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同步测试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这说明(????)
A. 当时已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了破坏
C. 当时的所有少数民族已经高度汉化
D.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遭受破坏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如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38名,占总代表人数的14.7%。这一状况有利于
A. 满足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要求 B. 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C. 促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订 D. 开创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C. 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 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 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 ,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 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 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 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总统制 C. 责任内阁制 D. 君主制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新的低层机构”建立的标志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 中央局 D. 广州国民政府
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
明()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 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纳入法制轨道,这一成果来自()
A. 1941年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不离开”,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这体现了()
A. 党的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落实
B. 与民族区域自治相配套的法规体系确立
C. 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保障
D. 民族区域自治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产生过程看具有民主性,体现了民主精神。这主要表现在(? ? )
A. 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 B. 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
C. 宪法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 D. 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 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 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C. 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 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国庆节前夕,某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A. 正确 B. 错误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曾对英国记者福尔表示:“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为践行这一承诺,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不包括
A.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78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是:粮食6095.3亿斤,棉花4334担,布330.9亿尺,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吨,铁路5.17万公里,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增长。1978年,我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按人均收入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摘编自李文《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一是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则;二是1999年《合同法》,实现了我国合同立法的统一化、体系化与科学化,构建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三是2007年《物权法》,构建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的正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四是2009年《侵权责任法》,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侵权法体系和规则。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不论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人格权法等基本民事制度,还是民法方法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都进步迅速,民法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中国民法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革时期民族区域自治遭到破坏,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题中的时间是1975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当年制定了新的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破坏,是历史的倒退。其中,就包括删去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这说明文革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破坏,故B正确。
A.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民众当家做主的愿望,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长期有必要的,故A错误。
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D.本题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无关,故排除D。
故选B。??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实行专制,这体现的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故D项正确;
ABC.A项题干中未体现;B项明显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项说法太绝对。故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从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故A正确。
BC.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排除BC。
D.戊戌变法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故排除D。
故选A。??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据题干信息“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可知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故C项正确。、
A.题干是宪法大纲的规定,而不是党的纲领,因此其不涉及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故A项错误。
B.此时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不存在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故B项错误。
D.宪法大纲不可能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B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三条内容,不论在《共同纲领》还是在1954年宪法中都有规定,所以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故排除ABC。
D.在《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在1954年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排除A。
B.从“陕甘宁边区”名称可推断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从题干内容看,当时准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但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是设想,“得”就说明了这一点,故B正确。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故排除C。
D.题干未涉及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定依据,故排除D。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D.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D错误。
B.根据题干“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可知,临时大总统与国务员共同行使行政权,与总统制不符,故B错误。
C.根据题干“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可知,总统职权受到国务员制约,表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故C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和总统制,但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对行政首脑对立法的制约权限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政治起步的不成熟,故A项正确。
B.该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B。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效仿三权分立体制,议会并非权力中心,故C错误。
D.“有效防范”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虽然也称红色政权,但不是中央政府,与国民党政权不相对应,故不选A。
B.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蒋介石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应该是指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共建立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是指建立了和南京国民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应该是瑞金的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故B正确。
C.中央局是党组机构,故不选C。
D.是北伐战争时的政府机构,故不选D。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略
14.【答案】D
【解析】略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宋教仁起草,1912年3月8日经当时的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施行。这符合民主立法的程序,故A正确。
BCD.这三项都是《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而不是立法的程序,故排除BCD。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不是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故排除A。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短期担任临时大总统时制定的宪法文件(由参议院起草通过),规定了国民是国家的主人,且实行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故B正确。
C.本题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无关,故排除C。
D.说法无依据,故排除D。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
D.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可以看出“这个制度”应该是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基本的政党制度,D项正确;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政权组织形式;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政策;C项村民选举制度是国家选举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正确。
?ABC.三项均错误,故排除ABC。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因此D项与题意相符,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答】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题干表述不正确,故选B。
A.题干表述错误,故排除A。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明确立意,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法治国”方略是党和国家吸取“文化大革命”深刻教训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的,因此建国初期我党践行“民主政治”的措施不包括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故B正确。
ACD.三项都是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主要民主措施,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ACD。
故选B。??
21.【答案】(1)创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著提高人口素质。
(2)特征: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日益完善;发展迅速:具有中国特色。意义: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基础,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根据”到1978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是:粮食6095.3亿斤,棉花4334担,布330.9亿尺,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吨,铁路5.17万公里,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增长“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轻重工业和农业有了明显增长,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1978年,我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按人均收入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教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根据以上分析可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和意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关于特征: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可知,我国的民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知,民法的发展十分迅速。
关于意义: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从民法的发展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根据以上分析可进行作答。
22.【答案】(1)机构:军机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1)本题考查清朝专制主义加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可知,这一机构是指清雍正时期设置的军机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皇权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新中国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依据材料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信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一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此之外,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