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0. 中国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0. 中国龙》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8-01 19: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十课---《中国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教学难点:
应用绘画形式表现出龙的具体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游玩吗?
1、“既然大家都非常喜欢外出游玩,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景点参观游览”(出示全景图及景点简介)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及局部照片欣赏。
2、揭示课题----中国龙
*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板书课题---中国龙)
交流探讨
1、“同学们经过课前大家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小组讨论,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结论:(龙的形体结构特征)
龟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身、鱼鳞、鹰爪
4、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龙,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吉祥物。几千年来,它从来未曾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在人们的心目中,龙是包括凤凰、麒麟、乌龟的“四灵之首”,具有昂扬的生命力,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它飞腾于云水之间,永远英姿勃发。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龙与我们民族的思想性格、民族风俗、文学艺术、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紧密联系,影响深远。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理应深入研究它,正确认识它。中华大地上,不论何时何地无不倾透着龙的血液,八千年来,不论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原始社会,还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华民族对龙的依恋、崇拜之情从来没有减退。
三、 欣赏龙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服饰、雕塑、器皿、文化活动等;
小组创作?
“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分组描绘:A组 B组 C组 D组
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五、作业展评
各小组推选一副最佳作品,全班展评。
六、拓展作业:
A:运用其它表现手法尝试创造中国龙。(剪纸、泥塑、手工制作、布贴画等)
B: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参观和龙有关的著名地方景点(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中泉乡龙湾村黄河石林蟠龙洞、芦阳镇席滩村双龙寺、景泰县三益生态园<南山公园>伏龙洞)。
C:过生日的时候吃一碗龙须面。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赏龙、议龙、识龙、绘龙等活动,对中国龙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龙的传人,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