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31 19: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经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比较的数学活动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主持人: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持炫我两分钟,咱们先来一组抢答题,请大家听好题。
1、请快速说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7 8和40 11和20 24和6 7和11 100和25
2、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和8 4和9 24和15
3、游戏结束,欢迎同学们对我的主持作出评价或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炫我两分钟以抢答的方式复习了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
1、课前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求12、1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我的做法:
结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要把( )和( )都想乘。
2、试一试(课上完成)
用短除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0和45 14和52 15和60 18和30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创造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最终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的内容。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要求: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边听边思考,如有疑问或补充,待该生说完以后再请对方解释说明。3、互帮互助,主动热情耐心的帮助同学。4、反思质疑,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原来方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5、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6、遇到较困难的问题记录下来,班级讨论解决。7、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级展示提升。
1、班级展示
重点交流: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总结其异同点。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方法:
①“除” 先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
②“止” 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
③“乘” 最小公倍数是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最大公因数是把除数连乘。
2、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重点了解学生能否正确描述和改写。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五、教师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适时点拨总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
六、自我挑战
1、很快说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7和14 4和6 3和7 5和8
6和9 7和11 24和6 45和9
2、用短除法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24和30 15和40 17和51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七、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八、拓展延伸
学校举办体操表演,人数在70人到80人之间。每排2人、每排4人、每排6人都能排成整排。参加体操表演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