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蘑菇》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画蘑菇
学科 数学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 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与表现。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看看、闻闻、摸摸、拼拼、画画等方法加上大胆的联想,把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绘画的乐趣。依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大胆的联想,提升学生技能和认识发展水平,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第三课《汽车的联想》、第四课《漂亮的童话城堡》同属创新单元;在一年级上册的《图形变变变》、《我的手》中学习了观察、概况外形特点,并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本课为二年级下册《美丽的植物》、三年级下册《画古树》、四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植物》等课做好铺垫,了解蘑菇的种类、生长特点、外形等生物性特征,进行大胆的联想,初步尝试各种媒材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具备了认识蘑菇,吃蘑菇的体验,能用基本形或是近似形的事物表述蘑菇的外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用基本形表现物体的能力,初步了解遮挡关系,但对于画面遮挡关系的表现效果有待深入学习,画面主次关系的表现等需要加强训练。本课在表现基本外形和遮挡关系的基础上,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联想,大胆创作。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蘑菇的种类、外形特点。学习如何表现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能利用蘑菇形象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事物前后遮挡的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通过体验、探究、作品欣赏、启发联想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起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点,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利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前准备时间播放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
生:进入上课状态。
2.探秘小蘑菇
师:播放视频,介绍蘑菇的种类、外形、颜色、价值等基础知识。
生:观看、了解蘑菇的奥秘,思考问题:你认识哪些种类的蘑菇?蘑菇有哪些颜色?
蘑菇有什么价值?
小结:探秘了神奇的小蘑菇,我们来画画蘑菇。
板书课题:画蘑菇
【设计意图:带入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画家
师:请学生快速的用基本形,勾画出学习单中的几种蘑菇外形。
请思考问题:蘑菇由哪基本构成?
生:用基本型概括蘑菇造型。并展示自己的画面。思考蘑菇的结构,回答问题。
小结:蘑菇由菌盖、菌褟、菌柄组成。
菌盖可以用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
菌柄梯形、正方向、长方向……
【设计意图:了解蘑菇的结构,掌握用基本形概括蘑菇外形的方法。】
2.蘑菇换装
(1)找一找
师:蘑菇身上有哪些漂亮的花纹?
生:观察蘑菇,概括点、线、面装饰要素。
(2)示范装饰蘑菇。
师:在蘑菇外形的基础上快速的用点、线、面装饰蘑菇,或涂色装饰。
生:观看教师装饰蘑菇的过程和方法。
师:出示不同形状的蘑菇,分别用点、线、面,色彩进行装饰的图片。
【设计意图:学习点、线、面,色彩装饰的方法。】
(3)试一试
师:请在学习单中选择你喜欢的蘑菇外形,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进行装饰。
生:练习装饰蘑菇。
小结:分析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装饰练习,强化点、线、面,色彩装饰元素。】
3.蘑菇大联想
(1)外形的联想
师:课件中出示,蘑菇的外形联想成雨伞、灯…..你还能将蘑菇联想成什么?
生:根据蘑菇的外形进行联想。
师:视频示范绘制由蘑菇外形联想到的事物。
小结:出示蘑菇外形联想的范画。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蘑菇外形大联想的魅力,激发联想兴趣。】
(2)组合联想:
师:出示运用蘑菇的不同方向进行联想,用基本形组合进行联想。如:摩天轮、轮船、汽车等。视频示范联想绘制过程。
生:观看教师的组合联想方法。
小结:用蘑菇的外形特点和不同方向的拼摆,我们能联想出丰富的图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利用方向和基本组合,进行丰富的联想。】
4.蘑菇家族大合影
(1)生长特点
师:看看蘑菇和他的小伙伴们是怎么生长的?观察哪个蘑菇在前?哪个蘑菇在后?
生:观察分析,指出蘑菇生长的特点及前后关系。
小结:蘑菇喜欢挤在一起生长,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后面的就会被前面的遮挡住一部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蘑菇的遮挡关系。】
(2)拼摆游戏
师:蘑菇家族要拍大合影,你能不能给蘑菇们安排照相的位置呢?
生:小组合作完成拼摆游戏,拼成一幅有遮挡关系的画面。
小结:展示学生的拼摆成果,并进行评价纠正。
拼摆时要蘑菇的位置要有前有后,有大有小,有聚有散,这样的画面才会有层次。
【设计意图: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分析遮挡关系,游戏中练习构图规律。】
5.教师示范
师:确立创作主题《蘑菇游乐园》,将多个联想的蘑菇示范作品,组合成范画作品。
讲解创作要点:根据主题,运用联想,点、线、面,色彩等装饰的手法。
构图要注意遮挡关系,画面层次,大小关系等。
生:聆听老师的组合创作意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创作步骤,为艺术实践作铺垫。巩固装饰、联想、构图方法。】
三、艺术实践
实践内容:根据蘑菇进行联想,创作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作品。
1组、2组将创意物品贴在蘑菇超市的货架上
3组:刮画 4组:绘画 5组:彩泥 6组:剪贴画
实践要求:有创意、有遮挡关系、色彩鲜艳,装饰丰富。
【设计意图:明确艺术实践内容和要求,巩固学生对遮挡关系的理解,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要点:蘑菇的创意、遮挡关系、色彩搭配等。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五、课后拓展
师: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仿造蘑菇的制品。
生:认真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得到启发,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板书设计
画蘑菇
蘑菇的结构示意图:
蘑菇的颜色:
菌盖的形状:
菌柄的形状:
装饰:
联想:外形联想
组合联想
学生作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