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2.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全过程,创造浓郁的诗歌氛围;
3.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意境,通过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耸峙( )( ) 碣石( )
澹澹( )( ) 萧瑟( )( )
2.填空
(1)《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 末年 家、 家和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是 代诗人。
(3)《天净沙 . 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
3. 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合作探究】
1.用/划分这诗的朗读节奏: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读《观沧海》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观沧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4.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6.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分析其首句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7.《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
【课后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涌动( ) cháo( )水
xuán( )念 枯ténɡ( ) 天yá(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__
(2)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
(4)断肠人在天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希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全诗想象奇特,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B.诗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达了他对被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得深切动人。
C.诗的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凋落和子规啼叫的哀伤,使人伤感。
D.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牵挂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6.下列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7.理解性默写。
(1)盛夏时节,美丽的博斯腾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现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1)诗歌三、四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2)赏析诗歌首句中“杨花”“子规”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1)本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写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小令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 sǒng zhì jié dàn dàn xiāo sè
2.(1)曹操 孟德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
(2)王湾 唐
(3)曲牌名 题目 马致远 元 戏曲
3.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视觉
【合作探究】
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5.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8.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后练习】
1.jié dàn sǒngzhì sè yǒng 潮 悬 藤 涯
2.(1)到达,登上。 (2)银河。 (3)停宿。 (4)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3.C 4.D 5.B 6.C
7.(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3)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7)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1)此句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这四句是想象之笔,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2)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全诗苍凉慷慨的基调。
9.(1)拟人 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2)写景中暗寓离别之情。杨花漫天飞舞,漂泊不定;子规(杜鹃)一声声“不如归去”,啼声凄厉。两种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时令和环境,也蕴含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3)诗人是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原因:诗人并不在朋友身边,而思念之情往往是在夜间最为浓郁,月的阴晴圆缺,又最容易使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因此,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寄情于月,朋友则见月如见诗人。
10.(1)思乡 (2)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尾联“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1.(1)用“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来描绘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2)不好。因为“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非常疲倦。“瘦马”和“枯藤”“老树”等意象是一致的,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的景色特点,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的情怀。如改成“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
(3)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画龙点睛,使前四句所描写之景成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之乡愁的触发物。全曲景中有情,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