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测
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C、D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3.如图所示,一束光原来会聚于主光轴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分别放入①凹透镜、②凸透镜、③玻璃砖后,可能使光会聚于主光轴上c点的有( )
A.①③ B.① C.② D.②③
4.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5.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放大的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6.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0.4 m B.0.3 m C.0.2 m D.0.1 m
非选择题
7.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前端部分相当于_______,对光有_______作用。
8.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9.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10.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甲为 透镜,乙为 透镜。
11.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知,A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B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C、D不是透镜是面镜,C是凹面镜,D是平面镜。
2.答案:B
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会聚于一点,故A错误;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故B正确;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向外发散,不与主光轴平行,故C错误;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若放入透镜,光经过透镜后会聚在右侧的c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远离主光轴,说明此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若放入玻璃砖,经两次折射,从玻璃砖射出的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也可能会聚在右侧的c点。
4.答案:A
解析:由图知,甲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此甲为凸透镜,乙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乙应为凹透镜。
5.答案:A
解析:瓶和酒两边都可透过光,故是透镜;人参通过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说明瓶和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选A.
6.答案:D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凸透镜的焦点F,如图所示.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故D正确.
7.答案:凸透镜;会聚
解析:由图知,发光二极管前端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8.答案:凸透镜;会聚
解析: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引起火灾.
9.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10.答案:凸;凹
解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透镜后 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甲应是凸透镜。两束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乙应是凹透镜。
11.答案:凸;凹;先变细再变粗
解析:(1)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
(2)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
(3)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