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限时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者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
A.民族革命内容
B.民主革命内容
C.民权革命内容
D.民生革命内容
2.“秋雨秋风愁煞人”是秋瑾绝命诗中的句子,表达了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秋瑾牺牲于哪场武装起义(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3.下列历史事件与下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湖北军政府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建立
D.清帝退位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5.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走向共和
B.军阀割据
C.君主立宪
D.国家统一
6.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该对联讽刺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B.宣统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
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8.右面是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
A.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
B.军阀的肆意搜刮
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9.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陈独秀、蔡元培
B.李大钊、康有为
C.鲁迅、魏源
D.胡适、梁启超
10.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专门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并得到了鲁迅等人的大力赞扬。从此,“她”字和“他”字开始并用。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主张男尊女卑
B.提倡男女平等
C.承认男女有别
D.宣传女权至上
1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
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
12.史学家金冲及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 )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某纪录片解说词提道: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4.中共二大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这段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A.放弃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B.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C.准备出师北伐
D.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接受教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主要是指( )
A.开始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B.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坚持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D.单靠工人斗争是无法战胜敌人的
二、辨析改错(8分)
1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
主义”。
改正:
[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自由和平等”,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改正:
[
](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改正:
[
](4)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泽民
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谁?“先生”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于1915年开始领导了哪一救国运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中国的仁人志士分别是以怎样的方式“救治”中国的?(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5分)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革命]
材料一 “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民国”取代“帝国”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影响是什么?(4分)
[思想解放]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2)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分)
[新的征程]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
参考答案
1-15
D
B
B
C
A
C
C
D
A
B
D
D
C
D
A
16.(1)[×]“民主”改为“民族”
(2)[×]“自由和平等”改为“民主和科学”
(3)[√]
(4)[×]“第二次”改为“第一次”
17.(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
(2)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3)孙中山以革命的方式“救治”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思想解放的方式“救治”中国。
18.(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
(3)责任与担当;创新精神。
19.(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