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象物候》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简单的天气变化规律,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简单的天气变化规律,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专题《气象物候》。
2.整理、收集关于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诗词并交流。
一、检查交流
1.学生课前在小组内交流。
2.课前分组在小黑板上写出本组整理、收集的成语、谚语及诗词。
3.成果展示。
(由学生自由讨论、小组展示)
明确:
(1)成语:春暖花开 秋高气爽 春风拂面 绿草如茵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高气爽 暴风骤雨 凉风习习 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2)谚语: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下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旱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3)诗: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词: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故事导入
(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初步体验)
1805年深秋拿破仑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仑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仑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仑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呢?
我们还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章《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的阴晴雨雪。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2.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形式。(学生边读边勾画,找出关键词。)
明确:中心句是: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给学生找中心句的方法)
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四、精读深思,细心品味
精读课文,找出各种云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天气情况。
学生阅读课文,圈点相关信息。交流、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结合参考资料一,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于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尽可能精确的天气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高的事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2.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明确:
A:我同意“天有不测风云”的说法。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同意“天有可测风云”的说法。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气象卫星探测的卫星云图“指云报雨”,人类可以全程监测台风的“行踪”,自然之风云不再神秘,天之风云“可测”。不久的将来,天之风云不仅可测,而且完全“可控”。
(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六、课堂小结
通过《看云识天气》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看云来识别天气的变化。也了解了一些关于物候方面的成语、诗词、谚语等。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印象。
七、课后作业
观察近几天云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变化,试用已学知识进行解释。
附: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结构特点:总——分——总
讨论:(1)看云识天气的价值
(2)“天有不测风云”的争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深入探讨物候现象的规律,了解并探究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培养开放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深入探讨物候现象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基本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一、导入学习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四时交替,感受万物变化,习以为常。然而,如果能够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通过其它方法去了解气象物候。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阅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2.请结合《参考资料》,给物候和物候学下个明确的定义。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明确:
1.春燕回迁、秋叶飘零、蛇蛙冬眠、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物候: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
3.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于下列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会从文中找答案。)
三、深入思考
1.有人说在江苏的江阴腊尽春初就能吃到河豚,在常州二月初方食,到南京则要三月才能吃到河豚,请用物候学的眼光来分析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下游首先可以捕捞到河豚,然后才是中上游。江阴、常州、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捕捞河豚的时间自然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2.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3.南京的桃花较北京的桃花要早开10多天,说说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纬度是影响物候来临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夏之季,越往北气温越低,达到桃花盛开的气温时间相对要迟,北京的地理位置在南京的北面,所以桃花要迟开。
4.大连跟北京的纬度很接近,但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经度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经度的影响决定于离海洋的远近。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大连近海,所以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比北京要迟开。
四、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一)赏析《塞下曲六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探究: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学生先自由讨论,后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形成独特理解。)
明确: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高下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拓展: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 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二)欣赏另三首诗词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此诗虽写的是戍边的将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颓废的情调。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但悲中有壮,悲中有慷慨。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前两句极富暗示性。“月黑”与“夜”“雪”互补,暗示敌人可能趁机出动。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将军一见雁飞,迅即作出“单于夜遁逃”的判断,暗示敌人被围之久,已无力夜袭。将军极富作战经验,雪夜严密注视敌情,也同时得到暗示。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而不发,扣人心弦,引人联想,言尽而意未尽。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三句写了六种景物,第一句写地
面景,第二句写江上景,第三句写岸边景。这些景物都应当是画中所有的。但是苏轼的这首诗却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这正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是画幅所无而由诗人赏画时加上去的。
五、完成“思考·质疑”探究题(P45)
(注重学生个人理解,让学生讨论,形成共同认识)
1.思索质疑四。
明确: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远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可为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2.思索质疑五。
明确:他针对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也写下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3.思索质疑六。
明确:本题不一定有统一答案,但是在讨论时,要注意到实际包含的物候信息。查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我们只能说苏轼看到了画中有鸭,故有此说,如果画上是鹅,他也许会说:“春江水暖鹅先知”。鸭是水陆两栖,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比水中鱼敏感。也许有人认为,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春回水暧,鸭自然就“先知”了。
春回大地,桃花始开,江水变暖,鸭子活跃;春天的野草,芦苇的嫩芽,相继争发;真是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苇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一般读本都把“河豚欲上”解释为“河豚上市”。
诗意可以这样解:看到了萎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河豚正在溯江而上。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捕捞河豚自然从下游开始,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江阴、常州和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诗句和谚语,为我们更多地了解物候相关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寻真知。
七、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出一期关于气象和物候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专题——气象物候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共49张PPT)
专题 气象物候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
气象物候
交流:
你课前搜集到有关天气的谚 语了吗?
阅读·参考 《看云识天气》
速读课文,概括课文说明内容,说出课文说明结构
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1段 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2—6段 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看形态/看色彩);
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
义和局限性。
再读课文,与同学讨论:课文抓住云的特点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结合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填表——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特点 位 置 天 气 情 况
卷 云
卷积云
积 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特点 位 置 天 气 情 况
卷 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鳞片 很高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积 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2000米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低 预示将要下雨或雪
雨层云 布满天空 更低 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2000米左右 马上就会下暴雨
并思考: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文说明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思考·质疑:
课前搜集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你能科学解释吗?
课本第45页问题一
阅读·参考 《大自然的语言》
说一说你的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呢?
通读课文,说说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
《大自然的语言》
1-3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
4-5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6-10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
11-12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思考·质疑:
你留心过身边的物候现象吗?对你的学习生活可有意义?
课本第45页问题二
总结与讨论:
《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说明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动形象 通俗准确
讨论:
课文运用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相结合的说明方式有什么好处?
课外作业:
1.预习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2.了解我国民间的24节气名称及名称的意义。
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开始打雷,动物冬眠结束;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意义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阅读·参考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自由朗读这几首诗——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首诗的主要内容;
找出各诗中有关气象物候描写的诗句,思考并口答这些景象是表现什么季节的特征的。
合作学习:
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首与同学研读
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诗人写诗的背景;
2 所写自然景象的特征;
3 这样的景象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集中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1)文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
(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脉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
(烘托战土们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
(思念家乡)
1、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
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思考·质疑:
集中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注意“春风”的双关意;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寻找物候 探究原因
3、“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黄沙,于是有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应改为“黄沙远上白云间”,结合书中的理解,谈谈你的认为哪中更合理?
思考·质疑 :课本第45页问题四
你认为究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远上白云间”更正确合理?为什么?
【答】A:我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更合理。《凉州词》是一首诗。如果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话,就显得太过直白;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俪飞上云端,富有美感!尽管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但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B:我认为“黄沙远上白云间”更合理。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根本看不到“黄河”,何谈“远上白云间”?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当是当地实景,是事实。另外,“黄沙远上白云间”也描绘出一幅荒凉之景,与全文风格相协调。
集中赏析: 《塞下曲》 卢纶
(1)“月黑”与“夜”“雪”等写出了当时怎样的气候?
(2)本诗的结尾有何意味?
思考·质疑 :课本第46页问题五
华罗庚曾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华罗庚的质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华罗庚曾针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写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飞。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雁,这里可以泛指所有的鸟。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小结】文学不是考古,也不是自然科学。文学欣赏应充分考虑到文学的审美特性。如果以科学性来衡量文学,那就索然无味了。
倾听花开的声音
集中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春江晚景”视频中作“春江晓景”
思考·质疑 :课本第45页问题六
【答】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下游首先可以捕捞到河豚,然后才是中上游。江阴、常州、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同,捕捞河豚的时间自然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说一说:
下列诗句中你能读出季节、时令或者处所吗?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李白《别房太尉墓》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王维《寒食汜上作》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课后作业:
预习“讨论·活动”
活动一:
你知道哪些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或诗句呢?能说说它们所表现的意思吗?
成语示例:
春暖花开 雨后春笋 春华秋实
风起云涌 春生夏长 炎炎夏日
秋高气爽 一叶知秋 秋风扫落叶
冬裘夏葛 残冬腊月 雨过天晴 烟消云散 晴天霹雳
谚语示例: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临
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诗句示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停车坐爱枫叶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活动二:三首词中物候与季节的关系
细细品读三首词选文(《钱塘湖春行》《木兰花》《蝶恋花》)
词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季节特点?是什么季节?
依次为:早春、早春二月(如《木兰花》中的“红杏枝头”、暮春三月(《蝶恋花》中的“乱红”)
活动三:关于各地梅雨的特点
读课本,了解“梅雨”的概念;
细读三首诗的部分诗句(课本第47页)
三位作者写诗时所处的地点分别在哪儿?
从诗歌内容来看,三个地方的梅雨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结合地理知识,联系诗句,由此可以看出“梅雨”的“入梅期”由什么特点?
柳宗元—广西柳州 杜甫—四川成都
(注:南京指成都) 苏轼—浙江湖州
柳州为农历三月(小春即为三月),
成都为农历四月,湖州为阳历五月
(“三时”意思是“夏至以后的十五天”)
“入梅期”是从南向北逐步推进的。
活动四:
讨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还有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
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也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成本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答】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气象卫星探测的卫星云图“指云报雨”,人类可以全程监测台风“的行踪”,自然之风云不再神秘,天之风云“可测”。不久的将来,天之风云不仅可测,而且完全“可控”。
中考链接 学以致用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泰州市中考语文)
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
【答】:揭示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蕴涵生物循环规律。
北戴河
大连
青岛
庐山
昆明
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
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处低。
3、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梅花 〔北周〕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