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 第2课时 课 型 新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经学会初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问题的引入。 (1)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及其关系: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若问题中工作量未知,通常可把总工作量
看作 “1”
(3)利用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是工程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
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二、应用与探究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 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 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安排多少人工作?
三、课堂练习
1: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2.整理一块地,一个人做需要80小时完成。现在一些人先做了2小时后,有4人因故离开,剩下的人又做了4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求一开始安排的人数。
四、归纳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06页习题3.4 第4,5题。 1、教师利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中相关概念。
2、教师展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巡视。
3、教师依次展示课堂练习两道题,引导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完成。
4、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学生回忆并独立回答。
2、学生观看课件,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学生先观看课件并依次解答两道练习题,先独立后合作交流。
4、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完成有困难。
教师展示解答过程。
板书设计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工程问题
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师用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