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测试(三)
[测试范围:第三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的脉络。“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哪一处
( )
A
B
C D
2.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 )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
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
3.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最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 )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诸侯王到咸阳朝觐皇帝
C.各地的告示均用大篆书写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4.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 )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刑罚特别残酷
C.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5.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农民战争
( )
A.启迪了后世反封建的抗争精神
B.使农民起义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C.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斗争
6.司马迁曾指出,汉“天下初定……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然而,过了不到100年,到他自己生活的年代,各地区的人口已翻了一番、两番,甚至更多。汉初人口增加主要由于
( )
A.赋税制度的变革
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经济干预进一步加强
7.有学者指出,在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8.《史记·平准书》曾记载,汉武帝巡行全国时所用赏赐,帛一百多万匹,钱、金以亿计。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状况得以改善得益于
( )
A.统一度量衡
B.实施“推恩令”
C.确立察举制
D.盐铁官营、专卖
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10.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
A.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
C.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政权
11.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西去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你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景之治”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12.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关的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的葡萄、石榴传入中原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意义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3.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10多年的努力,太平道发展到许多地方,信徒人数达到数十万人,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太平道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因素是
( )
A.太平道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渴求
B.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
C.太平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D.太平道吸收了神仙方术
14.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 )
①北京人保存火种 ②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 ③汉武帝兴办太学 ④班超经营西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亲政后,坚持开放进取政略,博采六国之长,搜罗任用各国人才,加快了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1)根据材料一,概述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全国的意义。(12分)
材料二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文帝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重要思想?据此,西汉初期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1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6分)
图片
图(a)
图(b)
图(c)
朝代
① ?
西汉
西汉
事件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② ?
设置西域都护
意义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交流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培养了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③ 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概括上述措施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6分)
1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长久的影响。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汉武帝时期“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6分)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材料二,指出简帛“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显著改变这种书写状况的事件。(4分)
材料三 张仲景从小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原因。(5分)
(4)上述问题中涉及的人物,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故选A。
2.D [解析]
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开创的,A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可知,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三皇”“五帝”,故选D。
3.D [解析]
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A项不符合史实;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当时不存在诸侯王,B项不符合史实;秦朝在全国通用的文字是小篆,C项不符合史实。秦始皇时统一度量衡,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这最可能符合史实。故选D。
4.C 5.A
6.B [解析]
西汉在汉武帝之前一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A项是休养生息政策的一个表现;C项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人口影响不大;D项是汉武帝实施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对经济的干预很少。故选B。
7.A [解析]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严刑峻法。秦朝灭亡后,鉴于秦亡教训和当时残破的经济状况,恢复经济成为头等大事,所以,汉朝实行道家的休养生息政策,政府较少干预人们的经济生活;“文景之治”后,汉朝经济恢复并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积极有为的思想成为当时的需要。所以选A。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战国以后基本消失,排除B。C仅仅是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有一种不变的思想:哪种思想对治国有利就用哪种;而且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基本都不欣赏墨家,C不符合史实。D显然错误。
8.D
9.C [解析]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故选C。
10.D [解析]
根据漫画中的“梁冀”“宦官”等内容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故选D。
11.A
12.D [解析]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推论错误。丝绸之路因丝织品是运输途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推论错误。丝绸之路的最大意义是它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C推论错误。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因此D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13.A 14.B 15.C
16.(1)原因: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学习别国长处;广用人才。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思想:重农思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农抑商。(答出一点即可)
措施:“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减免徭役和兵役;提倡节俭;奖励农耕;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17.(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2)①秦朝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新疆
(3)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价值追求;注重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注重制度的创新;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18.(1)示例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直接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示例二: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符合要求即可)
(2)原因:笨重或昂贵。事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3)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医术高超,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医德高尚,救死扶伤;等等。
(4)不畏艰险、坚韧不拔、拼搏进取、志存高远、建功立业、开拓创新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