,操作难度大,且费时;选项C中,测量一个垫圈的质量,误差很大,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准确。
【答案】D
7.某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他在左盘加80
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
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该木块的质量实际为( )
A.80.5
g
B.80
g
C.81
g
D.79.5
g
D
【点拨】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则左盘中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木块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所以木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木块质量m=80
g-
0.5
g=79.5
g。
8.【2020?黑龙江】用一架砝码严重生锈的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A
【点拨】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若砝码已经生锈,砝码质量增加,而读数时仍然按照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没有计算杂质的质量,因此读数会偏小。
9.一架天平,砝码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 )
A.偏大
B.相等
C.偏小
D.无法判断
A
【方法规律】利用假设法解答。假设一个标着100
g的砝码被磨损了5
g,则一个实际质量为95
g的物体用该天平和砝码进行测量,结果就为100
g,则测量结果偏大。(共53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C
1.1×103
目标一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目标二
1.【教材P117想想做做变式】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
目标一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操作
C
2.【2020?绥化】某同学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是7.5
g,将物体放入量筒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体积是______cm3,物体的密度
是_________kg/m3。
5
1.5×103
3.【2020?朝阳】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2.6
g,将适量的盐水倒进量筒中,如图甲所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1×103
4.【2021?常州模拟】在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要求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适量”的含义是小石块能________水中,且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没
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5.【2019?盐城】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使天平平衡。
零刻度线
左
【点拨】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将蜡块放在天平________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左
8.4
【点拨】将蜡块放在天平左盘中,蜡块的质量m=5
g+3.4
g=8.4
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
mL水的量筒中,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
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10.0
【点拨】蜡块的体积V=60.0
mL-50.0
mL=10.0
mL=10.0
cm3。
(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0.84×103
6.【中考·宜昌】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他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含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右盘放入砝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________g。
取出最小砝码,移动游码
59.6
【点拨】在测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16枚硬币的质量m=50
g+5
g+4.6
g=59.6
g。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
cm3上涨到38
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7.45
(3)小芳看到小明的实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__________”。
减小误差
【点拨】1枚硬币质量、体积都偏小,特别是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测量不准确、误差较大;测16枚硬币的质量、体积,再计算密度可以减小误差。
1.【2021?泉州第五中学月考】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目标二 测量物质密度的误差分析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m=________g。
48
【点拨】小石块的质量m=20
g+20
g+5
g+3
g=48
g。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________cm3。
20
【点拨】小石块的体积V=
40
mL-20
mL=20
mL=20
cm3。
(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
2.4
(4)如果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大
【点拨】从水中取出小石块后会带有一些水,测得的质量会偏大,体积不变,则测得的密度会偏大。
2.小明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______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与游码位置如
图甲所示,则石块质量m为
________g。
52.4
(3)将小石块没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丙所示,测得小石块的体积V,计算小石块的密度ρ。
(4)请你对该实验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水和小石块总体积时,
视线没有与量筒中凹液面底端相平,使总体积偏小,
密度偏大
3.【2020?广元】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0”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
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
的总质量m总,如图甲所示,并记录。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并记录。
步骤四: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并记录。
步骤五:根据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待测盐水的密度ρ,并记录。
(1)请根据以上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157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______
124
______
30
______
33
1.1
>
【点拨】小华同学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上有残留的盐水,导致盐水的体积测量值偏小,这样算得的密度值就会偏大,即ρ′>ρ。
4.小敏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敏先将这种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0
g,然后她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
图乙所示,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这样测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差别”)。
73
1.1×103
偏小
5.【2020?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______
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
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
会沾上水,小石块质量
测量值偏大
【点拨】【实验设计】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小石块上会沾有水,导致小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算得的密度值偏大,可见方案一误差较大。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右调节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水平
平衡螺母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
移动游码
【点拨】【进行实验】①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②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小石块的质量m/
g
①____?
②____?
小石块的体?积V/
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cm-3)
/
/
/
/
/
①水的体积V1/
cm3
②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cm3
6.【2020?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________g;
取出5
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62.4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0
1.12×103
【点拨】最小的5
g砝码放入右盘之后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但超出的质量小于5
g,因此应将5
g的砝码取出,再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
偏大
②③①④
【点拨】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得的密度值偏大;若按照②③①④的顺序进行实验,就可以避免因液体残留而带来的误差。
7.【2021?常州模拟】小明和同学们精心挑选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精确测量酸奶的密度:
(1)先用针筒吸取适量的酸奶,读出体积V1,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2)推动针筒活塞,将部分酸奶注回烧杯中,读出针筒内剩余酸奶的体积V2;
(3)再用天平测出针筒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
(4)酸奶密度的表达式:ρ酸奶=____________。(共68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密度的测量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9
10
1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20?鄂州】物理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想测出矿石的密度。
(1)在测量体积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________。
量程和分度值
【点拨】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时,首先要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其中测质量时有一处操作有误,那么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根据所测的数据,
算出矿石的密度
为________g/cm3
(保留一位小数
即可)。
DAC
2.9
2.【2020?益阳】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调节该天平平衡时,首先应该______________。
【点拨】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应将游码归零,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将游码归零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得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______g。
【点拨】鹅卵石的质量m=20
g+20
g+1.6
g=41.6
g。
41.6
(3)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时,发现鹅卵石上附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之后测得鹅卵石的体积为16
mL;
【点拨】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时,发现鹅卵石上附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可来回拉动细线使鹅卵石在水中上下运动。
多次来回拉动细线使鹅卵石在水中上下运动
(4)通过计算得到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2.6
3.小明想测定山西陈醋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横梁平衡。
水平台
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点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m1;
b.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m2;
d.则老陈醋的密度ρ=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e.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出勾兑醋的密度。
4.【2020?临沂】小明用密度为0.8
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
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
位置平衡。
右
【点拨】调节天平在水平台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B
【点拨】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
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
40
【点拨】由图乙可知,量程的分度值为2
mL,示数V=40
mL=40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62
【点拨】由图丙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m剩=50
g+10
g+2
g=62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填“纯酒精”或“水”)。
0.9
纯酒精
5.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某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1)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
(3)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甲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
(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kg/m3。(ρ水=1.0
g/cm3)
3×103
(4)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时有水残留在烧杯壁
上,导致测得的合金块质量偏小
6.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水杯。小高同学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密度为ρ水)、这三只水杯,来测量油和醋的密度。其步骤如下:
①在图中三只水杯里,慢慢地分别注满水、油和醋;
②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其中一只空杯的质量m;
③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求出ρ油和
ρ醋;
④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三只装满液体后,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水、m油和m醋。
(1)你认为正确测量的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点拨】正确的实验步骤:②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其中一只空杯的质量m;①在图中三只水杯里,慢慢地分别注满水、油和醋;④用家里的电子秤,准确测量三只装满液体后,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水、m油和m醋;③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求出ρ油和ρ醋。
②①④③
(2)三只水杯中,水、油和醋相同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
【点拨】三只水杯中,都装满水、油和醋,则水、油和醋的体积相同,都等于杯子的容积。
体积
(3)用已知量ρ水,测量量m、m水、m油和m醋,计算得出ρ油=________,ρ醋=________。
7.同学们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写字母)
BCA
【点拨】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
【点拨】(2)题图甲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右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左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g/cm3。
2.6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为m2;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ρ陈醋。
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8.【2021?苏州模拟】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
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
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
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
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塑料球的质量m=________g。
(2)塑料球的体积V=________
cm3。
(3)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___g/cm3
11.2
20
0.56
9.【2020?通辽】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有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游码未移至标尺左端
的零刻度线处
【点拨】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8.6
【点拨】小木块的质量m=10
g+5
g+3.6
g=18.6
g;
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已知ρ水=1.0
g/cm3)
30
③算出小木块的密度:ρ木=__________g/cm3。
0.62
10.【2020?黔南州】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右
【点拨】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标上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________。
m1-m2
【点拨】由步骤(2)(3)知,小石块的质量m石=m1-m2。
(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________,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__。(均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7)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
大于
【点拨】步骤(3)中取出石块时会带走一些水,使得m2偏小,由m石=m1-m2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偏大。
11.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右
【点拨】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左盘偏重,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
软木块
的质量m/g
水的
体积V1/cm3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cm3
?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cm3
?软木块的密度ρ木/(kg·m-3)
数值
?
40
?
?
?
12
50
90
300
(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④
【点拨】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物理量V1是多余的,故步骤④可以略去。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软木块的实际密度。
大于(共39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B
A
D
A
D
0.2;16.4
D
零;右;3.2
3.2
11
12
13
1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5
16
17
18
19
答案呈现
A
不变;变小
B
D
3:2
1.下列关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质量约为50
kg
B.课桌高度约为0.8
m
C.桌面面积约为4
m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
m3
B
2.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A
3.小亮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应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
4.一架天平无法调节横梁平衡,若在其右盘中放一粒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可使横梁平衡。这时用它测得某物体的质量为35.6
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 )
A.等于35.6
g
B.小于35.6
g
C.大于35.6
g
D.等于35
g或36.2
g
A
【点拨】在天平右盘中加入一粒纽扣,然后调节横梁平衡,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放入的纽扣(相当于平衡螺母)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物体的实际质量仍等于测得的质量,为35.6
g。
【答案】D
6.小黄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他漏掉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将游码调零
7.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感量为________g;如果宇航员将该“玉石”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________g。
0.2
16.4
【点拨】天平标尺上一大格是1
g,一小格是0.2
g,故分度值或感量是0.2
g。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是15
g,游码所对的数值是1.4
g,故“玉石”的质量m=15
g+1.4
g=16.4
g。物体的质量与位置无关,故该“玉石”在月球上的质量仍为16.4
g。
8.【2021?常州实验初级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将从商店购买的0.2
kg茶叶,放到体重秤上称,以判断茶叶是否足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茶叶不足0.2
kg
B.茶叶超过0.2
kg
C.能做出正确判断
D.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D
【点拨】由图可知,该体重秤的分度值是1
kg,茶叶的质量是0.2
kg,小于体重秤的分度值,称量起来误差太大,因此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9.生活中有时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它与天平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__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丝向____(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秤杆水平平衡时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
质量是
________kg。
零
右
3.2
10.【中考?曲靖】如图所示,托盘秤中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kg。
3.2
11.【2021?南京模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整个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铁棒的密度不变
B.铁棒的状态发生变化
C.铁棒的质量变大
D.铁棒的体积变大
A
12.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13.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
m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__kg。
0.45
0.9×103
0.05
【点拨】酒的体积V酒=V容=500
mL=500
cm3=5×
10-4
m3,则酒的质量m酒=ρ酒V酒=0.9×
103
kg/m3×5×10-4
m3=0.45
kg;酒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无关,故将酒倒出一半后,密度不变;酒瓶中装满水后,水的体积V水=V容=5×10-4
m3,则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
kg/m3×5×10-4
m3=0.5
kg;则水比酒多出的质量m=m水-m酒=0.5
kg-0.45
kg=0.05
kg。
14.【2020?成都】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
【点拨】测小铁块密度: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测体积后铁块上沾有水,测得的质量偏大,造成算出的密度值偏大,故A错误;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B正确;测小砖块密度:小砖块对水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故C错误;测比赛用铅球密度:铅球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并且体积较大也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故D错误。
15.【2020?金昌】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右
【点拨】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直接拿砝码
【点拨】用手直接拿砝码容易腐蚀砝码,导致砝码的质量发生变化,测量值会产生误差。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27
【点拨】小石块的质量m=20
g+5
g+2
g=27
g。
(4)之后他将小石块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10
【点拨】小石块的体积V=40
mL-30
mL=10
mL=10
cm3。
(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__________kg/m3。
2.7×103
16.【2021?苏州模拟】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5
B.5:3
C.2:1
D.3:1
D
17.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
,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乙体积之比为________。
3:2
18.夏季,为了给水果保鲜,果农在水果贮藏室里放置了2
m3的冰块,问这些冰块化成水的体积是多大?已知ρ冰=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
19.如图所示,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为了测定端砚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出磨钮(研磨的器具,与砚材料相同)的质量为140.7
g,再把它没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
量是46.9
g。(ρ水=1
g/cm3)
(1)请你帮小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砚台的质量为159
g,则该砚台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共37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C
D
C
体积;密度
目标一
A
小;大
A
C
1
2
3
4
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目标二
1.【2021?厦门双十中学月考】热气球是通过对球内空气进行加热,使球内的空气密度(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目标一 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C
2.【2020?呼伦贝尔】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D
【点拨】室内火灾发生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飘浮在房间的上方;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C
【点拨】①用天平测量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
④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⑤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大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大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选C。
4.【2019?昆明】如图所示,在波黑一个村子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石,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圆石工法技术的结果。当地村民估计这颗巨石重达35
t,你认为做出这样的估计,
需要知道该石头大概的________
和________。
体积
密度
5.【中考?邵阳】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A
【点拨】“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
6.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于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为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______,硬度______。(均填“大”或“小”)
小
大
7.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D.物质温度升高,密度一定变小
A
【方法规律】利用举反例法解答。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它们的密度不同,可见B、C错误。水的温度由0
℃升高到4
℃的过程中,密度变大,可见D错误。
8.【中考?滨州】【教材P121图6.4-2拓展】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知,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
℃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
℃、3
℃、2
℃、1
℃、0
℃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点拨】由图甲可知,在4
℃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在0~4
℃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水热缩冷胀,故B正确。水的凝固点是0
℃,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故A处的温度为0
℃,可见C错误。
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
【答案】C
9.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
℃上升到0
℃时,体积将______,密度将______。
变大
变小
(2)水从0
℃上升到4
℃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
变小
变大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
【点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4
℃的水密度最大,会下沉至河底。
0
4
1.【中考?梧州】小明把装有450
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问:(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
目标二 密度的复杂计算
(1)冰的质量是多少?
解: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m冰=m水=ρ水V水=1×103
kg/m3×450×10-6
m3=0.45
kg=450
g。
(2)此过程体积变化了多少?
2.【2019?呼伦贝尔】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
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
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
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3.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征征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设法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壶盖的体积为14.8
cm3。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4.一个铜球,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是356
g,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是60
cm3,铜的密度ρ铜=8.9×
103
kg/m3,则: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解: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铜=60
cm3-40
cm3=20
cm3。
(3)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解: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质量m水=ρ水V空=1.0
g/cm3×20
cm3=20
g,
注满水后铜球的总质量m总=m水+m=20
g+356
g=376
g。
5.【2021?常州第二十四中学月考】用20
g密度为19.3
g/cm3的金和10
g密度为8.9
g/cm3的铜合在一起制作一工艺品,制成后工艺品的密度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