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4 20:47:39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瓦解作用.
2.主要表现及影响
(1)小农经济的解体
(2)外资企业的建立
被动性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B.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C.手工棉纺织品当时需求量下降
D.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冲击
外国商品冲击
手工业破产
耕织分离
外商收购产品
农产品商品化
减少自给成分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工业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逐渐产生;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卷入资世界市场
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主要是指
A.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
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
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外国商人由于贸易运输的需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通商口岸建了许多船坞和船厂,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从中诞生了最早的中国工业无产阶级.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官办洋务企业与近代工业的起步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发展
最大功绩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
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瓦解着自然经济
C.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
D.继承发展
背景
目的
内忧外患
地主阶级维护清封建统治,学习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创办企业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一个特点---
先军工,后民用
军用企业以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
民用企业以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为代表
洋务官办企业
从经济角度评价
洋务企业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在创办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洋务运动起到的积极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建立起近代的政治制度
B.将学习西方付诸于全面实践
C.催生了中国的近代企业
D.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发展状况 原因 主要表现 影响
产生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日益萎缩
国民政府
消失1956
小农、外商、洋务
厂子及分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放宽限制
棉纺织业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两次思潮)
列强放松政府支持人民反帝
纺织面粉卷烟重工业,新兴化学
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文化运动、为旧革向新革转变中共诞生提供阶级基础
三座大山
破产、倒闭
没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导
社会主义改造
资经济基本消失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显著发展
国民政府前期
中国人民提倡国货,抵制洋货;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不作考试要求)
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 官僚资本的压制 民族工业破产
严重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
官僚资本的压制 大量企业倒闭,产值大幅度下降
获得新生
建国后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有何特点和历史作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起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
以轻工业为主
不是自身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冲击下提前产生的一个“早产儿”,缺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开动脑筋
受三重压迫,发展艰难
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产生壮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 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开展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冲击、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认识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
重视科教兴国
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方向,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朝的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乱
材料一 唐朝长江三角洲的手工业及城市主要有洪州的造船业,越州的青瓷制造业,宣州的造纸业和苏州的织锦业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江南地区的工业有汉阳铁厂、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发昌机器厂、福州船政局、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
材料三 一战期间,长江三角洲近代工业企业数量增多,工业生产领域扩展,以轻工业为主,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发展的分布格局。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生产手段方面有何变化 其中材料二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4分)
2>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好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3分)
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生产转变。官办企业和私有企业
这里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城镇发展,人口集中,交通发达,地理条件优越;近代通商口岸被迫开放,自然经济解体相对较早;近代洋务企业、外商企业、民族工业最早在这里创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包含“江南地区”和“工业发展”“初探”等字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资企业
洋务官办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自然经济解体
高考失分点:
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时,失分较多,如不能正确理解近代化的含义;把不同时期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的原因混淆;不能全面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近代化又称现代化,也叫做资本主义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陆续输入,才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
【巩固练习】
1.鸦片战争后,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持续发展 ②近代通商口岸的逐渐增多 ③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上游地区
C.京津一带 D.通商口岸
3.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新的经济因素是
①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④外商在华开办的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5.西方工业文明崛起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有哪三种性质的近代企业并存?
(3)上述三种企业中哪种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起步?分析其创办的原因、目的及其影响。
(4)上述最具进步性的经济因素是哪种?它得以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于何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中共的土地政策
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影响: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5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底)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开辟的道路。
五、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
内容、影响:通过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之一。
六、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党的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发动……
内容:建立人民公社
影响:严重损害的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七、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内容:废除人民公社的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图片之中见变动
牛耕图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问题: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经营洋布的店铺 通商口岸满载丝茶的外国商船 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问题:英国等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图片看它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大量破产农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开平矿务局
问题:图中两企业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场什么运动?
继昌隆缫丝厂的一个包装车间 1907年的上海振华纱厂
问题:图中两企业反映了什么经济因素的出现?
二.回归课本理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前,________________一直占主导地位。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_______和_________纷纷破产,____________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中国逐渐依附于______________,沦为列强的________和_________。
2.洋务运动
背景:在同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目的:旨在“_____”、“______”。根本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持清朝统治。
内容: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创办军事工业
①曾国藩的______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____________。②李鸿章的________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90年代)创办民用企业
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3.民族工业
⑴出现:时间:__________
产生条件:______和________的刺激和影响
代表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
发展原因:①_清政府放宽________,并设立_____,奖励工商。②社会上兴起______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实业家。③中国人民掀起了__________,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热潮。
发展概况:这一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多为轻工业,_________发展尤为迅速。
⑶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以轻工业为主③多分布在沿海大城市④受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
三、众说纷纭论变动
材料一: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中国自然经济不解体,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广阔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以及充足的货币财富积累等一切基本条件都难以形成和具备。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这是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解体。···不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特级教师胡玉娟
(自然经济解体)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农民,承载最大苦难的也是农民。------某网友
问题:简单概括三段材料的观点,你觉得怎么评价自然经济的解体会更全面?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代企业的活动,顺应了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趋势。它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
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买国的运动。 -------牟安世《洋务运动》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到那么一副拳击手套。 --------台湾学者柏杨
问题:上述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你认同哪个,不认同哪个?请分别说出原因。
材料三:
(民族工业)可以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的若干小岛,不但进程缓慢,而且投资和规模很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也主要是日用轻工业品。···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
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不是乞求外国资本主义的庇护,就是寻求封建势力的奥援。这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先天的软弱性。 --------《中国近代史》
虽然数量很少,实力甚微,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某网友
问题:材料如何评价民族工业?你同意其观点吗?
四.小结整理忆变动
五.练习题
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一般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自强”、“求富”为目的 B.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D.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
3.郑观应对洋务运动的批语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 )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
4.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
①清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继昌隆缫丝厂③美国耶松船厂④苏州家庭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探究题
19世纪末,一名华侨想回国投资,假如你是他的顾问你会给他提供怎样的建议?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____________逐步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鸦片战争前,___
__________一直
占统治地位
_________出现并初步发展
_______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近代经济因素出现