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5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5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31 17: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
01
03
04
02
第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三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③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地联系,物种的世界性交流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④了解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食物生产、储备等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古代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近代食物物种的世界性交流
现代食物生产与食品安全
②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农业革命在世界许多地方独立发生,形成各自不同的文明特征。
①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人类社会第一次革命性变化,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环节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
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一、第一课课文构成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一、课文构成
学习聚焦: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学习聚焦: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合适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学习聚焦: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农业出现的过程及意义
不同地区农业的特点和影响
农业带来的生产关系巨变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二、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渔猎
人工取火
使用骨针
石器钻孔技术
装饰
磨制石器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二、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食物来源:渔猎和采集
居住方式: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1.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
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
C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蠪(ba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qia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 —《淮南子·修务训》
人口增长
疾病毒伤之害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二、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食物来源:渔猎和采集
居住方式: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出现在西亚、中国和南美洲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
中美洲
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上游的粟米
长江中下游的水稻
中美洲
玉米
甘薯
欧洲、中东、中亚的小麦区
东亚、东南亚的稻米区
美洲的玉米区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西亚
中国
南美洲

绵羊
骆马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美洲
玉米、甘薯。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合作探究活动:
人类在早期的食物生产具有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多样性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二、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食物来源:渔猎和采集
居住方式: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出现在西亚、中国和南美洲
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从河姆渡遗址的介绍视频中,你发现农业出现后,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农业出现——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稻作农业
干栏建筑
划桨行舟
日鸟合璧
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天文历法等科学发展
金乌负日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二、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
食物来源:渔猎和采集
居住方式:迁徙生活
妇女占主导地位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出现在西亚、中国和南美洲
3、农业: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增加食物、改善生存条件
人口增加
4、农业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从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科学发展
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美洲
三、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古代印度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区
种植作物、驯化动物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中国
商周时期:
战国以后:
古希腊
古罗马
古代美洲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镶嵌画《乌尔的旗标》
镶嵌画以分层叙事的构图展开乌尔王室发动战争、征服异族、庆祝胜利、缴获战利品的情节
1.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3.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材料:汉谟拉比在扩张过程中,将大量土地变成王室地产。但王室无力亲自经营大片土地,因此将土地分成份地交给不同阶级的人耕种……既有大商人、手工业者和国家公职人员,也有士兵……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材料:尼罗河从南向北流经埃及,为埃及带来了充足的水源。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带来了大量上游的泥沙。这些泥沙来自非洲的热带草原,富含庄稼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料,等于每年给尼罗河下游两岸的土地普遍施了一次肥……公元前5世纪访问过埃及的希罗多德宣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1.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
2.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材料:国王掌握着全部的土地和财产。古王国时期不断进行的土地和财产清查,既是国王企图加强其经济地位的表现,也是国王拥有最高经济权力的明证。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中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种植结构
生产工具
土地制度
耕作方式
经济政策
生产模式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以后
南稻北粟
木石骨蚌
土地国有制
奴隶集体耕种
铁器牛耕
土地私有制确立
个体小农
男耕女织
重农抑商
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精耕细作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1.主要粮食作物:西亚传入的大麦、小麦
2.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3.公民拥有土地,奴隶制经济
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橄榄油和葡萄酒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1.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
2.土地制度:国有→私有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古代美洲
阿兹特克文化
玛雅文化
印加文化
1.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2.土地制度:村社土地公有制(阿兹特克)
独特的阿兹特克农耕
农业耕作技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并且耕种效率极高的"浮园耕作法"。
丰富的农作物种类:玉米、大豆、无花果、棉花等等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地区
种植作物、驯化动物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方式
古巴比伦
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绵羊、牛等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古埃及
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古中国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
奴隶集体劳动
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个体经营
古希腊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古罗马
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古罗马长时期实行土地国有
奴隶劳作
古代美洲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驯化了骆马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三类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
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东南亚稻米区;美洲玉米区;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
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制)
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
食物结构的差异(中国:素食结构;西方:肉奶为主)
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四、生产关系的变化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
采集渔猎:木石骨器;学会用火
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很多土地
古代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宗教信仰
古代中国:南稻北粟;土地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铁犁牛耕;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
古代希腊:因地制宜;城邦公民拥有土地
古代美洲:土地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农耕畜牧
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畜牧业:随农业和定居而产生
五、知识小结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龚宇
感谢聆听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