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好看的线条 人美版(北京)(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好看的线条 人美版(北京)(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01 00: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看的线条
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好看的线条》
学科:美术
学段:1-2
年级:一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2011课标版(杨力主编)一年级下 第二册 第二课
授课时间:1课时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线条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本节课安排《好看的线条》,是全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第一课,在课题的设计上强调“身边”,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感受线条的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具有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教材中的文字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教材第4页选择了画家吴冠中的《春曲》这幅作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以及各种颜色的恰当组织,能带给人美感,教材中还选择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这幅摄影作品,梯田层层叠叠,构成了丰富的,疏密不同的线条,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教材第5页还呈现了芭蕉树这种植物的图片,其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种秩序的美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使我们身边的景色如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外立面是由纵横交错的钢铁线条编织而成的,不规则的线条本身就是支撑建筑的结构,出示这些图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线条无处不在,要善于发现,同时也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体验性与活动性,可安排寻找生活中线条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注意发现身边的线条,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产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材第6页展示了三幅学生作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随意画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线的表现方法,解决运用不同的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这一教学难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线条是学生们最常见到和使用的绘画元素,简单容易上手,通过教师引导,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作热情,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及美感,初步体验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悟身边的线条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受线条美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发现并认识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情感或事物,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1、用线条表达感受
听声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能不能用线条把听到的声音画出来?
(三种声音:锯子、蜜蜂飞、有变化的乐曲串烧)
原来我们可以把感受用线条画出来,这节课,让咱们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线条,和他们做朋友吧!
2、出示课题
学生听声音,画出感受到的线条
学生了解感悟,我们的感受也可以用线条表达
讲授新课
1、发现线条
你们看,线条躲进咱们的校园里了,你都发现什么线条了?
(直线、折线、交叉线、弧线、虚线、波浪线、螺旋线)
同时板书痕迹
2、巩固所学线条
(1)利用毛根,看谁能快速、准确的变出老师指定的线条,展示好看的线条
(2)线条的变化:欣赏老师手中舞动的绸带,你都发现了什么变化的好看线条?说一说
(3)仔细观察,你在长鼓上发现了什么好看的线条?
3、运用线条
(1)运用线条创作艺术作品:
一根线条不能表现好看的艺术作品,多根线条重复、组合就能表现不同的美感
(梯田、古人使用的陶罐上的花纹)
(2)利用打印出的生活中的有线条美感的图片,小组合作,用笔在图片上画出找到的好看线条
4、欣赏生活中的线条
这些丰富的线条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生动和美丽
5、线条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
通过不同的线条表达听到声音的不同感受,联想故事,利用线条不同的变化和组合,组织、美化画面
重点:不同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疏密、组合的表现
听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对声音的不同感受选择适合的不同线条组织画面
低沉的风声、淅沥的雨声、飞机飞过寂静的天空……
(2)欣赏艺术家笔下的线条
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种类丰富,富于变化,吴冠中擅长运用黑白灰和线条的变化表达情感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线条
认识线条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线条,寻找身边的线条
学生观察、思考小结:这些线条通过提炼和组合,变成好看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魅力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找到并画出线条
学生欣赏
学生观察、体验、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魅力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身边的线条
巩固所学线条
感受线条变化的美感
解决难点,体验线条的表现方法
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表现力
艺术实践
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你喜欢的东西,颜色不要超过3种
教师巡视辅导:
线条的变化与组合的表现
随时展示、鼓励
3、关注表现能力比较弱的学生
学生创作
通过创作,表达审美体验
作业展示
展示欣赏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
欣赏不同创意作品
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自信心,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拓展
欣赏现代和古代对线条的运用(鸟巢、古建筑门窗、冬奥会会徽),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发现和运用线条
欣赏、学习
感悟线条的魅力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本课的特色是利用线条表达听到的声音和音乐,表达所感受到的情感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方式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各种不同的声音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校园图片里发现和认识线条,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整个教学环节围绕声音与情感展开,给学生很开阔的创作思路。在认识、巩固和运用线条环节,教师让学生用毛根快速变出线条,吸引学生注意力,又用舞动的红绸带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各种变化,再用长鼓、草绳装饰品等学生能直观看到的物品,让学生从中发现线条。然后回到生活中,结合课本上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图片和古代陶罐上的花纹,引导学生感悟线条的变化和组合的美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古代陶罐的花纹上和生活中的线条寻找并画出不同的线条,最后回到生活中和自然界中,欣赏美丽的线条,将线条的知识、变化的美感和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运用引导给学生。
在教师示范环节,又回到了声音与线条的结合和联想,切入主题,教师引导根据听到的声音选择不同的线条,继续创编故事,用有变化的线条表达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吴冠中的线条作品给学生启发和鼓励。
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年龄太小,在小组合作时组内分工不明确,教师应更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