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等操作活动,感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的意义。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探索用测量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出示本章主题图
教师:大家说说主题图中的“给每个花坛装上护栏”,“我准备跑3圈”,“这个花坛大约需要护栏30米”是什么情形?
教师:现在我们用本子来代表花坛和跑道,你能用手比划出这三句话表示的意义吗?
让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内交流并阐述理由。
教师:主题图中的“这个凳子面的周长是90厘米”这又是什么意思?里面的“周长”是什么?
教师:它和前面三句话是一样的吗?以我们书本、桌面、直尺和三角板为例,在小组内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学生在组内先交流,各自说说自己对周长的理解,边指边说出课本封面的周长、作业本的周长、桌子面的周长、凳子面的周长等。引入本节主题“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课件演示,了解意义
出示例1
教师用课件显示例1的情境图,用红色的线去描桌布的边线,并指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然后用课件显示树叶面图,同样用红色的线去描树叶面的周长,并指出:树叶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边摸边说出课本封面的周长、作业本的周长、桌子面的周长、凳子面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另一个学生看他摸的是否正确。
教师让学生总结什么是周长。
生: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明确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围成(封闭)图形1周(也是封闭)的长度。
小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板书:封闭图形1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出示例2情境图,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
生:如果边是直的,可以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先量出各边的长再加起来;如果边是弯曲的可以用软尺或先用线把弯曲的图形紧贴围起来,最后把线拉直,再用尺子量线的长度。
教师让学生测量事先准备好的物品。
学生根据物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三、练习巩固
教师让学生拿出钉子板,先用绳子在钉子板上围几个图形再指出它们的周长,最后测量出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后汇报结果。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定义:
封闭图形1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测量方法:
测量桌布和树叶的周长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卷尺,二是用线围,再用尺子量出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