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 (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 (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1 08: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1.4.1有理数的乘法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 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 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正数与零的乘法运算以及引进负数以后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使学生在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找到规律。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合作互帮。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二、分析问题、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三、通过举例,理解法则
四、通过例题与练习,巩固法则,提高技能。
五、课堂小测
六、回顾反思、加深印象
七、课后作业 1、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
2、思考(1)观察下列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计算: 3×3=
3×2=
3×1=
3×0=
可以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___,积___。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 3×(-1)=
3×(-2)=
3×(-3)=
思考(2)观察下列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计算: 3×3=
2×3=
1×3=
0×3=
可以发现规律:随着前一个乘数逐次递减____,积____。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
(-1)×3=
(-2)×3=
(-3)×3=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归纳如下:
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___; 正数乘负数,积是________; 负数乘正数,积是________. 积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思考(3)利用上面的结论计算观察下列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 (-3)×2=
(-3)×1= (-3)×0=
可以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___,积______。 (-3)×(-1)=
(-3)×(-2)=
(-3)×(-3)=
归纳:负数乘负数,积为__,乘积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 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任何数与0相乘,______.
3、例1,计算:
(1) (?9)×6
(2)(-3)×(-4)
归纳得出: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4、(1)练习:(见课件)
(2)例2,计算:①×(+2)
②(-)×(-2),
第一,引导学生强化法则、步骤;第二,教给正确的书写格式。
观察例2两题有何特点?
总结: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3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0C,向上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5、见课件
6、请你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7、(1)习题1.4复习巩固第1,2,3题
(2)补充题(见课件) 1、学生思考。
2、(1)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2)学生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请2~3个学生发言.
(3)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
3、学生独立计算并根据法则说出每步的依据。
学生思考并归纳方法步骤
4、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帮。
学生观察例2两题的特点,讨论回答。
5、学生独立完成。
6、学生思考并交流发言。
学生不可能很圆满的把法则总结全面

此时应尽可能的让学生互相补充,相
互修正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板书设计 1.4.1有理数的乘法(1)
?
1、法则??????????????例3
2、例1??????????????3、练习
例2? 4、小结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