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课件-5景物的近大远小(7)-冀美版(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美术下册课件-5景物的近大远小(7)-冀美版(4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01 00: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景物的近大远小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是学习透视知识的第一课,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规律。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绘画中关于空间的概念,并能感性地描绘就可以了,不做更深入的学习。
教法分析
贯穿这节课的教法有:
启发谈话法
有机渗透法
引导观赏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创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探究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2、尝试在作品中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提高观察力、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归纳和总结出景物近大远小的基本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是: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初感透视现象。
2、品读作品,探究透视规律。
3、运用规律,创作透视作品。
4、展示作品,体验创作乐趣。
导入
出示油画作品《村道》,请学生观察小路和树,近处和远处有什么不同?师这些变化有规律吗?
小路近处的宽,远处的窄。树近处的高,远处的矮。
什么是透视?
“透视”是绘画中研究如何把自然界中的立体空间转换为绘画上的平面空间的一个术语。
它表现在画面上的主要特征是“近大远小”。
一、欣赏图片
初感透视现象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近大远小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说天安门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说说长城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2、品读作品
探究透视规律
进一步加深理解,拓展学生思路,解决教学重、难点,为下一步学习作画做铺垫。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3、运用规律
创作透视作品
这一环节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去感受,去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符合“近大远小”
的规律的作品。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绘画表现能力。
分析范画讲解作画步骤:
1)、用线画地平线和道路、天空的位置。
?2)、分别画出道路两旁的路灯和树。
?
3)、添加远山或汽车等景物细节。
4、展示作品
体验创作乐趣
从不同角度来鼓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展示评价:
展示大家的作品,从构图、用线、细节刻画等方面来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看看哪位同学的风景最漂亮!
展示评价:
展示大家的作品,从构图、用线、细节刻画等方面来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看看哪位同学画的最漂亮!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创作,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反复实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