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如何在风筝上画图案,并能动手制作一个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扎制一个左右对称的风筝的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制作一个左右对称的风筝。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和一些风筝成品
学生: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课题,了解起源。
课件播放《潍坊风筝节》小视频,并插入《风筝的起源》音频
老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中国的风筝之都在山东潍坊,这是一段山东潍坊世界风筝节的视频,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在这里放风筝。
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的风筝是什么样式的?买的?还是做的?
生1:有,我的风筝。。。。
生2:有,我的风筝。。。。。。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风筝呢。
二、了解风筝艺术。
1、欣赏风筝。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进入风筝的世界看看吧!你认为在欣赏风筝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
生:颜色、图案、形状、材质、表现形式
师:那么现在就带着你的思考来欣赏风筝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特征
观察风筝特征。
师: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特征?
颜色鲜艳,形式多样,左右对称(什么是对称?你怎么知道是对称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吗?)
制作风筝
范画展示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风筝,你们看漂亮吗?我的风筝由哪两部分组成?(风筝的身体和尾巴)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尾巴?(为了增加稳定性)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手里的风筝,并在你的小组内讨论一下:你认为制作风筝最重要的部分有哪些?什么支撑了风筝?什么形成了风筝的面?什么让风筝变得耀眼?风筝线要栓在哪儿?
生:骨架、糊纸、画图、提线
师:你们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制作风筝
视频播放风筝制作过程
回忆并板书制作要点:扎骨架、糊纸、绘图、拴提线
讲解制作要点
①扎骨架时怎么做才能使风筝保持平衡?
做到左右对称(两边一样)
②绘制风筝时我们的构图要怎么样做才美观?
构图饱满(画满)
3、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图案?卡通、抽象、传统的...)。
4、制作风筝,教师巡视指导。
老师准备了精美的奖品:精美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得到奖的一组的每人都会获得奖品哦,老师期待大家的创意表现,你们一定能行,大家加油吧!
四、欣赏评价作品
展示并评价风筝,选出精美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
1、小组进行风筝展示
2、自评、他评、师评,发放奖品
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要尊重手艺人,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传承这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