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三熔化和凝固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A. 铁块生锈 B. 冰雪融化 
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 小树发芽 
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 
 A. 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 B. 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 
C. 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 D. 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 
几种物质的熔点如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水银(固) 
铜 
酒精(固) 
钨 
铝 
钢 
纯铁 
?39℃ 
1083℃ 
?117℃ 
3410℃ 
660℃ 
1515℃ 
1535℃ 
A.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使用 
C. 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 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在食品厂的冷冻车间里,温度恒定在0℃,某工人把一盆带冰的水拿到车间内,过了半天,再看盆里,发现(????) 
 A.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变 
C.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 蜡? 玻璃? 沥青 B. 蜡? 铝? 玻璃 
C. 冰? 铁? 铝 D. 冰? 铁? 沥青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定不同 
B.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吸热 
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 
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 
 A. 在BC段,该物质吸热 B. EF段为熔化过程 
C. 凝固时的温度为55℃ D. 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如图所示图像中,属于晶体物质的凝固图像的是(????) 
 A. B. 
C. D. 
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 
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 
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 
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二、填空题 
中国的航母舰载机用到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度钢起落架等。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型,该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对某一物质缓慢加热,发现它先变软后缓慢熔化,而且温度不断升高,到80℃还未熔化完,则该物质一定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 
晶体形成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既没有??????????,也没有??????????。 
如图所示,把一根浸水的棉线放在大小适当的冰块表面上,再把食盐沿着线撒在冰块上。等大约30?s,再提起线,冰块就会被吊起来。此现象与下雪天在马路上撒盐是同样的道理,这是因为往冰块上撒食盐,食盐能使冰块加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从周围??????????热量,使冰块表面的水和棉线上的水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部分水会??????????(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时就可以用棉线把冰吊起来了。 
三、作图题 
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 
图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5?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50 
___ 
80 
80 
80 
80 
90 
100 
(1)在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数据填入表格中. 
(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在第15?min时,萘处于_________状态. 
(4)30?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实验时,组装器材要________(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不直接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此过程中海波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填“吸”或“放”)热。 
(3)图甲中,海波在E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均填“固”或“液”)态。 
(4)由该图象知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 
下表是小飞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59 
51 
48 
48 
48 
44 
37 
29 
25 
(1)根据表中数据,在上方方格纸上描点,作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7min时是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酒精沸腾”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 
(1)在这两个图像中,图__________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像,图__________是酒精沸腾的图像. 
(2)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的熔点是___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___℃.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这时这块合金是__________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钢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的钢,属于凝固现象. 
2.【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 
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 
综上所述,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是因为这种物质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的缘故,只有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 
3.【答案】C 
【解析】钢的熔点是1515℃,所以钢水的温度最低是1515℃,而纯铁的熔点为1535℃,因此钢水的温度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纯铁的熔点,纯铁掉入钢水中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故A说法错误;当气温为40℃时,水银为液态,因此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B说法错误;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2000℃以上,钨的熔点是3410℃,高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可用来制作灯丝,故C说法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如果用铜锅冶炼钢,则铜锅比钢先熔化,故D说法错误. 
4.【答案】B 
【解析】解: 
5.【答案】C 
【解析】解: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铁、铝都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6.【答案】B 
【解析】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不断吸热.?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7.【答案】B 
【解析】A(×):由题图可知,AB段该物质温度不断降低,则BC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B(√):DE段该物质温度不断升高,则EF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C(×):晶体的凝固过程温度保持45℃不变,则其凝固点为45℃.? 
D(×):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11?min=4?min. 
8.【答案】A 
【解析】解:A选项,温度降低,有水平线段,是晶体物质的凝固图像。B选项,由于温度降低,且没有水平线段,故是非晶体物质的凝固图像。C选项,温度升高,有水平线段,是晶体的熔化图像。D选项,温度升高,没有水平线段,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9.【答案】D 
【解析】 
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蜡烛能均匀受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A、图象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必需吸热,故A错误;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是晶体,故C正确; 
D、冰完全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同一个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升温比水快(即冰上升的温度较高),由Q=cm△t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吸收 
熔化?? 
凝固?? 
放出 
【解析】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液态钛合金变为固态,放出热量,发生凝固现象,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 
12.【答案】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而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13.【答案】凝固点 
相同 
熔点 
凝固点 
14.【答案】熔化? 
吸收? 
降低? 
凝固 
15.【答案】 
【解析】 
根据晶体熔化特点可知,温度先上升,达到熔点温度不变,完全熔化温度继续上升,画出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 
??16.【答案】(1)70? (2)如图所示? (3)固液共存? (4)升高 
【解析】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70℃.(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萘在第1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25?min熔化完成,30?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会升高. 
17.【答案】(1)从下到上? 使海波受热均匀? (2)BC? 3? 固液共存? 吸? (3)液? 固? (4)相同 
【解析】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到海波中,试管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所以要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使海波受热均匀。 
(2)由图象可知,ABCD段海波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过程中海波要吸热,且BC段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3?min=3?min,此过程中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由图甲可知,DE段海波还没有凝固,处于液态,EF段是海波的凝固过程,在E点还没有开始凝固,所以海波在E点为液态,F点表示海波已经凝固完毕,在F点处于固态,故G点处于固态。 
(4)由该图象知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18.【答案】(1) 
(2)固; 
(3)48。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晶体凝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点很细,需要认真分析表格数据并画出图像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 
解:根据表格所给数据,描点画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物体在48℃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它有固定的凝固点,所以是晶体。 
物体在第3、4、5min时,温度都是48℃,保持不变,说明物体的凝固点就是48℃。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高于凝固点时是液体,低于凝固点是固态。 
第7min时,物体温度为37℃,低于凝固点,所以是固态。 
故答案为: 
(1) 
(2)固; 
(3)48。?? 
19.【答案】(1)甲? 乙? (2)晶体? 它有确定的熔点? (3)210? 78? (4)液 
【解析】解:(1)由于不断加热,物质熔化完变成液态后温度会继续升高,但液体沸腾后温度不变,所以在这两个图像中,图甲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像,图乙是酒精沸腾的图像.(2)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3)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的熔点是210℃,酒精的沸点是78℃.(4)合金的温度是220℃,大于合金的熔点,所以合金是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