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31 14: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①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⑥
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
①ρ=m2?mm1?mρ水②ρ=m2?mV1③ρ=m2?m3V2,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二、填空题
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和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kg/m3.(ρ水=1.0×103 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三、实验探究题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小王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会在水面停留一会儿,然后冒出大量的气泡并沉底,此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支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个表面致密且不吸水的鹅卵石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两盘内,把鹅卵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当左盘即将翘起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量筒中的水位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得到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鹅卵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用细线拴好鹅卵石块,将其放入刚才的量筒内,这时的水位如图丁所示,可以得到鹅卵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鹅卵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________;
(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7)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小利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以下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的是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3)由图乙、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小陈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中经历如下步骤:
A.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出酱油样品倒入烧杯,称出酱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酱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酱油样品的密度。
(1)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图乙中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倒入量筒中的酱油质量为__________g。
(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__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______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顺序调整为_________就可以减小误差。
(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3)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老师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支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__________g;合金块的体积=__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__________kg/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鼓励张峰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张峰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实验,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B.用量筒取体积为V1的水待用。
C.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把量筒内的水加到右盘的烧杯中,待天平将要平衡时,改用滴管,使天平再次平衡,最后把滴管内多余的水挤到量筒内。
D.记下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2,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量筒的读数为V3。
(2)请利用上述实验中所测得的量表示大理石的密度:ρ=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一个合金块的密度。某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
(1)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甲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
(4)评估: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秤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直接由数字显示且有清零的功能,例如在某电子秤上放上245g的柱形容器,电子秤显示为245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在容器中倒入50g水,电子秤显示50g.力学兴趣小组,用刻度尺、电子秤,分别改装密度计.
(1)改装实验一:
①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清零,往容器内倒入适量水,读出电子秤示数m1.
②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并做好标记.
③将柱形容器内水倒去,擦干,放到电子秤上称,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到标记处.
④读出___.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将电子秤测量质量的标度标成对应的密度,可以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改装实验二:
①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清零,往容器内倒入适量水,读出电子秤示数m1.
②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做好标记.
③将柱形容器内水倒去,擦干,放到电子秤上清零,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电子秤示数仍为m1.
④测出___.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在容器上标记对应密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______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__(用m0、m1、m2、ρ水表示)。
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 g;
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 g;
d.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5)实验中量筒被摔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烧杯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该食用油的密度的表达式:ρ油=__________(用m0、m1、m2和ρ水表示)。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______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大”或“小”)
小明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________g。
(2)因小颗粒易溶于水,所以小明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其体积,他所测小颗粒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该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若在图乙步骤C中,没有充分摇动就抹平表面读数,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偏________。
(5)小明口袋里有一个实心玻璃球,查阅资料得知玻璃的密度不是确定的,一般在2.5~3 g/cm3之间。他想用本实验的测量器材,测出该玻璃球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玻璃球的质量为12 g,再利用细铁砂和本实验中使用的量筒_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出玻璃球的密度值。
小红同学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③读出水的体积V1;
④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⑤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
软木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mL
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mL
软木的密度ρ(g/cm3)
数值
____
40
50
_____
_____
(3)由于干软木块中有许多小孔,带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____(选“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
(4)为了减少干软木块的吸水性对实验误差带来的影响,小红又从量筒中取出木块,擦去表面的水,然后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22g,则软木的实际密度约为_____ g/cm3。
某同学在测木块的密度时,列出下列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木块的质量m1;
(2)用天平测另一铁块的质量m2;
(3)把铁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铁块和水的体积V2;
(4)往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5)把木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木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3;
(6)用公式ρ=m1V3?V1,算出木块的密度。
以上各步骤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有错误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体积
0.84×103?
5.【答案】(1)3.84;(2)大;粉笔吸水,粉笔体积测量值偏小;(3)0.64;不变。
6.【答案】(1)右;(2)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40;40;(3)2×103;(4)偏小。
7.【答案】(1)右?;(5)m1-m2;(6)m3?m2ρ水?;?m1?m2m3?m2ρ水;(7)小于。
8.【答案】(1)左? (2)B? (3)52 2.6
9.【答案】(1)BACD? (2)73.4? 45? (3)40 1.125×103
10.【答案】(1)75?;(2)1.25×103;(3)偏大?;(4)BCAD。
11.【答案】(1)1.125×103? 偏大? BCA? (2)③装满酱油? ④m2?m0m1?m0ρ水? (3)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12.【答案】(1)60 20 3×103? (2)偏小? 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使测得的合金块的质量偏小
13.【答案】A.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D.把大理石放入量筒中,让大理石浸没在水中??V1?V2V3?V2ρ水???????
14.【答案】(2)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
(3)3×103
(4)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时有水残留在烧杯壁上,导致测得的合金块质量偏小
15.【答案】(1)电子秤示数m2?;?m2ρ水m1?;(2)柱形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2;?ρ水?1?2
16.【答案】(1)47.4? (4)m0m1+m0?m2×ρ水???????
17.【答案】(1)平衡螺母? (2)62? (3)d.31? (4)2? (5)③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④m2?m0m1?m0×ρ水
18.【答案】?(1)右;
(2)27.4;
(3)玻璃杯和石英粉;
(4)玻璃杯和水;
(5)?ρ粉=?m1?m0?m2?m0??ρ水?;
???????(6)小
19.【答案】(1)168? (2)60? (3)2.8? (4)小? (5)不能
20.【答案】(1)右;
(2)12;90;?0.3;
(3)大于;
???????(4)0.24
21.【答案】(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