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31 11: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2.英国人安德鲁?韩德森在给友人拉本特的信中写道:“1839年6月的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个事件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虎门销烟的胜利
D.北洋舰队的覆灭
3.19世纪中期,《伦敦画报新闻》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是人类中的一个大家庭,已经与世隔绝很多世纪,现在要加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其他国家互相打交道了。中国有众多的人口,现在冲破了长久以来包围着它的愚昧和迷信,将要走到光天化日之下,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进入到不可限量的辉煌前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
A.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使中国海防意识觉醒
5.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6.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指的是
A.棉纺织品
B.机器
C.枪械
D.鸦片
9.“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0.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11.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人民主革命时期
12.四十中学八年级同学在讨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关于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正确的是
A.清政府腐朽落后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13.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轮船开启了中美贸易,它提交国会的航行报告称,同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比英国的“凌驾于人”式贸易更有前途。在之后的50年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合法贸易。美国商人开始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1842年,美国政府派出舰队抵达广州,向广州当局提出,美国商人应当享有“同其他国家商人一样的最惠国待遇”。美国政策此时发生化所依据的国际形势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溯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下图所示雕塑取材于
A.销烟壮举
B.签约误国
C.焚园暴行
D.海战成仁
15.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材料说明了鸦片战争的
A.偶然性
B.侵略性
C.必然性
D.必要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7.材料一
英属东印度公司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
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1831—1833年间将近有1
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众吸食鸦片图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
材料四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中英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炮子谣》中提到了鸦片哪几个方面的危害?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依据材料四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C2.C3.A4.B5.A6.C7.A8.D9.B10.A11.A12.B13.C14.A15.C
16.(1)英国
(2)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封建统治的腐朽;落后就要挨打等。
17.(1)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主要原因是英国开始向我国走私鸦片。
(2)对身体、经济、军队的战斗力等方面。
(3)图一反映了《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明显增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图二反映了1843年以后,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大大降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廉价工业品。
(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